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之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
A.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
C.弱酸与弱碱溶液反应
D.一元强酸溶液与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2、下列各种情况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
A. pH=7的溶液中:Fe3+、Cl-、Na+、NO3-
B.水电离出的c(H+)=1×10-3mol/L,的溶液中Na+、CO32-、Cl-、K+、
C.pH=1的溶液中NH4+、Cl-、Mg2+、SO42-
D.Al3+、HCO3-、I-、Ca2+
3、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 ]
A.无水三氯化铁 B.氢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化二铁
4、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H+)>C(OH-) B.C(CH3COOH)+C(CH3COO-)=0.2 mol/L
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0.2 mol/L
5、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10mL0.1mol·L-1氨水与10mL0.1mol·L-1盐酸混合:
c(Cl-)>c(NH4+)>c(OH-)>c(H+)
B.10mL0.1mol·L-1NH4Cl与5mL0.2mol·L-1NaOH溶液混合:c(Na+)=c(Cl-)>c(OH-)>c(H+)
C.10mL0.1mol·L-1CH3COOH溶液与5mL0.2mol·L-1NaOH溶液混合:
c(Na+)=c(CH3COO-)>c(OH-)>c(H+)
D.10mL0.5mol·L-1CH3COONa溶液与6mL1mol·L-1盐酸混合:
c(Cl-)>c(Na+)>c(OH-)>c(H+)
6、 设氨水的pH=x,某盐酸的pH=y,已知x+y=14,且x>11。将上述两溶液分别取等体积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c(Cl-)>c(NH4+)>c(H+)>c(OH-) B. c(NH4+)>c(Cl-)>c(H+)>c(OH-)
C. c(NH4+)>c(Cl-)>c(OH-)>c(H+) D. c(Cl-)>c(NH4+)>c(OH-)>c(H+)
7(2004年上海卷)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1mol/L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c(HCO3-)略大于c(CO32-)
B.c(HCO3-)等于c(CO32-)
C.c(Na+)等于c(CO32-)与c(HCO3-)之和
D.c(HCO3-)略小于c(CO32-)
8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4种溶液: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④①③② B.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2007高考北京理综第12题)有①Na2CO3溶液 ②CH3COONa溶液 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 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 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 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10、 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c(HCN)c(CN-)
C. c(HCN)-c(CN-)=c(OH-) D. c(HCN)+c(CN-)=0.1mol·L-1
11、一元酸HA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强碱MOH溶液后,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M+] B.[A-]≤[M+]
C.若MA不水解,则[OH-]<[A-] D.若MA水解,则[OH-]>[A-]
12、(2007高考北京理综第7题)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 K+、Cl―、NO3―、S2― ② K+、Fe2+、I―、SO42― ③ Na+、Cl-、NO3-、SO42- ④Na+、Ca2+、Cl-、HCO3- ⑤ K+、Ba2+、Cl-、NO3-
A ①③ B ③⑤ C ③④ D ②⑤
13、(05江苏8题) 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体积比是:
A. 1:9 B. 1:1 C. 1:2 D. 1:4
14、已知0.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 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 =c(HA-)+c(OH-)+2c(A2-)
D. 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 >c(H+)> c(OH-)
15、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
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
16、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醇、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
CH3OH+H2O-6e-= CO2↑+6H+
B.在NaHSO4溶液中加Ba(OH)2至中性:H++SO42-+Ba2++OH-= BaSO4↓+H2O
C.苯酚钠的水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2C6H5Oˉ+CO2+H2O→2C6H5OH+CO32-
D.用侯氏制碱法制得NaHCO3 :Na++NH3+CO2+H2O = NaHCO3↓+NH4+
17、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40℃时,将35 g 食盐溶于100 g 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是31.6%
C.60℃时,200 g 水中溶解80 g 硫酸铜达饱和。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 g 硫酸铜晶体
D.30℃时,将35 g 硝酸钾和35 g 食盐同时溶于100 g 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
1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中和滴定中,既可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也可用待测溶液滴定标准溶液
B.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要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溶液液面的变化
