2009年中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

文档属性

名称 2009年中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5-08 00:22:00

文档简介

09备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系列之物质的化学变化(中考)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石油分馏       净化水       蒸发食盐水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A          B           C        D
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
A、化工厂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碳酸氢铵 NH3+H2O+CO2=NH4HCO3
B、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2HCl+CaCO3=CaCl2+CO2↑+H2O
C、用纯碱制取烧碱 Ca(OH)2+Na2CO3=CaCO3↓+2NaOH
D、潜水艇中用过氧化钠提供氧气 2Na2O2+2CO2=2Na2CO3+O2↑
3、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C、Cu和Mg     D、Zn和Cu
4、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图3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有气泡产生
B、无明显现象
C、有红色固体析出
D、有蓝色沉淀生成
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  )
  ①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②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 
③用木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④家庭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6、下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7、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 )。
A、炭粉 B、铁粉 C、氯化钙 D、生石灰
8、向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稀硫酸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固体物质,使其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A、Mg B、MgO  C、Mg(OH)2 D、MgCO3
9、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0、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
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二、填空题:
11、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将A、B、C和锌金属分别同时放入其中,小明将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的画了一幅卡通画,每个卡通人物表示一种金属,周围的小黑点表示反应中生成的气体。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能是____;
(2)B是常见的金属,请写出该金属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属于____类型。
12、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应用非常广泛。
⑴、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使用时,是用纸袋装着生石灰放入食品包装盒中,如果用塑料袋装生石灰就起不到干燥的作用,原因是 。
⑵、在农村,生石灰也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畜禽出栏后,将生石灰用水20%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某农户误将生石灰直接撒到猪圈中消毒,一段时间后发现猪的蹄部干燥开裂,有的甚至出现灼烧、溃疡,原因是 。
⑶、上述用于消毒的浆状物要现配现用,放置过久,就没有消毒效果了,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3、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
14、如图所示,老师在演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完氧气后,反应还在继续进行。小明同学认为,这个装置的缺点是不能控制反
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
  为了解决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对原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或设计新的简易实验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友情提示:你可从下列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它仪器。
分液漏斗 装有二氧化锰的小布袋 大注射器 大试管 止水夹
通过旋转活栓 允许双氧水透过,不允许能够分次加液体 二氧化锰透过
  请你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方案一: ;
方案二: ;
三、计算题:
15、为了测定黄铜屑(有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取样和稀硫酸反应(稀硫酸的密度为1.17g/mL),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甲 乙 丙 丁
取用黄铜屑的质量/g 16.0 16.0 16.0 24.0
取用稀硫酸的体积/mL 16.0 32.0 48.0 一定体积
残留金属的质量/g 13.4 10.8 9.6 16.2
求:(1)16.0g黄铜屑中锌的质量为多少g ?
(2)丁同学所加稀硫酸的体积为多少 mL ?
16、现有一种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为测定其含量,取一定量的该样品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反应: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然后才发生反应:NaHCO3+ HCl = NaCl + CO2↑+ H2O。
已知:该温度下CO2密度为1.98g/L,实验测得产生的CO2的与加入稀盐酸的数据如右图。
(1)当加入 g盐酸时,才开始产生CO2;图中V= mL。
(2)请计算:①所加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②原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各是多少?(百分数精确到0.1%,质量精确到0.01g)2009年中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系列化学物质的化学变化
中组稿
特约编辑:山东枣庄东方国际学校孙建
选择题:
1、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石油气

石子
汽油
细沙
活性炭

润滑油
棉花
令沥青
石油分馏
净化水
蒸发食盐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解析】本题通过生动的图例,分析辨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
物质生成。石油分馏,是利用各种组份的沸点不同对其进行分离,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图中净化水的过程包括过滤、活性炭吸附,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色素等,
得到澄清透眀的水,属于物理变化;加热蒸发食盐水,使溶剂水与食盐分离开来,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新物质四氧化三铁(黑色
固体),属于化学变化。答案:D
【易错点点晴】石油分馏,是利用各种组份的沸点不同对其进行分离,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
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
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屮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
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A、化工厂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碳酸氢铵NH+ HO+CO2= NHaHCO
B、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2HC+CaCO=CaCl2+CO2↑+HO
C、用纯碱制取烧碱
Ca(OH) 2+Na2 CO=CaCO +2NaOH
D、潜水艇中用过氧化钠提供氧气
2NaO2+2C0=2NaCO+O2↑
【解析】题目中以文字的形式给岀了“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信息。根据“化学反应的绿色
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信息可知,只有属于化合
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才能符合要求。答案
【易错点点睛】把握绿色化学的实质是原子全部在转化,即一定发生化合反应
3、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屮,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
是()
B、Cu
C、Cu和Mg
D、Zn和Cu
【解析】在置换反应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屮置换
出来.所以锌能置换出CuCL2的Cu,而不能置换出MgCl2中的Mg;且此反应中锌过量。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