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目标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情感目标: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生字词。难点: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2.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教学资源 小黑板学生对法布尔的了解和前一阶段阅读《昆虫记》的情况。
预习设计 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自学生字词。搜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阅读《昆虫记》。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1.介绍法布尔2.齐读课题3.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1. 学生读词2.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集体交流。3. 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1. 思考:从哪儿可以感受到他很喜欢,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词来回答。快速地小声朗读课文,与同桌交流。 ①捉纺织娘,回家迟了 ②捉甲虫被责骂依然痴心不改 一、教学导入。 1.师读《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词昆虫 纺织娘 观察 中毒 垃圾 殿堂 可恶 责骂 纵横 闪烁 光泽 痴迷 鸟栖虫居 鼓鼓囊囊 (1)指名读,注意“中、恶” ,囊(nang)读第一声 “栖”的声母是“q”(2)齐读(3)有哪些词语意思不理解。2.分小节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1. 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你知道法布尔的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吗?(他很喜欢昆虫)用文中的词回答(着迷、迷恋、痴迷)能不能交换顺序。2. 课文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着迷、痴迷的?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朗读第一自然段。谈感受(自然环境优美)学生讨论回答:(空气湿润,草茂土肥,适于昆虫生长)读读2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地方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相机指导学生分段。四、精读一到三小节。1.师引读:“1823年,12月22日……小村子里”,让我们走近法布尔的家乡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虫居”、“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谁能用你的朗读展现出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 2. 看着这样一个小村庄你想到了什么?这些与法布尔最喜爱的昆虫有什么关系呢 (空气湿润,草茂土肥,适于昆虫生长) 3.因此,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一天傍晚,暮色……法布尔不见了” (1)“暮色”天已经黑了,这么晚了法布尔还没回家,他在哪呢?这时的法布尔还只是小孩子,他是贪玩而没回家吗? (2) 还有谁来说一说你从哪儿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十分着迷? (3)这只纺织娘对法布尔的吸引力可真大啊!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谁来读一读?(出示图)大家看,这就是一只纺织娘,她长得漂亮吗?看一看图,再读读这话,你想到什么?你能想象为了找到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4)法布尔的执着与专注让他终于找到了这只纺织娘。我想法布尔一定很兴奋。
学生想象说话。 同学们看书上这幅图,看看他的神情,你觉得此时的法布尔会说些什么?他对妈妈是怎样说的?五、小结课文。法布尔就是这样对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不仅仅是纺织娘,各种各样的小昆虫都深深吸引着他,下一课我们继续学习。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1. 完成《习字册》2. 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三家庭作业1.继续朗读课文2.完成《一课一练》一、二3.想象情境,练习说话:你能想象吗?当小法布尔的父母找到他,发现他是在捉纺织娘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法布尔又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提供提示语:
妈妈听了法布尔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她嗔怪说:
爸爸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生气地说:
小法布尔两眼依然发着光,不以为然地说:
虽然父母批评了他,小法布尔依然( ),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纺织娘,偷偷地笑了。4.继续阅读《昆虫记》
教学内容 5《装满昆虫的衣袋》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 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能力目标: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重点 难点 重点: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难点:体会文章的命题方法,体会法布尔精神:执着追求,甘于清贫。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学生利用暑假阅读了《昆虫记》,学生对法布尔,对昆虫有所了解。 相关资料:《好书伴我成长》对《昆虫记》及法布尔的介绍。
预习设计 1.默读课文2-10小节,画出表现法布尔小时候迷恋昆虫的词句,在文字旁写写体会(至少3处)2.选择《昆虫记》一个篇章,用心读读,摘录一个描写昆虫的精彩片段。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 学生回忆:说一说,课文写了法布尔小时候什么故事?通过那两件事例来具体叙述的?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学生默读2-10小节,画出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词句。 2.学生参与集体交流活动A.交流“捉纺织娘”这件事重点交流,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a.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b.“妈妈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c.“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B.交流“捉小甲虫”这件事重点交流,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a.