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0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资料:专题三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26页精美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0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资料:专题三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26页精美WORD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6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6-15 09: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三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2008·全国理综Ⅱ,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 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A-N+m) mol B.(A-N) mol
C.(A-N) mol D. (A-N+m) mol
答案 A
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
A.2a+2 B.2a+10 C.a+2 D.2a
答案 A
3.(2008·上海,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 CO2的电子式为
B.Cl-的结构示意图为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2H4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为Cl
答案 B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H2与H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Cl和Cl-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C.在CS2、PCl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D.A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 C
5.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A. B. C. D.
(1)属于阳离子结构的粒子是 。
(2)B粒子的半径 C粒子的半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为R2O3,则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 。
答案 (1)B (2)小于 (3)D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答案 D
7.(2008·许昌联考)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铂的一种新同位素P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t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2 B.Pt的原子质量为202
C.铂元素的质量为202 D.Pt的原子核内有124个中子
答案 D
8.(2008·嘉兴测试)科学家在研究探索中不断发现新的物质,据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那么H3和H2属于 ( )
A.同位素 B.同分异构体 C.同系物 D.同素异形体
答案 D
例1(2008·广东,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和Pt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答案 A
备选例题 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U说法正确的是 ( )
A.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U与U互为同位素 D.U与U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 C
1. (2009·成都模拟)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Bi和Bi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Bi和Bi都含有83个中子 B.Bi和Bi互为同位素
C.Bi和B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Bi和Bi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
答案 B
2.2006年12月1日为世界第19个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断裂DNA杀死细胞,抑制艾滋病。关于14C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14C原子与14N原子所含中子数相同
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2C、13C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答案 D
例2 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元素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B.元素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含氧酸钾盐
C.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元素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答案 A
备选例题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c>d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 答案 B
3.(2008·济南模拟)元素A和元素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可能有 ( )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硫酸反应 C.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能与碳酸钠反应
答案 CD
4.(2008·通州模拟)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
T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X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
Y M层比K层少1个电子
Z 第3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1)写出元素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序号)。
a.Y单质的熔点比Z单质低
b.Y的化合价比Z低
c.Y单质与水反应比Z单质剧烈
d.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强
(3)T、X、Y、Z中有两种元素能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 。
(4)元素T和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化合物Q,元素X与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2化合形成常用作火箭燃料的化合物W,Q与W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X单质和T的另一种氢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 (2)Na c、d (3) (4)N2H4+2H2O2N2+4H2O
1.关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小 B.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大
C.原子半径比阳离子半径小 D.带正电荷多的阳离子半径比带正电荷少的阳离子半径大
答案 A
2.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W 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 g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答案 A
3.(2009·通化模拟)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关于Se和Se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Se和Se互为同素异形体 B.Se和Se互为同位素
C. Se和Se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D. Se和Se有34个中子
答案 B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微粒,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答案 C
5.(1)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试回答:
①当x-y=10时,该粒子为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当y=8时,粒子可能为(填名称)?
