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车中学高二化学月考2(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炮车中学高二化学月考2(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6-22 19: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炮车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2.用0.01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需NaOH溶液体积最大的是
A.盐酸 B.硫酸 C.高氯酸 D.醋酸
3.取相同体积、相同pH的CH3COOH和HCl溶液,分别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与之作用,已知其中一种酸与NaOH恰好完全中和。若所得溶液的pH分别为pH1和pH2,则关于两者的比较正确的是
A.pH1>pH2 B.pH1<pH2 C.pH1=pH2 D.无法比较
4、下列符号中表达正确的是
A.25M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24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44s2
C.次氯酸的电子式:
D.C的轨道表示式:
5.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中由6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最小碳环
B.白磷晶体中微粒间通过共价键结合,键角为60°
C.对羟基苯甲酸熔点高于邻羟基苯甲酸
D.黄铜的熔点低于铜,硬度和强度高于铜
6.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A.纯Ni(s)和Ni(CO)4(g)???????????? ? B.纯Ni(s)和CO(g)
C.不纯Ni(s)和CO(g)?????????????? ??? D.不纯Ni(s)和Ni(CO)4(g)
7.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C.在c(H+) =10—13mol·L-1 的溶液中:NH4+、Al3+、SO4-、NO3-
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NO3-
8. 能区别[Co(NH3)4Cl2]Cl和[Co(NH3)4Cl2]NO3两种溶液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CCl4 D.浓氨水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烯(CH3—CH=CH2)分子有8个σ键,1 个 π键
B.丙烷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丙烯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碳碳σ键易断裂
D.4.2 g丙烯中含有0.9 mol的共用电子对
10.有关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
B.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
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4
D.铜晶体为面心立方堆积,铜原子的配位数为12
11.常温下,甲、乙两杯醋酸稀溶液,甲的pH=a,乙的pH=a+1,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是乙中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的1/10
B.物质的量浓度c(甲)>10c(乙)
C.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杯醋酸溶液的体积,V(甲)>10V(乙)
D.甲中的c(OH-)为乙中的c(OH-)的10倍
12.pH=2的两种一元酸HX和HY分别与足量锌粉反应,所生成的H2体积 V(HX)>V(H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而体积不同 B.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X)一定大于c(HY)
C.若两种酸体积相同,则HY的酸性比HX酸性强 D.HY一定不是弱酸
13.25°C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1×10—a mol/L,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A.a>7时,水的电离一定受到促进 B.a<7时,水的电离一定受到抑制
C.a>7时,溶液的pH为a或14—a D.a<7时,溶液的pH为a或14—a
14.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15.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A.2mol C???????????????????????? ??? B.2molA、1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
C.1molB和1molC???????????? ??? D.2molA、3molB和3molC
16.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mol A和2mol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molA和2mol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17.已知KMnO4和H2C2O4(草酸)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欲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⑴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分液漏斗中A溶液一次性放下,A、B的成分见下表:
序号
A溶液
B溶液

