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复习:酸、碱、盐、氧化物综合题型—鉴别、检验题
一. 内容
酸、碱、盐、氧化物综合题型——鉴别、检验题
二. 教学目的
1. 掌握常见气体和离子的检验方法
2. 了解鉴别题的一般思路、常见题型、原则和操作步骤
三. 教学重、难点
鉴别题一般思路和方法
四. 知识要点
1.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试剂 方法 现象 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Cl- AgNO3溶液和稀HNO3 将AgNO3溶液滴入待测液中,再加稀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3 例:AgNO3+NaCl=AgCl↓+本质:
SO42- BaCl2[或]溶液和稀HNO3(或稀HCl) 将BaCl2[或]溶液滴入待测液中,再加稀HNO3(或稀HCl) 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3或稀HCl 例如:BaCl2+Na2SO4=BaSO4↓+2NaCl本质:
CO32- HCl或HNO3和澄清的石灰水 在待测溶液中加入HCl或HNO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无色的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例如:Na2CO3+2HCl=2NaCl+H2O+CO2↑本质:
H+ 紫色石蕊试液蓝色石蕊试纸 将石蕊试液滴入待测液中,将待测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OH- 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 将酚酞试液滴入待测液中,将石蕊试液滴入待测液中,将待测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 无色酚酞液变红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4+ 碱溶液(如浓NaOH) 将浓NaOH溶液加入待测液中,加热将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或用玻璃棒蘸浓HCl置于试管口) 放出有刺激气味的氨气,该气体能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遇到浓盐酸产生大量白烟) 例如:NH4Cl+NaOHNaCl+H2O+NH3↑本质:(或)
检验盐酸和硫酸时,为什么要加几滴稀硝酸?
答:如果溶液中含有杂质离子(主要是CO32-),与BaCl2或AgNO3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BaCO3,Ag2CO3沉淀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如BaCO3+2HNO3=+H2O+CO2↑
所以要加此稀硝酸,看沉淀确实不溶解了,才能确认是盐酸或硫酸。
2. 几种常见气体的检验
(1)
O2
(2)
H2
(3)
CO2
(4)
CO
(5)
CH4 (6)
N2
(7)
NH3
(8)
HCl
【典型例题】
[例1] 能把NH4Cl、KCl、(NH4)2SO4、K2SO4四种化肥区分开来的一种试剂是( )
A. 烧碱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氢氧化钡溶液
解析:要用一种试剂区分以上各物质,首先要观察各物质中所含离子的特点,NH4+可用可溶性碱溶液来证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可用硝酸银溶液证明,生成白色沉淀;SO42-可通过加入含Ba2+的试剂(氢氧化钡或钡盐)产生白色沉淀来证明。综合来看,可选用氢氧化钡溶液。A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无明显现象;C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D只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选D。
[例2] 现有3瓶白色粉末,分别是调味用的食盐,洗涤用的纯碱,栽花用的杀菌剂硫酸铜,怎样鉴别它们?叙述实验过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鉴别固态物质,一般先取样,加少量水配成溶液。硫酸铜遇水显蓝色,区别食盐及纯碱实际上就是区分与,可用溶液及稀或用盐酸。
答案:首先取样,编号A、B、C。
[例3]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
B.、、、
C.、、、
D.、、、
解析:A、B、C各组四种均为无色溶液,可使其两两反应,罗列现象以“”表示产生气体,“”表示生成沉淀,“-”表示无明显现象。
现分析如下:
A.、、、,其中与在与其它物质反应时现象相同,所以无法鉴别出来。
, ,,
B.、、、,四种物质两两反应,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
, ,,
C.、、、 ,与无法鉴别。
, ,,
D. 可利用特征颜色先鉴别出(黄色),将分别与其余三种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的一种是,再将与其余二种反应,生成白色的是,所剩一种为。
答:选B、D
[例4] 如何证明一瓶稀硫酸中含有盐酸杂质?