、 、 、 、 。
③写出y=3与y=7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1)

(2)①原子 ②氩原子 氯离子 硫离子 钾离子 钙离子 ③Al(OH) 3+3H+Al3++3H2O
1.(2008·潍坊模拟)在正规化学试卷的开始处总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项,如H:1 C:12 Cl:35.5 S:32 Cu:64等。请问这些数值准确的说应该是 ( )
A.某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某种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C.某种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D.某种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答案 D
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如下图的表示方法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答案 A
3.(2008·德州模拟)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达姆施特重离子研究所合成出当时最重的人造元素,它是由Zn撞入一个Pb的原子核,并立即释放一个中子而产生的一种新元素的原子。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
A.111 B.112 C.113 D.114
答案 B
4.下列关于指定粒子构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37Cl与39K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第114号元素的一种核素X与82P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D.O与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答案 C
5.同温、同压下,等容积的两个密闭集气瓶中分别充满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关于这两个集气瓶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 B.分子数和质量分别不相等
C.分子数、质量分别相等 D.原子数、中子数和质子数都分别相等
答案 A
6.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答案 A
7.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B和B,硼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0.80,则对硼元素中B质量分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20% B.略大于20% C.略小于20% D.80%
答案 C
8.已知X、Y均为1~18号之间的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2Y和X2Y2,又知Y的原子序数小于X的原子序数,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 )
A.19 B.18 C.16 D.9
答案 A
9.下列指定粒子的个数比为2∶1的是 ( )
A.Be2+中的质子和电子 B.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NaHCO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答案 A
10.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u夸克带电量为e,d夸克带电量为-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答案 B
11.YBa2Cu8Ox (Y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关于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 D.Y和Y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答案 B
12.(2009·大连模拟)一定量的锎(Cf)是医学上常用作治疗恶性肿瘤的中子源,1 mg(Cf)每秒约放出2.34×199个中子。下列有关锎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Cf)原子中,中子数为154 B.(Cf)原子中,质子数为98
C.(Cf)原子中,电子数为98 D.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2
答案 D
13.用下面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简图的编号(A、B、C、D)填空:
(1)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是 。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3)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4)属于稀有气体的元素是 。
A. B. C. D.
答案 (1)BC (2)AB (3)D (4)C
14.下列各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请填写化学式:
(1)只由两个原子核和两个电子组成的分子是 。
(2)1个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和3个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结合的分子是 。
(3)由3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是 ;由5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结合而成的分子是 。
答案 (1)H2 (2)NH3 (3)O3 CH4
15.设X、Y、Z代表3种元素。已知:
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
③Y和Z两种元素可以形成4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
据此, 请填空:
(1)写出X、Y、Z三种元素的名称X ,Y ,Z 。
(2)写出X、Y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1)钾 氯 氧
(2)OH-+H+H2O
16.有几种粒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如图所示:
(1)某电中性粒子一般不和其他元素的原子反应,这种粒子的符号是 。
(2)含某粒子的溶液,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浑浊,这种粒子的符号是 。
(3)某粒子氧化性很弱,但得到电子后还原性很强,且这种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这种粒子的符号是 。
(4)某粒子还原性很弱,但失电子后氧化性很强,且这种原子得一个电子即达稳定结构,这种粒子的符号是 。
答案 (1)Ar (2)S2- (3)K+ (4)Cl-
17.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
A: ;B: ;C: ;D: 。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1)H2O NH3 NH OH-
(2)Al3++3NH3+3H2OAl(OH)3↓+3NH或Mg2++2NH3+2H2OMg(OH)2↓+2NH
18.(2009·郑州一模)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请回答:
(1)X元素的名称是 ;Y元素的名称是 ;Z元素的名称是 。
(2)XZ3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电子式是 。
(3)分别写出X、Y的含氧酸的分子式 、 。
答案 (1)氮 碳 氢 (2)NH3 (3)HNO3或HNO2 H2CO3或H2C2O4等有机酸
第二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2008·广东理基,26)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答案 C
3.(2008·四川非延考区,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答案 C
4.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X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盐
②Y、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Y③Z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液体,可与铁粉反应
④Z的原子序数比Y大19
⑤Z所在的周期中含有32种元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只有③ D.只有①④
答案 A
例1(2008·石家庄模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根据同浓度的两元素含氧酸钠盐(正盐)溶液的碱性强弱,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B.根据同主族两非金属元素氢化物沸点高低,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C.根据相同条件下两主族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可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D.根据两主族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答案 C
1.(2008·黄冈联考题)下列有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
A.Na、Mg、Al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B.HCl、PH3、H2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NaOH、KOH的碱性逐渐增强 D.Na、K、Rb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答案 B
2.X、Y是元素周期表中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答案 C
例2(2008·淄博模拟)Ⅰ.下面的虚线框中每一列、每一行相当于周期表的每一族和每一周期,但它的列数和行数都多于元素周期表。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用实线画出周期表第一至第六周期的轮廓,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
Ⅱ.X、Y、Z、M、N为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其中X、Z同主族,Y、Z同周期,M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三倍,Y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6。N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非金属元素。
(1)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X ,Y ,M 。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 。
(3)Y与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是 ,可以证明该结论的实验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 Ⅰ.
