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的制备和性质(浙江省温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浙江省温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5-30 10:50:00

文档简介

第1单元 课时2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原理;
2.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通过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性质差异学会比较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工业制硫酸的反应原理;浓硫酸的特性。
三、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延续上节课酸雨的成因,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思考如何制取硫酸,引出SO2的另一重要用途——制取工业硫酸。为了更好的利用硫酸,需要先研究硫酸的性质,在与稀硫酸的比较中,通过三个实验重点学习浓硫酸的特性。
四、教学过程
[引入](ppt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雨的成因,现在大家写出酸雨形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书写方程式)
[过渡]SO2在空气和雨水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可以生成硫酸,而硫酸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那么工业上硫酸是怎么制备的呢?
[设问]请同学们思考如何从硫磺制取硫酸?(提示从化合价思考)
[投影] S H2SO4
S SO2 SO3 H2SO4
[提问] SO2 SO3需要什么条件?(提示联系酸雨的形成)
[交流与讨论]学生阅读,完成教材90页交流与讨论。
[投影讲解]硫酸工业制备动画并简单讲解流程。
[小结板书] (ppt3)一、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制硫酸
1.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沸腾炉)
S+O2 = SO2
4FeS2+11O2 == 2 Fe2O3+8SO2
2.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接触室)
2SO2+O2 2SO3
3.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吸收塔)
SO3 + H2O ==H2SO4
[讲述]通常用98.3%浓硫酸吸收SO3,工业生产得到的硫酸一般都是质量分数大于92%的浓硫酸,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根据需要,把浓硫酸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为了更好地利用硫酸,我们需要先研究硫酸的性质。
(学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硫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师投影化学方程式,小结)
(ppt4)稀硫酸的性质:1.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碱反应: H2SO4+2NaOH=Na2SO4+H2O
3.与金属反应: H2SO4+Zn=ZnSO4+H2↑
4.与金属氧化物:H2SO4+CuO=CuSO4+H2O
5.与某些盐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
[板书](ppt4)二、稀硫酸:二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过渡]在水溶液中,硫酸完全电离成H+和SO42-,而浓硫酸中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那么浓硫酸都有那些不同的性质呢?
[实验探究1](ppt 4)(教材91页实验1)向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约3mL浓硫酸,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板书](ppt5)三、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提问]你还能列出几个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事实吗?
(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久置的浓硫酸质量会增加等。)
[实验探究2](教材91页实验2)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解释。(该实验可参考本课实验研究,也可以播放视频(ppt6))
现象
结论及解释
颜色 白-棕-黑
蔗糖脱水炭化
体积膨胀,呈疏松海绵状
有气体生成
试管壁发热
浓硫酸吸水放热
品红溶液褪色
生成SO2
C + 2H2SO4(浓)= CO2↑+ 2SO2↑+2H2O
[板书]2.脱水性
[讲解] 脱水性: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形成水分子,该实验也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提示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实验探究3](ppt7)铜片加浓硫酸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冷却将试管中物质慢慢倒入水中,观察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也可以播放视频(ppt8))
现象:常温下,无明显现象;加热后,铜片溶解,有气泡生成,品红溶液褪色,反应后生成物水溶液呈蓝色。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
(学生讨论浓硫酸性质,指出浓硫酸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可提示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并与稀硫酸做比较)
[提问]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板书](ppt9)3.强氧化性
Cu + 2H2SO4 (浓) = CuSO4 + SO2↑ + 2H2O
C + 2H2SO4(浓)= CO2↑+ 2SO2↑+2H2O
[讲解]有浓硫酸参与的反应,大多数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浓硫酸作氧化剂。
A.加热,浓H2SO4能氧化大多数金属(除Au、Pt),一般不产生H2;
B.常温,浓H2SO4使 Fe、Al钝化 ;
C.浓H2SO4与金属反应,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讨论] (ppt10)归纳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差异:在2支试管中分别盛有相同体积的浓硫酸和稀硫酸,试设计简单的方法区别它们。
(学生讨论、归纳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差异)
[板书](ppt11)三、硫酸的用途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知识归纳硫酸的用途,教师提示,投影小结)
[讲述]用硫酸可以制得硫酸盐,得到进一步的应用,请大家阅读教材93页资料卡,了解几种重要的硫酸盐。
(学生阅读教材93页资料卡,教师小结硫酸的用途,播放视频:硫酸盐的用途)
[课堂练习](ppt12—13)
1. 问题解决:一铁罐车运载浓硫酸发生事故。
思考:(1)铁可与硫酸反应,为何可将浓硫酸密闭在铁罐中?在此铁罐出口处腐蚀严重,这说明了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2)清洗此铁罐时一定要远离火源,为什么呢?
(3)道路被破坏,树木被烧死的原因是什么呢?
(4)如何处理被泄露的硫酸呢?
    
