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复习—化学基本实验(二)
1.下列仪器:①集气瓶 ②量筒 ③烧杯 ④蒸发皿 ⑤烧瓶,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2.化学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一发生事故也不必惊慌,要冷静地处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
C.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扑灭
D.不慎将白磷洒落在桌面上,立即扫入垃圾桶中
3.正确的操作是保证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收集氧气
4.下列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100 mL量筒量取5.36 mL稀H2SO4 B.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C.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53 D.用托盘天平称取14.7 g CuO粉末
5.实验室加热约 2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7.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B.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C.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8.一氧化氮在常温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9.现有氢气、甲烷、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如果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除用一盒火柴外,至少还需要下列试剂中的
A.浓硫酸 B.蒸馏水 C.酚酞试液 D.澄清的石灰水
10.N2中混有一定量的H2、CO2、CO、H2O,欲得到干燥纯净的N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试剂:
①浓硫酸 ②灼热的CuO ③NaOH溶液 ④澄清石灰水,气体经过的最佳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加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及操作
A CO2 HCl气体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CaCO3粉末 Na2CO3粉末 加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
C Na2SO4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稀盐酸
D FeCl2溶液 CuCl2溶液 加入适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在此温度下,将50 g氯化钠固体放入50 g水中,可配成质量分数为50%的氯化钠溶液
B.用50 mL水和50 mL酒精配制成100 mL酒精溶液
C.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12
D.将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25 g水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的盐酸
13.下列实验现象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14.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选用此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可以采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的方法获得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氨气(NH3),则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
15.用如右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某纯净气体,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该气体的组成有不同的认识,请你对他们的推测进行评价:
推测 评价(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甲认为可能是O2
乙认为可能是CO2
丙认为可能是H2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C D A B A A D B D D
13.A、B、D
14.(1)试管 集气瓶
(2)A F 2KMnO4K2MnO4 + MnO2 + O2 ↑
(3)C 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反应
(4)A D
15.
推测 评价(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甲认为可能是O2 正确,O2不与NaOH反应,且比空气密度略大
乙认为可能是CO2 不正确,CO2与NaOH反应
丙认为可能是H2 不正确,H2比空气轻,会从瓶中导气管口逸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