“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他们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b.“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c.“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d.学生分角色朗读描写父母表现的语段,说出这样写的好处学生读第十小节,说出自己对“痴迷”一词的理解。3.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尝试完成填空,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学生说出自己对课题的理解三总结全文课堂延伸 学生朗读《昆虫记》优秀片段,明白片段所写内容,语言表达特点。然后交流自己所摘录的片段。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 2.(投影 法布尔图) 瞧,这就是法布尔!我们知道法布尔不仅是一位昆虫学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写的作品《昆虫记》享誉世界。 3.那课文写了法布尔小时候什么故事?通过哪两件事例来具体叙述的?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1.课前我们已自主阅读了2-10小节并做了一些批注,现在让我们再一次用心黙读课文,做到字字入目,读懂每个词、每句话乃至每一个标点,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学生默读批注,师巡视指导。) 2.教师组织集体交流活动。 A.交流“捉纺织娘”这件事 重点交流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a.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妈妈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对它的喜爱) b.“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出示图)大家看,这就是一只纺织娘,她长得漂亮吗?看一看图,再读读这话,你想到什么?你能想象为了找到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你觉得年纪小小的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呀? 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三天前就注意到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结果终于被他找到了,他心中会多么的高兴,兴奋啊!再读(妈妈,我在这呢……)请你再来体验一下他当时的心情,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来。 你觉得法布尔的心目中,这些小昆虫,仅仅是小动物吗?是什么呢?(歌唱家)为什么?(“动听的声音”“歌唱家”)这都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啊!齐读第三自然段小结,点拨读书的方法:读书就要这样,一边读一边想,细细咀嚼、品味,学会感动,诵读出味道来就有了兴趣。这样,读书也能入迷哦! 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昆虫着迷至深的人,课文中还写了有关他的好多事情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件事 B.交流“捉小甲虫”这件事(出示相关语句) a.“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们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从外形描写中体会小甲虫的可爱,从而体会法布尔对它的喜爱。从捉虫的动作中体会法布尔已很有经验,结合体会指导朗读。) b.“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①生活中,你曾经把什么当作“小宝贝”? ②请同学们注意法布尔一系列的动作,细细地品味,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法布尔对小甲虫照顾得很周到,精心呵护,很珍惜小甲虫) ③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从“放进”“包上”“装进”“欣赏”这些词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c.“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①进垃圾堆的东西,我们一般用什么动词? (②那课文为什么不用“扔”,而用“放”呢?——是啊!一个“放”字让我们看到了法布尔是那么地不舍,又是那么地无奈啊! (③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d.法布尔如此喜欢昆虫,他的父母对他的行为表现的如何? 被父母责骂的情形大家一定不陌生,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你能读出那种口气吗?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假如你受到父母这样的责骂,你的心情会怎样?会有什么想法? 同学们,法布尔高兴是因为昆虫,难过也是因为昆虫。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某样东西时,他就是真正地爱上了这样东西,就是对它“迷恋”了!法布尔对昆虫太着迷了,面对父亲的怒斥、母亲的重责恐吓,法布尔放弃了对昆虫的迷恋了吗?他怎么做的? 指读、引读第10自然段。 此时的法布尔已经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啦! 3.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的特征——衣袋里装满昆虫。(出示雕像图) 完成填空:法布尔的口袋里装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还装满了( ) ,装满了( ), 装满了( )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哪? 你能换一个题目吗?觉得好不好? (生动形象地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三、总结全文课堂延伸。 1.是啊,多少迷恋,多少眼泪,多少梦想,多少执着!正是因为这种痴迷、这份执着,让他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 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上交流所得。 金龟子在黄昏的宁静中用碎步奔跑,吱吱喳喳,用歌声激励自己。它像狗寻找块菰(gū)那样勘测土地,了解地下藏着什么。它的嗅觉告诉它,它乞求的东西被几寸厚的沙土覆盖着。它的挖掘往往百发百中。 ——节选自《昆虫记》 学生交流精彩片段 总结:阅读《昆虫记》,你会被法布尔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深深感动,不自觉地追问和思考生命,学会尊重生命,去发现和感受生命之美。课后继续用心阅读《昆虫记》
作业设计 必做题目: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的第四、第五大题。 3.认真阅读《昆虫记》。选做题目: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一种昆虫,写一篇观察日记,或者画一幅画,或者制作成昆虫标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