参考答案:
1.(1)冷的浓硫酸能使铁钝化,所以可将浓硫酸密闭在铁罐中。铁罐出口处腐蚀严重,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有火源可能引起爆炸。
(3)浓硫酸的强腐蚀性。
(4)洒石灰。

第1单元 课时2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工业上常用稀硫酸清洗铁表面的锈层,这是利用硫酸的 ( )
A.强氧化性 B.不挥发性 C.酸性 D.吸水性
2.下列关于硫酸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浓H2SO4有氧化性,稀H2SO4无氧化性
B.由于浓H2SO4具有脱水性,所以可用做干燥剂
C.稀H2SO4与铜不反应,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反应
D.在受热的情况下浓硫酸也不与铁、铝发生反应
3.在下述反应中,浓H2SO4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
A.C+H2SO4 B.Na2SO3+H2SO4
C.NaCl+H2SO4 D.Cu+H2SO4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H)2+2H+=Cu2++2H2O
B.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SO42- =BaSO4↓
D.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2H+=Cu2++H2O
5.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6.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时,可与Al反应生成大量H2
B.将浓硫酸置于敞口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质量将减少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其沿着器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硫酸是强酸,所以通常用浓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7.关于工业制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燃烧硫生成SO3 B.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
C.SO2氧化成SO3需要使用催化剂 D.主要设备是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
8.区别浓H2SO4和稀H2SO4,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 ) A.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铜片?? B.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 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液涂在纸上?? D.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
9. 将绿矾晶体加强热,除生成水蒸气以外,还发生如下反应:
2FeSO4=Fe2O3+SO2↑+SO3↑,如将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BaCl2溶液,应发生的现象有: ( )
? A.一定产生BaSO4沉淀??? B.一定产生BaSO3沉淀
?C.产生的不全是BaSO4沉淀 D.一定有SO3逸出
10. 50mL 18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45mo1 B.等于0.45mol
C.在0.45mol和0.9mol之间 D.大于0.9mo1
二、填空题
11.下列实验事实或实验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性质。
(1)在工业上可用铁制槽车或铝制槽车运输浓硫酸         。
(2)浓硫酸使木条变黑         。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H2SO4反应制备氢气        。
(4)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
1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1)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SO2生成____________;
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硫酸铜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的试管口部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棉花中通常是浸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 。
(3)生成的气体使品红溶液的颜色 ;实验完毕后,取少量乙试管中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现象是 ;原因是 。
13. 工业制CuSO4时,不是直接用铜跟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是将铜丝浸入稀H2SO4中,再不断由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请从原料的用量以及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这样做的好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4.使一定质量的Zn与100mL18.5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Zn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A 33.6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c(H+)=0.1mol/L。求气体A中各成分的体积比。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D 6.C 7.A 8.C 9.A 10.A
11.强氧化性,脱水性,酸性,吸水性
12.(1)乙中品红褪成无色;甲中溶液显蓝色;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3)由红色变无色;由无色变红色;SO2漂白时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13.(1) 硫酸的用量较少,可以节约原料;
(2) 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4.解:设SO2 、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Zn +2H2SO4 (浓)=ZnSO4 +SO2 ↑+2H2O
2x x
Zn +H2SO4 (稀)=ZnSO4 + H2↑
y y
2x + y +0.05=0.1x18.5
x + y ==1.5
解得: x = 0.3 mol
y = 1.2 mol
所以:V(SO2) : V(H2) = 0.3 : 1.2 =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