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课时1 元素周期表(1)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2.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A.8、18、32、32 B.8、18、18、32
C.8、18、18、18 D.8、8、18、18
3.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05江苏)
A 磷 B 铁 C 钙 D 碘
4.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asts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 B.Ds是超铀元素
C.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 D.Ds为金属元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5全国卷Ⅱ)
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有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6.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表示的碳原子
A.核外有6个电子
B.核内有4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7.(06广东)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 )
A.6 B.12 C.26 D.30
8.下列原子序数所代表的元素中,全属于主族元素的一组是( )
A.22,26,11 B.13,15,38 C.29,31,16 D.18,21,14
9.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d、……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判断其中116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中的( )
A.第6周期ⅣA族 B.第7周期ⅥA族
C.第7周期Ⅷ族 D.第8周期ⅥA族
10.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该为18列,碱金属族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O5
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
C.第17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无含氧酸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11.下列关于元素化合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ⅢA族的B和Al都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
B.ⅣA族的C和Si都能形成+4价的化合物
C.ⅥA族的O和S都能形成+6价的化合物
D.ⅦA族的F和Cl都能形成+7价的化合物
12.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
A.Na+和Li+ B.CO和CO2 C.H2O和H3O+ D.NO和CO
13.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料K3C60
14.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A.HF B.NaH C.H3O+ D.H2O2
15.若短周期元素X、Y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A.1 B.3 C.5 D.6
二、填空题
16.元素周期表分 个横行,即 个周期,一、二、三周期称为 周期,四、五、六周期称为 周期,第七周期称为 周期。周期表有 个纵行,共 个族,其中有 个主族, 个副族,还有 族和 族。
17.已知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与它们对应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B所在周期元素的种类分别为m和n,若A、B同在第ⅠA族,当B在A的下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当B在A的下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若A、B同在第ⅦA族,当B在A的上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当B在A的下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
19.(06全国理综I)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数之和为17。请填空:
⑴Y、Z和W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⑵Y是___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___,W是______________。
⑶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2 元素周期表(2)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A.136 B.50 C.86 D.222
2.美国等国家发射的航天器将我国研制的磁谱仪带入太空,其目的是探索反物质。反物质的主要特征是电子带正电荷,质子带负电荷。以下表示反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通式是( )
A.H—+OH+==H2O B. H++OH+==H2O
C. H—+OH—==H2O D. H++OH—==H2O
3.据报道,最近中科院的有关专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镨元素的一种新同位素,它的中子数为( )。
A.330 B.91 C.239 D.148
4.碱金属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根本原因是( )
A.碱金属比重小,熔沸点低
B.碱金属在常温下易被氧化
C.碱金属原子最外电子层都只有一个电子且易失去
D.碱金属原子的核电荷数比较小
5.同温同压下,等容积的两个密闭集气瓶中分别充满和两种气体。关于这两个容器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 B.分子数和质量分别不相等
C.分子数、质量分别相等 D.原子数、中子数和质子数都分别相等
6.在进行核反应的实验室里,质量数为14的1个氮原子被一个α粒子(氦原子核)冲击反应后,除放出一个质子外,还生成( )元素的同位素原子。
A.碳 B.氧 C.氟 D.硼
7.钠和铯都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它易溶于水
B.碳酸铯加热分解为CO2和氧化铯
C.铯可以从电解它的熔融的氯化物中得到
D.在Na、K、Rb、Cs中,Cs的熔点最低
8.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同位素、、、、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
A.30 B.28 C.26 D.24
9.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molH2O和1molD2O含有的质子数都是10NA
B.35.5g氯气作氧化剂完全参加反应时,接受0.5NA个电子
C.100mL,0.1mol/L的H2SO4的溶液中,氢离子总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含NA个氩原子的氩气体积为22.4L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周期表是按原子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是同一族
C.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11.在离子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中子的数目为( )。
A. A+n+48-x B. A-n-24-x C. A-n+24-x D.A+n+24-x
12.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sOH溶液的pH小于7
B.CsOH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CsOH加热可得到Cs2O+H2O
D.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CSSO4
13.向含有NaBr、K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然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固体,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
A.KCl B.NaCl和KCl C.NaCl和KBr D.NaCl、KCl和I2
14.不能使溴水变为无色溶液的是( )
A.CCl4 B.KOH溶液 C.FeCl2溶液 D.KI溶液
二、填空题
15.某同学为测定一定质量的钠与水反应产生H2体积,设计了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省略)
(1)实验开始,欲使钠与水接触反应,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试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己知有关物质的密度ρ(K):0.86g/cm3 、ρ (Na):0.97g/ cm3 、 ρ(煤油):0.8g/cm3 。如果将钠换成相同大小的钾进行上述实验,结果钾反应完所用的时间比钠反应完所用的时间_____(填“长”或“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A、B、C是短周期的一部分。A、B、C
三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
B的质子数=中子数,推断A、B、C为何元素?
写出A、B、C的元素符号: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17.按下列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1)含有2个原子核,10个电子的分子______,含有2个原子核,10个电子的离子______。
(2)含有3个原子核,10个电子的分子______,含有3个原子核,10个电子的离子______。
(3)含有4个原子核,10个电子的分子______,含有4个的子核,10个电子的离子______。
(4)含有5个原子核,10个电子的分子______,含有5个原子核,10个电子的离子______。
(5)含有1个原子核,10个电子的分子______,含有1个原子核,10个电子的离子______。
课时3 元素周期表(3)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有①②③
2.(05广东)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有关Se和S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e 和Se互为同素异形体 B、Se和 Se互为同位素
C、Se和 Se 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D、Se和 Se都含有34个中子
3.(05全国卷Ⅱ第6题)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
A.12 B.14 C.16 D.18
4.(05上海第3题)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 B、N4是N2的同分异构体
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 D、N4的摩尔质量是56g
5.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关于氦的该种同位素的说法不正确的( )
A.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B.该种氦原子比He—4少1个中子
C.该种氦原子聚变后可能产生一种质子数比氦的质子数更多的原子
D.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1个
6.最新科技报导,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微粒,这种新微粒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氢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 B.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D.它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7.一些科学家预言,存在稳定的超重元素,如N=184的原子,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第ⅣA族。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七周期有50种元素 B.该原子的质子数是184
C.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298 D.该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
8.在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中,如图排列着五种元素: ,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Z,则这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可能是( )
A.5Z+2 B.5Z+8 C.5Z+10 D.5Z+18
铀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它存在多种同位素,如和,是制造原子弹的物质。的裂变反应为:。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第14、15两小题。
9.若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20,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铀元素一定至少还存在一种质量数大于238的同位素
B.不能用质量数代替铀的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它的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C. 的裂变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D.铀的几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10.据的裂变反应式,可推知X物质是(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11.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克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B.