C.测定中和热时,两烧杯间填满碎纸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若用50mL 0.55mo1·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mL 0.50mo1·L—1的盐酸和50mL 0.50mo1·L—1的硫酸反应充分反应,两反应的中和热不相等
II卷(非选择题)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计20分。
19(6分)已知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仅有Na+、CH3COO-、H+和OH-四种离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溶液所含的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是否只有一种可能 (填“是”或“否”),其原因是: 。
⑵某学生将该溶液中的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了若干种可能,其中合理的是:
A. c(Na+)>c(CH3COO-)>c(OH-)>c(H+) B. c(CH3COO-)=c(Na+)>c(OH-)=c(H+)
C. c(H+)>c(OH-)>c(Na+)>c(CH3COO-) D. c(Na+)>c(CH3COO-)>c(H+)>c(OH-)
20(6分)(2007上海,22改编)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Fe3+、CO32—、SO42—,现每次取100.00ml进行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后加热,收集到气体0.896L(标准状态下)。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后,得干燥沉淀6.27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2.33g。试回答有关问题:
⑴判断K+、Cl-是否存在?K+ ;Cl- (填下列序号)。
A.一定存在 B.可能存在 C.一定不存在
⑵肯定存在的离子的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
21、(8分).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Ba(OH)2溶液,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某种溶液(A)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图1 图2
该根据离子反应的特点分析:A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_或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并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计39分。
22、(2007.12江苏南通)(21分)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NaHCO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⑴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 。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⑵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⑶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 (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
23、(2007.12江苏南通)(18分)在温度t℃下,某Ba(OH)2的稀溶液中c(H+)=10-5mol·L-1,c(OH-)=10-1mol·L-1,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b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序号
氢氧化钡的体积/mL
盐酸的体积/mL
溶液pH
(1)
22.00
0.00
8
(2)
22.00
18.00
7
(3)
22.00
22.00
6
(1)依据题意判断,t℃_______25℃(填大于、小于、等于),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______。
(2)b=__________,原Ba(OH)2的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3)向1L硫酸与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L该Ba(OH)2的稀溶液时,沉淀达最大量,从所得溶液中取出4mL并加水稀释至20mL,测得溶液的pH为7,则原硫酸与硫酸钠混合溶液的pH为________以及其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4、(13分)草酸晶体的组成可用H2C2O4·xH2O表示,为了测定x值,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水溶液
(1)称25.00mL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a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到KMnO4不再褪色为止,所发生的反应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试回答:(1)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___________,还缺少的仪器有(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b.滴定管 c.100mL量筒 d.100mL容量瓶 e.烧杯
f.漏斗 g.锥形瓶 h.玻璃棒球 i.药匙 j.烧瓶
(2)实验中,标准液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式滴定管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
则所测得的x值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4)在滴定过程中若用amol·L-1的KMnO4溶液VmL,则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由此可计算x的值是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5、(6分)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存在着溶解平衡,例如:AgCl(s) Ag++Cl—,Ag2CrO4(s) 2Ag++CrO42—,在一定温度下,难溶化合物饱和溶液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这个常数用Ksp表示。 已知:Ksp(AgCl)=[Ag+][Cl-]=1.8×10-10 Ksp(Ag2CrO4)=[Ag+]2[CrO42-]=1.9×10-12 现有0.001摩/升AgNO3溶液滴定0.001摩/升KCl和0.001摩/升的K2CrO4的混和溶液,试通过计算回答: (1)Cl-和CrO42-中哪种先沉淀?
(2)当CrO42-以Ag2CrO4形式沉淀时,溶液中的Cl-离子浓度是多少? CrO42-与Cl-能否达到有效的分离?(设当一种离子开始沉淀时,另一种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则认为可以达到有效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