Ⅱ.(1)O Cl H
(2)Si+2OH-+H2OSiO+2H2↑
(3)Cl Cl2+S2-2Cl-+S↓
3.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 ( )
A.6 B.12 C.26 D.30
答案 C
4.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B.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C.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 AD
例3(2008·天津理综,2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3)X的硝酸盐水溶液显 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4)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用分子式表示)。
(6)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 。
(7)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 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Al(OH)3+OH-AlO+2H2O
(2)
(3)酸 Al3++3H2O Al(OH)3+3H+
(4)SO2+Cl2+2H2OH2SO4+2HCl
(5)HCl H2S
(6)S2- Cl- Na+ Al3+?
(7)Cl2O7(1)+H2O(1) 2HClO4(aq);
?ΔH=-4Q kJ/mol
5.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答案 C
6.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右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
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 、 、 ;
(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比较B、C的原子半径;B C,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氮 硫 氟 (2)三 ⅥA
(3) 2F2+2H2O4HF+O2 (4)> 2NH3+H2SO4(NH4)2SO4
1.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 )
A.高氯酸(HClO4)的酸性比硫酸强 B.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
C.氯化氢比硫化氢的热稳定性好 D.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
答案 AC
2.(2008·黄冈质检)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
于B的质量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BB.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C.B元素的氧化物和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D.C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中唯一能跟水激烈反应的单质
答案 A
3.(2008·江苏,7)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4.已知原子序数,可能推断原子的 ( )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 ⑥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①②③④⑥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⑥⑦
答案 B
5.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则它们 ( )
A.一定是同族元素 B.周期数一定相差1
C.只能形成1∶1型化合物 D.只能形成1∶2型化合物
答案 B
6.(2008·海南,14)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 (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 ;
(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强于 (填化学式)。
答案 (1)7 K2O、K2O2、KO2(任选2个) (2)He、Ne、Ar (3)C、H (4)Na (5)NH3 SiH4
系列实验5 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实验设计
本节中最重要的实验是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所以首先应明白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理论依据,然后多数以第三周期的元素为例来进行实验比较和验证。自己设计实验的要求是:①安全易做②原料经济、常见③现象明显独特④方案恰当、合理。?
[问题] 如何利用实验室常见的药品试剂探究11号~17号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已知实验室有你想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试纸等一切用品。?
[猜想与假设]1.用 三种金属分别与水反应,通过观察生成气泡的速率便会得出从 到 金属性减弱。?
2.因实验室不可能有硅单质,但可以测0.1 mol/L的 溶液和 溶液及Na2SO4溶液的pH,推断三种盐溶液的水解情况,得出 、 、硫酸三种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 ,从而得出从 到 非金属性增强。?
3.制取饱和的氯水和饱和的氢硫酸溶液,用将 方法,通过 现象便直接得出非金属性S比Cl弱。?
[设计和实施方案] 1.用列表的方式(从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完成你的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内容。
2.实验结论是 。
3.请你用物质结构理论知识解释结论。?
答案 [猜想与假设]1.钠、镁、铝 钠 铝?
2.Na2SiO3 Na3PO4 H2SiO3 H3PO4 H2SiO33.饱和氯水滴加到饱和氢硫酸溶液中的,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的
[设计和实施方案]:1.?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用砂纸擦后的镁条、铝条分别投入到盛有沸水的小烧杯中,再分别滴加酚酞 投入镁条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滴加酚酞后溶液变成浅红色;投入铝条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Mg+2H2OMg(OH)2+H2↑
将一绿豆粒大小的钠投入到盛有冷水且预先滴有酚酞的小烧杯中 浮于水面上,迅速熔成闪亮小球四处游动,有响声,随之消失,溶液很快变红色 2Na+2H2O2NaOH+H2↑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0.1 mol/L的Na2SiO3(aq)、Na3PO4(aq)、Na2SO4(aq)测其pH Na2SiO3(aq)的pH比Na3PO4(aq)的pH大;Na2SO4(aq)的pH为7(中性) SiO+2H2O H2SiO3+2OH-PO+H2O HPO+OH-
用滴管向盛有5 mL饱和氢硫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饱和的氯水 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Cl2+H2S2HCl+S↓
2.金属性:Na>Mg>Al?