C. (A-N+2)摩 D.
12.1999年4月在美国LBNL实验室,科学家用高能粒子轰击 ,获得了三个118号元素的原子,120微秒后它衰变为三个116号元素的原子,至此,人类在短短四个月内合成了三种新元素—114号、116号、118号(中子数分别为175、173、176),从而证明了早在1966年就有人预言的超重核稳定岛的存在。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们很有信心地推测,119号元素的合成发现为期不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所合成的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B.118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可能呈现气态
C.119号元素被合成后,周期表将出现第八周期
D.119号元素与Pb同主族
二、填空题
13.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族,B、C同周期。A、B组成的化合物甲为气态,其中A、B原子数之比为4:1。由A、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乙和丙都为液态,乙中A、C原子数之比为1:1,丙中为2:1。由D、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丁和戊都为固态,丁中D、C原子数之比为1:1,戊中为2:1。写出分子式:甲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___________、戊____________;写出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跟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元素,其中X、Y同主族,Y、Z同周期。此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质子数总和为38。则X、Y、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5.某R元素的单质1.35g跟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R2(SO4)3和1.68L氢气(标准状况),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若R元素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则R是什么元素?
课时4 元素周期律(1)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第n层电子层中,当n为最外层时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与n-1层相同,当它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电子,则此电子层为( )
A.K层 B.L层 C.M层 D.N层
2.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c=m-n B.a-b=n-m C.c-d=m+n D.b-d=n+m
3.下列四组物质中,两种分子不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总数的是( )
A.H2O2和CH3OH B.HNO2和HClO
C.H2O和CH4 D.H2S和F2
4.某粒子用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质量数=Z+A
5.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6.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
A.1对 B. 2对 C.3对 D. 4对
7.甲、乙两种微粒都只含有一个原子核,且核内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这两种微粒一定是( )
A.同种原子 B.同种元素 C.互为同位素 D.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8.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A.Si和Na B.B和He C.Cl和O D.C和Al
9.有X、Y、Z三种元素,X和Y可形成XY和XY2两种化合物;Z与X、Y分别形成XZ4和Z2Y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的电子总数都为10,则X、Y、Z三种元素分别是( )
A.C、N、O B.C、O、H C.C、H、O D.H、N、O
10.下列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是( )
A.Na B.K C.Xe D.Cl-
11.某原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层(n>3),则(n-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
A.8个 B.18个 C.32个 D.2(n-1)2个
12.在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3.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3 B.7 C.8 D.10
14.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XY B.XY2 C.XY3 D.X2Y3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16.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17.X、Y均为短周期元素,有aXn-和bYm+,已知Xn-比Ym+多2个电子层,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只可能是第三周期元素 B.Y不可能是第二周期元素
C.b可能小于或等于4 D.a-b+m+n一定等于14
二、填空题
18.根据下列叙述条件,分别判断各是哪种元素,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②B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就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C元素的单质能与B元素单质在暗处化合发生爆炸,并能在②中产生的气体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
19.今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是1862年一位法国青年科学家发现的。他在研究海水制盐时,往剩余的副产物苦卤中通入氯气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深,若经进一步提取,可得一种红棕色液体,有刺鼻的臭味。B、C、D的原子电子层排布均不超过3个电子层。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好等于C原子核内质子数的2倍,而它们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恰好相等。D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则是B原子核外电子数的6倍。四种元素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
课时5 元素周期律(2)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元素周期律与原子结构理论出现的年号(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
A.Na-Mg B.S2--S C.Mg-N D.Al3+-Al
4.下列所表示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或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正确的是( )
A.H2S B.SO2 C.P2O3 D.H2O2
5.能形成A2B化合物的一组元素是( )
A.原子序数分别是3和17的元素 B.原子序数分别是12和8的元素
C.核电荷数分别为11和16的元素 D.核电荷数分别为13和17的元素
6.有 X、Y、Z三种元素,X与 Y可以形成 XY、XY2两种化合物。Z与X、Y分别形成XZ4和Z2Y两种化合物;在这两种化合物的分子中,总的电子数都为10个。则X、Y、Z三种元素分别是( )
A.C、N、O B.C、O、H C.C、H、O D.H、N、O
7.按C、N、O、F的顺序,其性质表现为递减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 B.原子半径 C.非金属性 D.单质的氧化性
8.下列离子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A.Mg2+/Mg B.Cl/Cl- C.N/O D.Si/Al
9.(06全国理综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11.下列事实一般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
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B.1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12.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有8个电子
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的大
13.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14.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为
原子 N S O Si
半径/10-10m 0.75 1.02 0.74 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
A. 0.8×10-10m B. 1.10×10-10m C. 1.20×10-10m D. 0.70×10-10m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5全国卷I)( )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16.元素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
A. Na,K,Rb B. N,P,As C. O,S,Cl D. Si,P,Cl
17.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 )
A.K2S B.NaF C.CsCl D.NaI
二、填空题
18.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原子的L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B—离子的还原性是所有阴离子中最弱的;C原子比B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它的最外电子层上未成对电子比B原子多一个,且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C存在;D元素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试回答这四种元素的名称。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_。
19.A的阳离子、B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生成B元素的单质。则:
(1)A为______,B为_______。根据元素周期律,A的金属性比______弱,比______强(跟与A相邻的元素比较)
(2)A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阳离子、B的阴离子半径比较:_______>_______。
20.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位于第三周期,价电子数之和为10。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任意两种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M元素原子的L层上有6个电子。
(1)写出X、Y、Z、M的元素符号:X_______、Y_______、Z_______、M________。
(2)X单质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M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
(4)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6 元素周期律(3)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57号镧元素(La)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元素;La的氧化物化学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La的氯化物、硝酸盐均溶于水。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得到LaCl3的是( )。
A. La2O3+HCl B. La+Cl2
C. La(OH)3+HCl D. La(NO3)3 + HCl
2.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序数比Y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多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的最高正价比Y的最高正价低
3.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跟邻近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相比较,显得( )。
A.特别小 B.特别大 C.稍小 D.稍大
4.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 + 2Ag = Tl+ + 2Ag+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05广东)
A、Tl+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3+的氧化性比Al3+弱
C、Tl 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 D、Tl+的还原性比Ag强
5.下表是X、Y、Z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的某些性质:
元素 熔点/℃ 沸点/℃ 与水的反应 导电性(纯液体)
X —183 —162 不反应 不导电
Y —102 19 放热反应,形成酸性溶液 不导电
Z 680 / 剧烈反应,生成H2,并形成碱性溶液 导 电
若X、Y、Z这三种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是( )。
A.X、Y、Z B.Z、X、Y C.Y、X、Z D.Z、Y、X
6.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1)甲单质比乙单质容易与H2化合;(2)甲单质能与乙的简单阴离子反应生成乙的单质;(3)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强;(4)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5)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一般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 只有(4) B. 只有(5) C. (1)(2)(3) D.(1)(2)(3)(4)