2 mL 0.1 mol/L
H2C2O4溶液
4 mL 0.01 mol/L
KMnO4溶液

2 mL 0.2 mol/L
H2C2O4溶液
4 mL 0.01 mol/L
KMnO4溶液

2 mL 0.2 mol/L
H2C2O4溶液
4 mL 0.01 mol/L
KMnO4溶液
少量MnSO4(催化剂)
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反应停止之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实验序号填空)。
⑵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 mL 0.1 mol/L H2C2O4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1 mol/L KMnO4溶液。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H2C2O4溶液和KMnO4溶液的试管),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振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该实验试图探究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但该组同学始终没有看到溶液褪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浓度和催化剂 ③②① ⑵温度 KMnO4溶液过量 (每空2分)
18.(10分)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MnO2+C2O42-+4H+=Mn2++2CO2↑+2H2O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品,加入2.68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之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从中取出25.00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再用0.0200mol·L-1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滴入20.00mLKMnO4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0.0200mol·L-1KMnO4标准溶液应置于 (选填“甲”或“乙”)滴定管中;滴定终点如何判断 。
⑵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选填“能”或“否”)。若回答“能”,请给出计算结果 ;若回答“否”,试说明原因 。
⑶若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下列操作,其中会使所测MnO2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未将烧杯、玻棒洗涤
B.滴定前尖嘴部分有一气泡,滴定终点时消失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E.锥形瓶水洗之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答案]⑴甲 当看到加入1滴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立即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⑵否 因为不知道容量瓶的规格 ⑶BC (每空2分)
[说明]注意“滴定终点颜色变化”与“滴定终点如何判断”的差别。
19.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共价键
N≡N
H-H
N-H
键能/(kJ·mol-1)
946
436
390.8
⑴通过计算,写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⑵某温度下,以0.1 mol N2和0.4 mol H2作为初始反应物,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5 min后测得反应放热2 270 J,试计算N2的转化率 和H2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 、 。
[答案]⑴N2(g)+3H2(g)2NH3(g) ΔH=-90.8 kJ·mol—1 (3分)
⑵若反应进行到底,则H2过量、N2全部消耗,放热9.08 kJ,实际放热2.27 kJ,N2的转化率为25%(3分)
消耗H2 0.075 mol,v(H2)==0.0075 mol/(L·min) (2分)
20(8分)砷化镓属于第三代半导体,它能直接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砷化镓灯泡寿命是普通灯泡的100倍,而耗能只有其10%,推广砷化镓等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是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已知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右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砷化镓的化学式 ,镓原子的配位数为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砷化镓晶胞结构与NaCl的相同
B.GaP、SiC与砷化镓的价电子总数相等
(3)砷化镓是将(CH3)3Ga和AsH3用MOCVD方法反应得到,该反应在700℃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CaAs 4
(2)B
(3)(CH3)3Ga+AsH3 GaAs+3CH4
(或
21.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⑴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该反应的ΔH是_______________(用E1、E2表示)。
⑵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 O2(g)=H2O(g) ΔH=-241.8 kJ·mol-1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_____。
⑶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数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放热 需要 E2-E1 ⑵409.0 kJ/mol ⑶虚线(Ⅱ)表示反应中使用了催化剂
22.Ⅰ:已知pH=2的高碘酸(H5IO6)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0.01 mol·L-1的HIO3或HMnO4溶液与pH=12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1)H5IO6是 (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
(2)已知H5IO6和MnSO4在溶液中反应生成高锰酸、碘酸和硫酸,此反应中氧化剂
是 (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试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是______。(填序号)
Ⅲ: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弱电解质
(2)H5IO6 5 H5IO6 + 2Mn2+ = 11 H+ +2 MnO4— + 5 IO3— + 7 H2O
⑴否 若a=3,则b=6,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
⑵否 若a=5,c(H+)a=10-5mol·L-1,则b=10,c(OH-)b =?10-4mol·L-1,c(H+)a<c(OH-)b,则Va>Vb,不符合题意 ⑶7/2[说明]第⑶题分析如下:Va<Vb,则c(H+)a>c(OH-)b,即10-a>10b-14,a+b<14。而b=0.5a 即3a<14,因此a<14/3;又b=2a>7,故a>7/2。
23.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A(g)+2B(g) 3C(g),已知加入1molA和3molB且达平衡后生成a molC,问:
⑴ 平衡时C在反应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用字母a表示);
⑵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6molB,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字母a表示)。此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⑶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8molB,若要求平衡后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不变,则还应加入C_____mol。
⑷ 在同一容器中加入n molA和3n molB,在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m mol,若改变实验条件,可以使C的物质的量在m -- 2m之间变化,那么n与m的关系应是
(用字母m、n表示)。
答案 ⑴ ⑵ 2a 不变 ⑶ 6 ⑷ n>
24.硫酸和盐酸混合溶液20mL,加入0.05mol/L的Ba(OH)2溶液时,生成BaSO4沉淀量及溶液pH发生右图所示的变化。
⑴开始时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⑵在A点溶液的pH是多少?
[答案]⑴0.05mol/L 0.20mol/L ⑵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