非金属性:Si3.Na、Mg、Al、S、Cl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但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6、7,原子半径随电子数增多而减小,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实验拓展
试用实验室提供的下列试剂,设计两个原理不同的简单实验(只要写出实验方案即可),证明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铝强。?
试剂:镁条、铝丝、AlCl3溶液、MgCl2溶液,稀HCl、NaOH溶液。
答案 开放实验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思维的条理有序性、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方案一:用Mg条和Al丝分别与盐酸反应,观察其反应速率的快慢。?
方案二:用Mg条和Al丝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观察是否反应,能与碱溶液反应者为两性,金属性比较弱。?
方案三:分别向AlCl3溶液、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观察其沉淀及其溶解情况。?
方案四:将Mg条和Al丝靠在一起,插入稀HCl中,观察其气泡产生的情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答案 B
2.下列事实一般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 )
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B.1 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答案 B
3.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按X、Y、Z顺序依次增强
答案 A
4.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答案 D
5.(2009·武汉模拟)原子序数为z的元素R,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的中间,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下列数据,其中不可能的是 ( )
A.4z B.4z+10 C.4z+5 D.4z+14
答案 C
6.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
A.HF B.NH4Cl C.NaH D.H2O2
答案 C
7.R为前18号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1/2。它可能形成的含氧酸根离子有①R2O②RO ③R2O④R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当它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④ B.当它形成②时,可以形成③④
C.当它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②③ D.当它形成②时,可以形成①
答案 BC
8.如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比次外层少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的关系是C>B>A
B.D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高正价相等
C.D与C不能形成化合物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C>B>A>D
答案 A
9. “类推”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下列类推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Ⅳ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是GeH4>SiH4>CH4;则Ⅴ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也是AsH3>PH3>NH3
B.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3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C.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
D.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水晶(SiO2)也是分子晶体
答案 B
10.(2009·黄冈模拟) 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d>c;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A.b、a、d、c、e B.e、b、a、d、c
C.b、a、e、d、c D.c、d、e、a、b
答案 C
11.(2009·丽江质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有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含氧酸盐
B.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数值相等
C.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性质相同
D.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数值相等
答案 D
12.(2009·石家庄质检) X、Y为同周期元素,如果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金属性强于Y
B.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阳离子氧化性比Y的阳离子氧化性强
C.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
D.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强于X
答案 B
13.在第三周期中,置换氢能力最强的元素的符号为 ,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的符号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的化学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 ,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烧碱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答案 Na Ar HClO4 NaOH Al(OH)3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H2O
14.(2009·皖南联考) 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已知:A、B同周期,A、C处于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回答:
(1)写出元素的名称:A 、C 。
(2)写出由B、D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别为: 、 。
(3)C的固态氧化物属于 晶体。写出表示C的氧化物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
(4)A、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 (写水化物的分子式)。
(5)写出C的氧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1)硼 铝
(2)
(3)离子 作耐火材料或电解冶铝
(4)H3BO3
(5)Al2O3+2OH-2AlO+H2O
15.(2008·青岛模拟)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它与A的单质可形成分子X,X的水溶液呈碱性;D的简单阳离子与X具有相同电子数,且D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两个电子,C、F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13个电子。则