7.(06四川理综)9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8.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该为18列,碱金属族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O5
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
C.第17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无含氧酸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9.(06天津理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10.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七周期ⅣA族,称为类铅。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 )
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B.它具有+2、+3、+4价
C.它的金属性比铅强
D.将铜放到114号元素的硝酸盐溶液后,会得到114号元素单质
11.已知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B.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C.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12.镁、锂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特殊“对角线”位置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例如它们的单质在过量氧气中燃烧时均只生成正常的氧化物。以下对锂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Li2SO4难溶于水 B.Li遇浓硫酸不产生“钝化”现象
C.LiOH是易溶于水,受热不分解的强碱 D.Li2CO3受热分解,生成Li2O和CO2
13.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NaOH>Mg(OH)2>Al(OH)3 B.原子半径:Na<Mg<Al
C.离子半径:Na+<Mg2+<Al3+ D.单质的还原性:Al>Mg>Na
14.X、Y为同周期元素,如果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如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金属性强于Y
B.如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阳离子氧化性比Y形成的阳离子强
C.如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
D.如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强于X
15.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05北京)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16.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17.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
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
C.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18.在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
A.制农药的元素 B.制催化剂的元素
C.制半导体的元素 D.制耐高温合金材料的元素
二、填空题
19.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________、 _____ 、 ________都呈周期性的变化,而 _____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 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0.从碱金属元素钠到卤素元素氯,核外电子数从 ____增加到 ,核电荷数依次 ,而原子半径依次 ,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依次 ,表现为元素的金属性依次 ,非金属性依次 __。
21.已知元素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等内容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电负性 1.5 2.0 1.5 2.5 2.8 4.0 1.0
元素 Mg N Na O P S Si
电负性 1.2 3.0 0.9 3.5 2.1 2.5 1.7
试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理解,元素的电负性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Br与I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 ,⑥ ,⑦ , 。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写出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________________。在⑧与 12 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________________。
23.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如表1所示:
表1 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数目
周期数 1 2 3 4 5 6 7
元素数 2 8 8 18 18 32 32
(1)第6、7周期比第4、5周期多了14种元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期表中_____族所含元素最多,_____族元素形成化合物最多。
(3)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
A.18 B.32 C.50 D.64
(4)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氢氧化物呈两性
C.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 D.碳酸盐难溶于水
24.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表中元素⑩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此氢化物的还原性比元素⑨的氢化物的还原性 _______(填强或弱)
(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3个,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其单质的电子式为 。
(3)俗称为“矾”的一类化合物通常含有共同的元素是
(4)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③与元素⑧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③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又如表中与元素⑦的性质相似的不同族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三、简答题
25.试用实验室提供的下列试剂,设计两个原理不同的简单实验(只要写出实验方案即可),证明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铝强。
试剂:Mg条、Al丝、AlCl3溶液、MgCl2溶液、稀HCl、NaOH溶液
课时7 化学键(1)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NaCl的电子式: D.N2的结构式: :N≡N: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阳离子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叫离子键
B.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内,原子之间
C.一个阴离子可以同时与多个阳离子间有静电作用
D.分子内或晶体中,不相邻的原子间也存在相互作用但作用力较弱,不属于化学键
3.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05广东)
A、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C、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 D、X与Y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4.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氨 B.四氯化碳
C.氮 D. 二氧化碳
5.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
B. N5+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6.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05广东)
A、NH4ClNH3↑+ HCl↑ B、NH3+CO2+H2O=NH4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 CO2=2Na2 CO3+O2
7.从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氧-氧之间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
数据 O—O键 O22- O2- O2 O2+
键长/10-12m 149 128 121 112
键能/kJ·mol-1 x y z=494 w=628
其中的x和y的键能数据尚未测定,但可根据规律性推导键能的大小顺序为w>z>y>x。该规律性是( )
A.成键时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B.键长越长,键能越小
C.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大 D.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难失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B. 易得电子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其还原性一定强
C. 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D.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9.对比几个反应式:
Cl + Cl Cl2 + 274kJ;O + O O2 + 493kJ;N + N N2 + 946kJ。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在常温下氮气比氧气和氯气稳定 B.氮、氧和氯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C.氮、氧和氯都是双原子分子 D.氮气、氧气和氯气的密度不同
二、填空题
10.A、B、C、D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得离子化合物E,1molE中含有42mol电子;B原子的L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C、D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C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试写出:
(1)E的阳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2)D元素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化合物A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它的分子组成可用OxFy表示。10mL A气体能分解生成15mL O2和10mL F2(同温同压下)。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推断时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分子中x个氧原子呈…O—O—O…链状排列,则A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
12.碳正离子(例如,CH3+,CH5+,(CH3)3C+等)是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欧拉(G.Olah)因在此领域研究中的卓越成就而荣获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碳正离子CH5+可以通过CH4在“超强酸”中再获得一个H+而得到,而CH5+失去H2可得CH3+。
(1)CH3+是反应性很强的正离子,是缺电子的,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2)CH3+中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三个键角相等,键角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于卤素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溴化碘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键形成的_________化合物。
(2)溴化碘和金属镁反应的生成物属_______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_(任写一种)。
(3)溴化碘和水反应生成了一种三原子分子,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键形成的________化合物。
课时8 化学键(2)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 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SF6)
C.二氟化氙(XeF2) D.三氟化硼(BF3)
2.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键的是( )
A.H2O B.NH4Cl C.NaOH D.Na2O2
3.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4.X、Y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后都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X放出的能量大于Y,那么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X—的还原性大于Y— B.Y的氧化性小于X
C.X的原子序数小于Y D. X—的还原性小于Y—
5.H+离子与H2O分子反应生成H3O+离子,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是( )。
A.分子间作用力 B.非极性共价键
C.离子键 D.配位键
6.参考下表中化学键的键能数据,下列分子受热时最稳定的是( )。
化学键 H—H H—F H—Cl H—Br
键能(kJ/mol) 436 565 431 368
A.氢气 B.氟化氢 C.氯化氢 D.溴化氢
7.能说明BF3分子的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
A.两个B—F键之间的夹角为120° B.B—F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C.三个B—F键的键能相同 D.三个B—F键的键长相等