解析:证明稀硫酸中含有盐酸杂质关键是证明有Cl-存在,其特征检验试剂为硝酸银,但如向待检验的试剂中加入硝酸银,由于硫酸银是微溶物,也有可能产生白色沉淀,而且也不溶于稀硝酸,则无法证明Cl-的存在,因此应设法先将SO42-除去,再来检验Cl-,并且在此过程中不能引入其它干扰Cl-检验的杂质,即不能通过加入BaCl2、BaCO3除去。
答:取1~2ml样品,向其中加入过量溶液,产生白色(为),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若产生白色沉淀(为)可证明原中含有。
[例5] 在200克中混有39克,怎样除去,得到纯净的呢?
解析:首先分析和都是易溶的,只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时,差别较大
溶解度 100℃ 20℃
246 31.6
39.8 36
所以利用此差别来进行,升温—溶解—降温—过滤法。
具体方法如下;
① 混合物 共200+39=239克 加入100克水后再加热100℃然后冷却到20℃。
② 再过滤得混合物
再加入100克水后再加热100℃然后冷却到20℃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试剂可以用来鉴别烧碱溶液,硫酸,食盐水的是( )
A.溶液 B. 紫色石蕊试液
C. 无色酚酞试液 D. 氯化钡溶液
2. 鉴别溶液,水和稀硫酸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加入溶液 B. 加入溶液
C.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D.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3. 用一种试剂可以把盐酸、溶液、石灰水鉴别出来的是( )
A. 石蕊试液 B. 碳酸钾溶液
C. D. 硝酸银溶液
4. 将、、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只能选用的试剂是( )
A.溶液 B. 溶液
C. 稀盐酸 D. 溶液
5. 将、、三种无色溶液一一区分开的试剂是( )
A.溶液 B.溶液
C. 稀盐酸 D. 稀硫酸
6. 将盐酸,硫酸钠,石灰水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 溶液 B. 溶液
C. 酚酞试液 D. 稀硫酸
7. 能一次鉴别、、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 盐酸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8. 能一次鉴别出、、三种盐溶液的试剂是( )
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无法鉴别
9.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
B.、、、
C.、、、
D.、、、
10. 下列三组溶液 ① 、、 ② 、、③ ,浓、不用其它试剂就能一一区分开的是( )
A. ① ② B. 只有② C. ② ③ D. ① ② ③
11. 由 中2种或3种元素组成4种化合物,其中甲能跟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新盐,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跟或化合生成碱或酸,则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甲可能是 B. 乙一定是
C. 丙一定是 D. 丁一定是水
12. 向一无色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有 B. 溶液中一定有
C. 溶液中一定有 D. 溶液中有
13. 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将氯化镁、氯化钡、氢氧化钾溶液区别开来,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A. 硫酸 B. 石蕊试液
C. 溶液 D. 溶液
14. 下列试剂中可用于鉴别、、三种无色溶液的是( )
A. 氯化钡溶液 B. 二氧化碳
C. 酚酞试液 D. 碳酸钠溶液
15. 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① ② ③ ④ ⑤ ,如不用任何其它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 )
A. ④③①⑤② B. ④①⑤③②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④①⑤②
二. 填空题:
1. 证明一瓶无色液体是硫酸。
2. 证明一瓶无色液体是盐酸。
3. 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它们可能是稀硫酸和稀盐酸,如何鉴别?
4. 填表
鉴别离子 常用试剂 观察现象
5. 有五瓶没贴标签的溶液: 不再选用其它试剂就可一一鉴别出来,请按实验步骤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6. 往 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当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可燃性气体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滤液中一定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一定没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
试题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C C B C D B A BC BD D BC BC D BD AB
二.
1. 取1~2ml待测溶液,加入石蕊试液,紫色变为红色证明是酸;再重取1~2ml,加入溶液和稀,产生白色,证明含有
∴ 是
2. 将1中改为,其余相同。
3. 分别取1~2ml样品,加入溶液,产生白色的是,无明显变化的是。
4. 略。
5. ① 蓝色——
② 将与其余四种未知液反应
6. 一定存在:、、,一定有的金属阳离子:、,一定无的金属阳离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