(1)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B、C、E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
(3)C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 ;请写出该化合物的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 ;
(4)F的单质在反应中常作 剂,该单质的水溶液与E的低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2)H2O (3)Al2O3 两性氧化物 H2O+H++AlO Al(OH)3 Al3++3OH-
(4)氧化 SO2+Cl2+2H2O4H++SO+2Cl-
16.(1)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把与下面元素有关的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 。
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③F-、Na+、Mg2+、Al3+的离子半径 。
(2)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①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②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为1∶1∶1,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则化合物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B的化学式为 。
③工业上制取单质M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①b ②c ③a
(2)①HClO4 ②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NaClO ③SiO2+2C Si+2CO↑
第三单元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晶体
1.(2008·东莞模拟)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B.任何分子中一定都存在化学键
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答案 C
2.下列事实能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的是 ( )
A.干冰升华 B.HCl和NaCl都易溶于水
C.NaCl熔化状态能导电 D.NaCl的熔点比KI高
答案 A
3.(2008·四川理综,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B.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运动
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
D.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答案 D
4.(2008·凤阳质检)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
A.SO2和SiO2 B.CO2和H2O C.NaCl和HCl D.CCl4和KCl
答案 B
5.(2008·南开质检)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B.NaHCO3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1
C.分子晶体的状态变化,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金属晶体通常具有导电、导热和良好的延展性
答案 A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离子化合物中,各原子间都是以离子键结合的
B.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间都是以极性共价键相结合的
C.在离子化合物中肯定不存在非极性键或极性键
D.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可能存在非极性键或极性键
答案 D
备选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 B
1.现有如下说法: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之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是H、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⑤正确 B.都不正确 C.④正确,其他不正确 D.仅①不正确
答案 B
2.(2008·大同质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答案 B
3.下列哪个事实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 ( )
A.氯化氢易溶于水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 D.氯化氢不易分解
答案 B
例2(2008·上海模拟)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N2的电子式为︰N︰︰︰N︰
B.S2-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2H4
D.质量数为40的钙原子Ca
答案 B
备选例题(2008·福州模拟)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
A.碳-12原子 C B.N2电子式NN
O
C.水的结构式 D.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H H
答案 C
4.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
A.IBr的电子式
B.HClO的结构式为H—O—Cl
C.HIO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
D. MgO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答案 C
5.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B.NH3的结构式为H—N—H
C.HCl的电子式为
D.热稳定性:H2S>HF
答案 B
6.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为:
C.NaCl的电子式为:
D.N2的结构式为:︰N≡N︰
答案 A
例3(2008·太原调研)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系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答案 B
7.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在水蒸气、水和冰中都含有氢键
C.分子间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答案 C
8.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暖冰”。下列关于“暖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暖冰”也是水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而成的固体
B.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形成20℃时的“暖冰”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
答案 B
例4 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融化时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答案 B
备选例题 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
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
答案 A