8.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都是构成物质微粒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含有上述中两种相互作用的晶体是( )
A、SiO2晶体 B、CCl4晶体 C、NaCl晶体 D、NaOH晶体
9.N—H键键能的含义是( )
A. 由N和H形成1molNH3所放出的热量
B. 把1molNH3的键全部拆开所吸收的热量
C. 拆开6.02×1023个N—H键所吸收的能量
D. 形成1个N—H键所放出的热量
10.关于化学键的各种叙述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离子晶体里,只存在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里,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里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11.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且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
A.CaCl2 B.Na2O2 C.N2 D.NH4Cl
12.下列晶体熔化时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
A.冰醋酸 B.NaCl C.金刚石 D.SiO2
1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05全国卷I)
A.BF3 B.H2O C.SiCl4 D.PCl5
14.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二氧化硅晶体含4mol共价键
B.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必为离子化合物
C.甲烷、白磷的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因此它们键角相同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16.能说明NH4+的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
A、N—H键长相同 B、N—H键能相同
C、N—H键跟其它三个N—H键的键角相同 D、N—H键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17.(06广东)SO42-和 S2O82-结构中,硫原子均位于由氧原子组成的四面体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42-的电子式为 B.S2O82-中没有非极性键
C.S2O82-比SO42- 稳定 D.S2O82-有强氧化性
二、填空题
18.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和Z两种元素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Z可相互形成XY2与XZ4的化合物。则X、Y和Z的元素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X、Y和Z的氢化物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其中X—H、Y—H、Z—H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19.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PmOn分子,其空间结构如右图,图中圆圈表示原子,实线表示化学键。请从图中找出磷原子,将表示磷原子的圆圈涂黑;分子中如有配位键请用箭号表示,箭头指向接受电子对的原子,箭尾为提供电子对的原子。由图形推断该氧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分子中的每个磷原子与_____个氧原子成键,其中_____条为极性共价键,________条为配位键,形成分子后每个磷原子的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每个氧原子的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将分子中的磷原子相连构成_______形。
课时9 本章复习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2.据最新报导,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利用加速器把锌原子加速,并在数星期内不断撞击一张铅箔从而得到质量数为277的112号新元素。其元素符号用Uub表示,比277Uub原子核少75个质子和117个中子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四周期ⅤA族 B.第四周期ⅦA族
C.第三周期ⅦA族 D.第五周期ⅠA族
3.(06江苏)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B.NH3的结构式为
C.HCl的电子式为H+[∶Cl∶]— D.热稳定性:H2S>HF
4.与Na+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 )
A.Mg2+ B.Ne C.NH4+ D.OH-
5.下列各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O B.Na C.Al D.Cl
6.原子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Y、Z,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非金属性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 D.原子半径X>Y>Z
7.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电子数的n倍(n为大于1的自然数),则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
A.2n B.n+2 C.2n+10 D.2n+2
8.能说明BF3分子的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
A.两个键之间夹角为120° B.B-F键为极性共价键
C.3个B-F键的键能相同 D.3个B-F键的键长相同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原子与氯气反应生成食盐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B.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后,体系的能量降低
10.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W克;此原子的质量为(m+n)W克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11.某元素X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 g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6 g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 B.第二周期 C.第ⅣA族 D.第ⅤA族
12.(06四川理综)系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
13.元素X和元素Y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和Y两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19,Y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多3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和Y都是性质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B.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Y2X
C.X的化合物种类比Y的化合物种类多
D.Y能置换酸中氢,放出氢气,但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14.A、B、C、D等四种主族元素,A、B元素的阳离子和C、D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A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B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弱,C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比D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多,则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
A.D>C>B>A B.A>B>C>D
C.B>A>C>D D.A>B>D>C
15.已知主族元素A、B、C、D的离子aA(n+1)+、bBn+、cC(n+1)-、dD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为正整数)( )
A.原子序数:a>b>d>c
B.离子半径:A(n+1)+>Bn+>C(n+1)->Dn-
C.单质的还原性:B>A;单质的氧化性:D>C
D.离子还原性:A(n+1)+>Bn+; 离子的氧化性:C(n+1)->Dn-
16.微量硒元素(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我国鄂西地区含有丰富的硒矿资源,已知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下列有关硒元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单质硒既能溶于强酸(HNO3、H2SO4),又能溶于强碱溶液
B.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
C.硒的非金属性比溴弱
D.硒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
17.下列有关简单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阴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均已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状态
B.所有离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一定有8个电子
C.非金属元素没有简单的阳离子
D.离子的核电荷数与其核外电子数一定不相等
18.某元素M所形成的气态分子M2有三种,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0、72、7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是9∶6∶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元素有三种同位素
B. M的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36
C.质量数为35的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的百分数为75%
D.M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
三、填空题
19.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它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元素组 例外元素 其它元素所属类型编号
(a) S N Na Mg
(b) P Sb Sn As
(c) Rb B Te Fe
归属类型:⑴主族元素 ⑵过渡元素 ⑶同周期元素 ⑷同族元素 ⑸金属元素 ⑹非金属元素
20.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原子的L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B—离子的还原性是所有阴离子中最弱的;C原子比B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它的最外电子层上未成对电子比B原子多一个,且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C存在;D元素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试写出这四种元素的符号。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_。
21.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A 0
1 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D E G I
3 B C F 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
(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22.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 g·L-1,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60%,已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其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相对质量为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3.位于周期表第三、四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它们的离子相差两个电子层。已知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m主族,B元素位于第n主族,那么:
(1)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其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
(2)B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其离子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4.不同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设其为E)如图2所示。
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E值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各主族中E值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_____变化规律。
(2)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E值增大。但个别元素的E值出现反常现象。试预测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E(砷)> E(硒); ②E(砷)< E(硒);
③E(溴)> E(硒); ④E(溴)< E(硒);
(3)估计1mol气态Ca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E值的范围:____(4)10号元素E值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5.已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氯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35Cl与37Cl,求29.25 g氯化钠晶体中含37Cl多少克?