9.根据下列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数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NaCl MgCl2 AlCl3 SiCl4 单质B
熔点/℃ 810 710 190 -68 2 300
沸点/℃ 1 465 1 418 182.7 57 2 500
注:AlCl3熔点在2.5×105 Pa条件下测定。
A.SiCl4是分子晶体 B.单质B是原子晶体
C.AlCl3加热能升华 D.MgCl2所含离子键的强度比NaCl大
答案 D
10.碳化硅(又名金刚砂)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与硅原子位置是交替的。下列各晶体:①晶体硅 ②硝酸钾 ③金刚石 ④碳化硅 ⑤干冰,它们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③①⑤②
答案 C
1.(2008·上海,4)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 )
A.NaOH B.SiO2 C.Fe D.C3H8
答案 D
2.下表列出的对晶体的说明中,有错误的是 ( )
选项 A B C D
晶体名称 碘化钾 干冰 金属钠 碘
晶体中的粒子 阴、阳离子 分子 原子 分子
粒子间的作用力 离子键 范德华力 共价键 范德华力
答案 C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B.S2-的结构示意图:
C.O-16的原子符号:O
D.在PCl5、CCl4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答案 B
4.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位于同一主族。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WZ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 B.WX2、ZX2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
C.WX2是以极性键结合成的非极性分子 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W<Y<Z
答案 D
5.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
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 )
A.H2S B.HCl
C.PH3 D.SiH4
答案 D
6.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并指出其中化学键的类型。
(1)H2O2 ;
(2)Na2O2 ;
(3)CO2 ;
(4)HClO ;
(5)Ca(OH)2 ;
(6)HBr 。
答案 (1),共价键
(2),离子键,共价键
(3),共价键
(4),共价键
(5),离子键,共价键
(6),共价键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乙醇或CCl4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D.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答案 C
2.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

答案 B
3.(2009·西安铁一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分子中存在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B.甲烷、氨和水都是由极性键结合而成的极性分子
C.同主族不同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一定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D.氟化氢的沸点高于氯化氢的沸点,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的沸点
答案 D
4.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相似相溶”的一般规律,能说明溴、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溴、碘单质和四氯化碳中都含有卤素 B.溴、碘是单质,四氯化碳是化合物
C.Br2、I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5.(2009·威海模拟)一定条件下,氨气与氟气发生反应:4NH3+3F2NF3+3NH4F,其中NF3分子构型与NH3相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NF3是三角锥形分子 B.NF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NH4F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上述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分子晶体
答案 D
6.下列分子中的化学键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 ( )
A.CH3COONH4 B.Cl2
C.CnH2n(n≥2的整数) D.N2H4(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
答案 CD
7.(2008·平邑模拟)我国科学家卢嘉锡与法裔加拿大科学家Gignere巧妙地利用尿素
(H2NCONH2)和H2O2形成加合物H2NCONH2·H2O2,不但使H2O2稳定下来,而且结构也没有发
生改变,得到了可供做衍射实验的单晶体,经测定H2O2结构如图所示,结合以上信息,有
关过氧化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H2NCONH2与H2O2是通过氢键结合的 B.H2O2是共价化含物分子
C.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H2NCONH2·H2O2属于离子化合物
答案 D
8.(2008·长沙模拟)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以下几个类推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①由H2O在液态时分子间存在氢键,类推出C2H5OH在液态时分子间也存在氢键 ②由NH3中键角为107.3°,类推出NH中键角也是107.3° ③由CO2属于非极性分子,类推出CS2也属于非极性分子 ④由不能用电解熔融状态AlCl3制取铝,类推出也不能用电解熔融状态MgCl2制取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9.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②③⑤⑥⑦ D.①④⑧
答案 D
10.下列气体均能造成温室效应,其中所有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 ( )
A.NO B.CF2CF2 C.CH4 D.SF6
答案 B
11.(2008·杭州模拟)科学家成功地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O4 B.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C.晶体中C原子数与C—O化学键数之比为1∶4 D.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由12个原子构成
答案 A
12. 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Ⅰ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 ∶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 D
13.有下列七种物质:A.干冰 B.氧化镁 C.氯化铵 D.固态碘 E.烧碱 F.冰 G.过氧化钾
(1)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是 (填序号,下同);
(2)熔点最低的是 ;
(3)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4)只含有极性键的是 ;
(5)含非极性键的是 。
答案 (1)C (2)A (3)CEG (4)AF (5)DG
14.科学家们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约占人体总质量99.97%的11种大量元素全部位于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余0.03%是由十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组成的。现有a~g 7种短周期元素,是除氧、硫、钾、钙外的其他大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下列中的 ,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共价键的是下列中的 。
A.c和f B.b和g C.d和g D.b和e
(2)下列由a~g形成的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
A.ea3 B.ag C.fg3 D.dg4
答案 (1)B C (2)CD
15.某试验小组选用苯、CCl4、水等试剂进行如右图实验。甲、乙为进气管,丙为搅拌器,A、B
为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实验时控制好进气和搅拌速度。
(1)若甲中通入氯气,乙中通入某氢化物。实验过程中,A液体先变为橙色,最终近似无色。
B液体最终呈橙红色。则乙中通入的气体为 ,B中的液体为 。
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甲中通入HCl,乙中通入另一种氢化物。实验过程中,A中产生白色浑浊,搅拌后,A、B均为澄清液体。则乙通入的气体为 ,A液体为 。
答案 (1)HBr CCl4 Cl2+2Br-Br2+2Cl-
(2)NH3 苯
16.有4种化合物W(通常状况下是气态)、X(通常状况下是液态)、Y、Z(通常状况下是固态),它们共由5种短周期元素A、B、C、D、E组成。已知:①原子序数A(1)W的化学式是 ,W属于 化合物。
(2)X的电子式是 ,X属于 化合物。
(3)1 mol Y在干燥的空气中质量会 (填“增大”或“减小”),其变化量(Δm)为 。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Z的形成过程 。
答案 (1)CH4 共价
(2) 共价
(3)增大 28g
(4)
17.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理清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是中学化学常见化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1)完成下表,且实例按以下要求填写。
①只能由H、O、N、Si、S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物质;
②每种元素只能出现一次;
③所填物质必须能够回答问题(2)和问题(3)。
A B C
晶体类型 金属晶体
实例的化学式 Na
(2)取上述(1)表中A、B、C三种晶体实例中某一晶体溶于水得W溶液,写出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硫酸氢钠溶液与W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在工业上制取(1)表中熔点最高的实例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A B C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金属晶体
实例的化学式 (NH4)2S Si O2(O3) Na
(2)S2-+H+HS- (3)2C+SiO2 2CO↑+Si
等电子粒子与等电子体常见考点
例1 A、B、C、D、E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分子和离子,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且A是由5个原子核组成的粒子。它们之间可发生如下变化:A+BC+D,B+E2D,且D与大多数酸性氧化物及碱性氧化物均能反应。?
(1)写出A的电子式: ;写出E的电子式: ;?
(2)写出B、C、D、E的化学式:B ,C ,D ,E ;?
(3)用电子式表示D的形成过程: 。?
答案 (1)
(2)OH- NH3 H2O H3O+?
(3)
例2 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
A的结构式 ;D的电子式 。?
(2)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粒子,B和D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
①A与B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根据上述离子方程式,可以判断C与B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示): > 。
(3)已知肼(H2N—NH2)和甲胺(CH3—NH2)都是含18个电子的分子,分析肼和甲胺的结构特点并从中受到启发,写出与其具有相同电子数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至少写两个): 。
?答案 (1)
(2)①H2S+OH-HS-+H2O或HS-+OH-S2-+H2O ②OH- S2-(HS-)
(3)CH3—CH3,CH3—OH,CH3—F
专题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在短周期元素中,若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符合条件的元素只有一种 B.符合条件的元素有两种
C.符合条件的元素有三种 D.符合条件的元素有六种
答案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碱
B.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越高
D.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 B
3.氢弹是模仿太阳里的热核反应制造的,其反应原理为H+H He+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氘和氚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元素
B.通常所说的氢元素是指H
C. H、H、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
D.这个反应既是核反应,也是化学反应
答案 C
4.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形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具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关于K3C60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K3C60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 B.1 mol K3C60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63×6.02×1023
C.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该物质的化学式可写成KC20
答案 C
5.短周期非金属元素X和Y能形成XY2型化合物,下列关于XY2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XY2一定是分子晶体 B.XY2的水溶液不可能呈酸性
C.XY2的电子式可能是 D.X可能是ⅣA、ⅤA、ⅥA族的元素
答案 AB
6.如图是某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该分子中A、B两种元素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Cl6
B.该化合物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C.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在其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该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也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 C
7.某种原子可以表示为X,对该原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一定大于Z B.A一定小于Z C.A一定等于Z D.A可能等于Z
答案 D