26.0.15 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作用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5.04 L H2和25.65 g该金属的硫酸盐,若该金属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一个,试通过计算推导该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课时10 单元测试卷(1)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23He,每百吨23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氮元素主要以24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4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23He和24He互为同位素
C.23He 2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24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24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2.化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开始于( )
A.对空气成分的研究 B.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
C.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D.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
3.关于锂的结构和性质判断错误的是( )
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②原子半径小于钠,③它的氧化物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④它的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钠的阳离子相同,⑤它是还原剂
A.①④ B.②③ C.③⑤ D.只有①
4.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处于:①第五周期;②第六周期;③ⅣA族;④ⅤA族;⑤ⅡB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5.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A.HX B.H2X C.XH3 D.XH4
6.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是( )
A.一定是共价键 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A、B、C三种短周期元素,最高正价依次为+1、+2、+7,它们形成的双原子共价化合物的种类最多有( )
A.1种 B.2种 C.3种 D.多于3种
8.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碱性递减顺序排列的是( )
A.LiOH、NaOH、CsOH B.Ba(OH)2、Ca(OH)2、Mg(OH)2
C.Ca(OH)2、KOH、Ba(OH)2 D.Al(OH)3、Mg(OH)2、NaOH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1~2选项符合题意)
9.在新研制的超导材料中,铊(Tl)是主要组成元素之一。已知铊为ⅢA族原子序数最大的金属元素,则下列关于铊元素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是银白色较软的金属
B.Tl(OH)3与Al(OH)3相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
C.可以形成氧化物Tl2O3
D.与酸反应比铝剧烈
10.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05全国卷Ⅲ)
A.16 B.26 C.36 D.46
11.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05江苏)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X、Y、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2.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Na2O2 B.NH3 C.NH4Cl D.HCl
13.下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一定能生成强碱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
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
D.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14.甲、乙是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若原子半径甲大于乙,则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甲比乙强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比乙弱
C.阴离子的还原性甲比乙弱
D.金属性甲比乙弱
15.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为+1价,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H在水中显酸性 B.NaH中氢离子电子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C.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大 D.NaH中氢离子可以被还原成氢气
16.关于周期表和周期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周期表中,元素的族序数都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也最强
C.同主族元素随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VIIA组元素的单质,随分子量的增大,熔、沸点升高;IA族单质,由上至下, 随原子量递增,熔、沸点下降
17.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关于Z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Z的熔点较高 B.Z可以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 D.M形成+2价阳离子
18.向含有1.17g NaCl和1.17g NaF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将析出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2.87g。根据此实验确定AgF在水中的溶解性应为( )
A.易溶于水 B.此AgCl更难溶于水
C.与AgCl一样难溶于水 D.无法确定
三、填空题
19.在短周期元素中,(均用化学符号表示)
(1)常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有___________;
(2)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最小的元素是____;
(3)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含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___;
(4)在最高价氧化物中呈最高正价的元素是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
20.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C、F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此外层电子数少4;E元素原子此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_。
(2)B的单质在F的单质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原子序数为114号的稳定同位素X预测。
(1)114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____族,为________元素(“金属”、“非金属”)。
(2)其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用含X的式子表示),并估计后者为_______性(酸碱、两性)。
(3)它与氯生成化合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用含X的式子表示)。
22.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此氢化物的式量与X最最高价氧化物的式量之比为17∶ 40,X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Y与X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Y2X,Y的阳离子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乙与X同周期,其气态单质是双原子分子,两原子共用1对电子。试回答:
(1)写出各元素符号:X 、Y 、Z 。
(2)X离子的结构简图为_________。X与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Z和氢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X、Y、Z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U、V为它们的化合物,这些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和某些产物已经略去:
(1)如果X、Y的组成元素是同主族的,写出反应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若已知V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已知U、V均为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X、Y的组成元素不同主族时,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①X组成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时,则X、Y、Z的化学式是:X为____________;Y为_____________;Z为___________。
②若Y组成元素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时,则V、U的化学式是:V为______________;U为_____________。
③若Z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物质,则反应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4.R元素无同位素。21gR2+金属离子内含有22×3.01×1023个中子,取等质量的该元素单质与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H2。
(1)21g R2+金属阳离子中含有多少mol质子?多少mol电子?
(2)R是什么元素?写出该元素原子核的组成?
25.将一定量氯气通入250ml KBr溶液中,反应后将固体蒸干,测知所得固体中含溴元素10g,且K+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求:
(1)通入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2)原溴化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课时11 单元测试卷(2)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图所表示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2.C60是60个碳原子形成的封闭笼状分子,形似足球,它与石墨互为( )B
A.同位素 B.同素异形体 C.同分异构体 D.同一物质
3.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
A. Na+ B. C. D.
4.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5.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C
A.Mg, Ba, Ca B.I,Br,Cl C.O,S,Na D.Al,Si,P
6.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 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7.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现象( )
A. 18O 31P 119Sn
B.27Al 19F 12C
C. 元素周期表中VA族所有元素的原子
D. 元素周期表中第1周期所有元素的原子
8.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D
A.1 B.3 C.5 D.6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由两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
A.一定是化合物 B.可能是单质,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单质 D.一定是同素异形体
10.(06江苏)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11.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铍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硫酸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C.砹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D.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12.由短周期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比少一个电子层,且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三氧化二铝
B.比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同
C.A是第2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
D.B是第3周期第ⅣA族的元素
13.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x+2 B.x+4 C.x+8 D.x+18
14.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氢的同位素有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
A.3种 B.6种 C.9种 D.12种
15.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以氢键(用“…”表示)结合形成NH3·H2O分子。根据氨水的性质可推知NH3·H2O的结构式为( )D
16.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往往可以形成结构和性质相似的化合物,试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有关(碘化磷)的结构和性质推测结果不正确的是( )
A.可由和化合而得
B.在物质分类中属于正盐
C.对热不稳定,受热时产生有色气体。
D.属于共价化合物
17.碱金属(如锂、钠、钾、铷等)溶于汞可形成良好的还原剂“汞齐”.取某种碱金属的汞齐7g,与水作用得到0.2g氢气,并得到密度为 g·cm3的溶液1升,则此溶液中溶质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18.取相同体积的KI、Na2S、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1:2 B.2:1:3 C.6:3:2 D.3:2:1
三、填空题
19.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日益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约占人体总质量99.97%的11种宏量元素,全部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之内,其余0.03%是由十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组成。在微量元素中,只有F和Si位于短周期,其余均属第一长周期。在宏量元素中,除H、N、P外,在现用的周期表里还有的元素中:(写元素符号)
(1)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2倍的是 ;
(2)能显示化合价最多的元素是 ,跟它处在同一周期的还有一种非金属元素是 ;
(3)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它的相邻元素是 ;
(4)剩余的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带电量也相同,但符号相反的两种元素是 和 。
20.X、Y、Z是ⅠA→ⅦA族的三种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所示。试回答:
(1)X元素单质的化学式是 。
(2)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3)Z元素的名称是 ,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Z元素具有 性;若从Z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看,它具有这种性质的原因是 。
21.X、Y、Z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常见氧化物。X跟水反应后可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不稳定的二元酸,该酸的化学式是①________;Y与X的组成元素相同,Y的化学式是②___________;1mol Z在加热时跟水反应的产物需要用6mol的氢氧化钠才能完全中和,Z的化学式是③_____________,其中和产物的化学式是④__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Y可以跟非金属单质A反应生成X和Z,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X、Y、Z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XY2、Z2Y、XY3、Z2Y2、Z2X等化合物,已知Y的离子和Z的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离子比Y离子多一个电子层。试回答:
(1)写出X、Y、Z三种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分析Z2Y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3)写出Z2Y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
(4)比较三种粒子X2-、Y2-、Z+的半径大小关系。
四、计算题
23.第ⅥA族元素R,在它的化合物中,其质量分数为,在它的另一种化合物中,其质量分数为。
(1)试求:n=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__。
(2)试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a=_______________。
24.在有机溶剂里若m mol PCl5跟m mol NH4Cl定量地发生完全反应,生成4m mol HCl,同时得到一种白色固体R。R的熔点为113℃,在减压下50℃即可升华,测得R的蒸气密度为折算成标准状况下15.54g·L-1。试回答:
(1)通过计算推导R的化学式。
(2)分子结构测定表明,R分子为环状,且同种元素的原子在R分子中化合价相同,用单键“—”和双键“=”把分子里的原子连起来,写出R分子的结构式。
答案与点拨
课时1 元素周期表(1)
1.B 2.B 3.B 4.C 5.D
6.D C表示该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即原子序数为6,核外电子数也为6,中子数为13-6=7,质量数为13。
7.C 8.B 9.B 10.D 11.CD 12.C
13.C 注意辨认长周期中的主族元素。
14.B ⅦA族元素的原子的一个电子就达相对稳定结构,显-1价,氢原子得一个电子也达相对稳定结构。
15.D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有实验式X2Y3确定化合价,由化合价确定X、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而确定X、Y的原子序数,最后计算差值,确定选项。
X2Y3 X:+3价 ⅢA 5B,13Al
Y:-2价 ⅥA 8O,16S
差值为3,5,11。
再考虑特殊情况,实验式为X2Y3的还可能是N2O3,差值:8-7=1;C4H6,差值:6-1=5等,只有D不可能。
另外,若是单选题,还可运用数学中奇偶数相减的原理,在X2Y3中,X的化合价为奇数,其原子序数必为奇数,同理,Y的原子序数必为偶数,二者之差只能是奇数,不能为偶数,故D不可能。
16.七 七 短 长 不完全 18 16 7 7 Ⅷ 零。
17.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或阳离子)的核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或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减去(或加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据此可知,它们对应的原子核电荷数大小的顺序应是E、D、C、B、A。
答案:E、D、C、B、A
18.先根据元素周期表找出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的规律,再用代数式表示。
x-n,x+m;x-m,x+n。
19.⑴否 如果位于同一周期,则其电子数之和应该是3 的倍数。
⑵Y:氮元素 Z:氧元素 W:硫元素
⑶名称:硫酸铵 化学式:(NH4)2SO4
课时2 元素周期表(2)
1.B 2.A 3.D 4.C 5.A 6.C