8.X、Y、Z是短周期元素,已知X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Y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价代数和为2,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恰好等于其内层电子数,则X、Y、Z三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错误的是 ( )
A.XYZ2 B.XYZ3 C.X2YZ3 D.X3YZ4
答案 C
9.X、Y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1个电子后,都能形成稀有气体的电子层结构,X放出的能量大于Y,那么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X>Y B.还原性X-Y D.酸性HX答案 A
10.铷(Rb)是第ⅠA族元素,对于铷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 )
①铷的熔点比钾的高 ②氯化铷的水溶液pH=7 ③RbOH的碱性比NaOH强 ④铷没有共价化合物 ⑤铷不能从FeCl3溶液中置换出铁
A.全部正确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 C
11.(2008·唐山模拟)下列各项比较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
A.1.6 g NH中所含的电子数和1.6 g NH中所含的电子数
B.12 g金刚石中所含的C—C共价键数和31 g白磷中所含的P—P共价键数
C.PH3的热稳定性和NH3的热稳定性
D.Mg2+的半径和O2-的半径
答案 B
12.某物质有以下性质:①是电解质,②溶解时有化学键的破坏,③熔化时没有化学键的破坏,则该物质固态时属( )
A.原子晶体 B.离子晶体 C.分子晶体 D.金属晶体
答案 C
13.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
A.B3A2 B.BA2 C.A3B2 D.AB2
答案 B
14.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d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c化合物
的电子式为 ,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a>c>b B.原子的氧化性:a>c>d
C.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a>d>b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d>a
答案 D
15.下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一部分,且X、Y、Z、R和W为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五种元素一定都是非金属元素 B.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大于2
C.X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Z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0分)
16.(6分)在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其单质属于金属晶体的有 ,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 ,熔点最低的是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元素是 ,单质的还原性最强的是 。
答案 Li、Be、Na、Mg、Al Li Al Na Al、Be Na
17.(6分)揭示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有助于理解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
(1)图中元素f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此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元素g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填“强”或“弱”),元素f和g的性质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与其原子结构有关。
(2)α粒子是 (填编号)原子所形成的一种粒子,1909年,卢瑟福等人用α粒子做了著名的实验,从而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能正确表示这种模型的是 。
答案 (1) 弱
(2)a C
18.请参考下表中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MgO Al2O3 MgCl2 AlCl3
熔点/℃ 3 852 2 072 712 193
沸点/℃ 3 600 2 980 1 418 183
(1)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生产金属镁,电解Al2O3的方法生产铝。为什么不用电解MgO的方法生产镁,也不用电解AlCl3的方法生产铝?

(2)设计一个方案证明MgCl2和AlCl3的晶体类型,其实验方法是

答案 (1)据表中数据可知,MgO的熔点远大于MgCl2的熔点,故电解MgO制金属镁耗能大,造成浪费;因为AlCl3的沸点比其熔点低,故AlCl3易升华,不易得到熔融的液态AlCl3,故工业上常用电解Al2O3的方法生产铝
(2)据熔融状态的MgCl2导电、AlCl3不导电,可以证明MgCl2是离子晶体、AlCl3是分子晶体
19.(8分)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 (填物质名称);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3)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
(4)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W,C在适当条件下被W溶液吸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答案 (1)第二周期,ⅥA族
(2)氧气 H2+2OH--2e-2H2O
(3)4NH3+5O2 4NO+6H2O
(4)小于 NH+H2O NH3·H2O+H+
20.(10分)某学生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用品:
仪器:① ;② (请填写两种主要玻璃仪器)。
药品: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内容(在下列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 。
(5)问题和讨论:
①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 。
②由于F2过于活泼,很难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两个事实说明F的非金属性比Cl强: 。
答案 (1)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①试管 ②胶头滴管
(3)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 将少量氯水注入盛有少量NaBr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 加入氯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注入四氯化碳后,水层颜色变浅,四氯化碳层(下层)变为橙红色
② 将少量溴水注入盛有少量KI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 加入溴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注入四氯化碳后,水层颜色变浅,四氯化碳层(下层)变为紫红色
(4)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5)①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②F2在冷暗处就可以与H2剧烈反应而爆炸,而Cl2与H2只有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HF比HCl稳定或“F2能置换水中的O2,而Cl2不能”
H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