7.B 理解碱金属单质性质的相似性、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碱金属的碳酸正盐都较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8.A 9.B 10.D 11.D
12.B 掌握金属性与该金属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的联系: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
13.B 14.CD
15.(1)按住橡皮塞,将大头针向上拔出。
(2)钠在煤油的表面与水和煤油接触的界面之间上下沉浮,并不断减少直至消失;同时有气泡产生。
(3)长;①钾的密度比钠小;②产生少量气体即可使钾上浮进入煤油中(每次反应的量少);,③钾的密度与煤油接近,在煤油中滞留时间长。
16.A:N;B:S;C:F。
17.(1)HF、OH- (2)H2O、NH2-(3)NH3、H3O+ (4)CH4、NH4+(5)Ne、Na+(Mg2+、Al3+)
课时3 元素周期表(3)
1.D 在人们研究原子结构的不同时期分别有不同的原子理论,这对后人了解原子的真实结构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根据现在的研究结果,显然道尔顿当时的原子理论都是不确切的。
2.B 3.C 4.A
5.D 本题是2003年理科综合卷的改编题,意在考查原子结构、“同位素”基本概念及基本化学用语的掌握程度。考查原子的组成和结构知识。此题比较基本,考查的知识点为同位素原子的表示方法,即理解的意义。此题考查同位素(核素)的表示方法,题目引入新颖。依据同位素概念及表示方法,知此氦(He)的质量数A=3,质子数Z=2。答案为B。
6.D 该新型氢微粒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它的组成应为H3+。
7.D 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或由位置推知原子序数,前提是必须先记住每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用原子序数减去比它小而相近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序数,即得该元素所在的纵行数。第1、2纵行为ⅠA、ⅡA族,第3~7纵行为ⅢB~ⅦB族,第8~10纵行为第Ⅷ族,第11、12纵行为ⅠB、ⅡB族,第13~17纵行为ⅢB~ⅦB族,第18纵行为零族。这种元素的周期数比相近的原子序数小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周期数大1。
已知元素种类现共有112种。周期表共七个周期,第七周期由于锕系元素的存在共可排满32种元素(同第六周期)。处于第七周期第ⅣA族,推知其核电荷数必为86+32-4=114,即其质子数为114,则该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114+184=298。
8.C A、B、C紧靠在一起且只可能是第二或第三周期元素,故B不可能为ⅠA、ⅡA或ⅢA族元素;若D位于第一周期只能为He,最不可能有C元素,因此B只能为第三周期元素,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只能是5Z+10。
9. A 10.C
11.A 离子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N,则质子数为(A-N)。R2+的氧化物为RO,质子数有(A-N+8),n克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摩,其中质子数为 。
12.D
13.解此题要在熟练掌握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和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得解。由AB形成气态氢化物甲中原子数比为4:1,可知A为H,B为C,甲为CH4,又C的原子序数大于B,应为碳以后的元素,而乙、丙为液态可判断为共价化合物推为N、O、F或Si、P、S、Cl等,再由乙、丙的原子个数关系推为H2O2、H2O,最后丁、无可定。
甲 CH4 乙 H2O2 丙 H2O 丁 Na2O2 戊 Na2O
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14.分析:根据题意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有四种排列方式:
设X的质子数为a,则(1)至(4)式有下列关系:
(1)a + ( a + 8 ) + ( a + 9 ) = 38
解得a = 7 (合理)
(2) a + ( a + 8 ) + ( a + 7 ) = 38
解得a为非整数(不合理)
(3) a + ( a — 8 ) + ( a — 7) = 38
解得a为非整数(不合理)
(4) a + ( a — 8 ) + ( a — 9 ) = 38
解得a为非整数(不合理)
答案:推知A、B、C分别是:N,O,S。
15.相对原子质量:27;R为Al。
课时4 元素周期律(1)
1.C 在多电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不超过8个。据题意知当n为最外层时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与n-1层相同,也即n-1层作为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8个,则n-1层为L层,n层为M层,最后验证:M层为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18个,比最外层最多能多10个,符合题意。
2.D 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有:a-m=b-n=c+n=d+m。对照选项整理知b-d=n+m合理,故选D。
3.B 4.B 5.A 6.B 7.B 8.D 9.B 10.D 11.B 12.B
13.C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明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可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和题干中所给的信息画出该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然后对照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
启示:此题型的解题关键首先是要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应注意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排布要同时满足这几条规律,缺一不可,否则会出现差错。其次还应掌握核电荷数为1~20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能熟练写出这些原子以及它们常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4.A 由于X、Y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X可以有两种可能情况:Li或Si。若X为Li,则Y为H,形成XY型化合物;若X为Si,则Y为Li,化合物化学式不符合选项。
15.AD 本题立足于课本内容,重点考查学生对周期表结构划分的基本情况。A.对原子而言,核外电子层数即该元素所在周期数,离子则要有阴、阳之分,阳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元素所在周期数小1;B.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全是金属元素;正确;C.正确;D.同位素之间的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16.C
17.C 有两种可能情况:Y若是H+,则X必为第二周期元素,此时(a+n)-(b-m)=10;Y若为第二周期金属(即b小于或等于4),则X必为第三周期元素,此时(a+n)-(b-m)=16。
18. ① ②
③
19.A:Br,B:H,C:O,D:S。
课时5 元素周期律(2)
1.B 2.A 3.D 4.A 5.C 6.B 7.B 8.C 9.D
10.B
11.B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金属活动性是指单质在水溶液中失电子的能力,失电子的能力越强,金属活动性越强。所以A、C、D都可以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而1mol金属单质失电子的多少由原子结构决定,与失电子能力强弱无关。
12.CD 稀有气体是零族元素,它们原子的特征是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除He最外层2个电子外,其余都是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错误。其原子与下一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B选项错误。由于最外层达稳定结构,因此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故C正确。它们的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的大,故D也正确。
13.AC A,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至右递减,故A对;C,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最高正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增强,所以C正确。而BeCl2中B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Mg不与冷水作用,而Be金属性弱于Mg与冷水更难作用。所以B、D不正确。
14.B 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推理。
15.A
16.D Si、P、Cl原子都具有三个电子层,随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加,原子吸电子能力增强。
17.AB 由原子结构推知相应离子的结构。
18.C、F、Si、Al
19.推断题中寻找解题突破口是关键,本题由A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生成B元素的单质可知,B元素的单质为H2或O2,对应的A元素的单质为碱金属或F2,再根据第一句确定A为Li,B为H。(1)Li H Na Be (2)2Li + 2H2O == 2LiOH + H2 (3)H- Li+
20.第三周期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任意两种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元素中有Al,因为Mg(OH)2不溶于水,所以肯定有Na。
(1)Na Al S O (2)2Na + 2H2O == 2Na+ + 2OH- + H2
(3)H2O H2S (4)Al(OH)3 Al3+ + 3OH- Al(OH)3 H+ + AlO2- + H2O
(5)r(Na)>r(Al)>r(S)>r(O) r(S2-)>r(O2-)>r(Na+)>r(Al3+)
(6)Al(OH)3 + OH- == AlO2- + 2H2O OH- + H+ == H2O
Al(OH)3 + 3H+ == 3H2O + Al3+
课时6 元素周期律(3)
1.D 根据金属与非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金属氢氧化物与酸的反应规律判断可知A、B、C正确;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推知D不可能。
2.CD
3.B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跟邻近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相比较,显得特别大的一个原因是: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和其他非金属双原子分子测定方法的不同而引起。
4.C
5.B 由与水反应的性质可知,Z是活泼金属,Y是活泼非金属,X既不容易失电子又不容易的电子。
6.C 非金属性指的是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般可用元素的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或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判断。由(2)可知甲单质的氧化性强于乙单质,一般可认为甲的非金属性比乙的强。
7.B 8.D 9.B 10.BD 11.AB
12.D 本题给出了一个新信息: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因此,Li的有关性质应该与Mg类似。已知:MgSO4易溶于水,Li与浓硝酸不会“钝化”,Mg(OH)2难溶于水,MgCO3受热易分解。类推,可知B、D正确。
13.A 14.B 15.D 16.C 17.B
18.C 在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往往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因此它们的单质或它们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往往导电性介于金属、非金属之间,可用作半导体材料。此外,可在F、Cl、S、P等元素所在的区域寻找制农药的元素;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的元素。
19.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 主要化合价 元素性质 核外电子排布
20.1 7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弱 增强
21.解析:题中按英文字母顺序列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同时给出了提示:电负性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新信息);而元素的性质是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已有的知识),所以元素的电负性也应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是解本题的关键,将表中14种元素仿周期表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重新排列得,经过这样变通处理后,关于元素电负性递变规律便一目了然。
答案:(1)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值依次增大,同主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减小。(2)元素电负性值越大,表示该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即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弱。(3)依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Br非金属性强于I,故Br电负性比I大。
22.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掌握:①1~20号元素的名称及符号;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③能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1)N;Si;S;Ca (2)K;F;Ar
(3)HClO4;KOH;Al(OH)3;
,
,
(4)K;F
(5)Na;可以用它们跟水反应的实验证明:钠跟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强碱;Mg跟沸水才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中强碱Mg(OH)2;Cl;可用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的实验证明:溶液呈棕红色,发生的反应为Cl2+2NaBr==2NaCl+Br2。。
23.元素周期表是学好化学的有效工具,因此对元素周期表的掌握必须要有相当的条理性、严密性,做到周期表的结构熟埝于心。(1)第6、7周期中由于在第ⅢB族出现了镧系、锕系,使元素种类比前面周期的要多。也因为如此,第ⅢB族所含元素最多。(2)已知有机物的种类远远多于无机物,而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可知第Ⅳ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最多。(3)根据表1可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潜在的规律:
周期数 1 2 3 4 5 6 7
元素数 22×1 82×22 82×22 182×32 182×32 322×42 322×42
可见规律是2n2(n=1,2,3……),由此预测第8周期元素数应为2×52=50种,答案为C。
(4)在周期表中同族元素,从上到下其金属性依次增强,因此,可以确定其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其氢氧化物呈现出比氢氧化钙更强的碱性,而不能呈两性。所以不正确的是B。
24.
25.开放性实验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思维的有序条理性、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方案一:用Mg条和Al丝分别与盐酸反应,观察其反应速率的快慢。
方案二:用Mg条和Al丝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观察是否都能反应,能与碱溶液反应者为两性,金属性比Mg弱。
方案三:分别向AlCl3溶液、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其沉淀及其溶解情况。
方案四:将Mg条和Al丝靠在一起,插入稀HCl中,观察其气泡产生的情况。
课时7 化学键(1)
1.A 注意区别电子式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方法的不同。
2.CD 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或晶体中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且相互作用强烈。不相邻的原子间也存在相互作用但作用力较弱,不属于化学键。因此B错,D对。阴、阳离子间既存在电性引力,也存在核与核、电子与电子的排斥作用,当引力与斥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稳定的离子键。故A错。在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以同时与多个阳离子间有静电作用,同样,一个阳离子可以同样与多个阴离子间有静电作用。故C对。
3. CD
4.C 电子式的书写历来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在书写共价分子的电子式时,应注意两点:一是个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必须标出;二是要正确标出共用电子对数目。A中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没有全部标出,B中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没有全部标出,D中碳原子与氧原子间应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
5.C N5+的制备是1999年报道的化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本题据此设置了新情景,但考查的核外电子、共价键、化合价等都是基本概念。N5+的质子总数为7×5=35,核外电子比质子数少1个,为34个,故A正确。N5+中氮原子之间必定以共价键结合(共价键的本质是共用电子对)。N5AsF6中,F化合价为-1,As化合价为+5,C不对。
6. D
7.B 由表格数据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这个规律。
8.D 难失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如C、Si等;易得电子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其还原性一定弱;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不稳定;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9.A 采用逆向思维,可知稳定性:N2>O2>Cl2。B、C、D选项中的说法无法从题干中得知。
10.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得离子化合物,A只能为N元素。
(1) (2)2Li + 2H2O == 2LiOH + H2 (3)NH3>PH3
11.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导),由此写出化学方程式:2 OxFy 3O2 + 2F2 ,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3,y=2。
(1)O3F2 阿伏加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2) F—O—O—O—F
12.可先写出CH4的电子式,在此基础上改写。(1) (2)120°
13.(1) ;极性;共价
(2)离子; (3) ;极性;共价
课时8 化学键(2)
1.A F、Cl在这些化合物中都形成单键,满足8电子结构;COCl2中C为中心原子,其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B、C、D三选项中原子间均形成单键,其中S、Xe、B最外层分别是12、10、6个电子。
2.BC 只有离子化合物中才有离子键。
3.C 物质的三态变化涉及物质微粒间作用力的变化。如离子化合物由固态变为液态或气态,离子键必须被破坏;最小组成微粒为分子的晶体(分子晶体)熔化或气化或升华时,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组成微粒为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原子晶体)熔化或气化或升华时,克服的则是共价键;金属熔化是克服金属键(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食盐熔化克服的是离子键,蔗糖熔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故A选项错误。钠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