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一课时) 执教日期 月 日 星期
三维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区别“薄”“盛”“落”的不同读音,理解“弥留之际”“悲愤欲绝”“与世长辞”“才” 的意思。 2.通过想像等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重点理解1、2、5自然段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感受其蕴涵的思想感情,领悟第2段的语言表达特点。 3.继续养成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想像等方式,整体理解1、2、5自然段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感受蕴涵的思想感情。 难点:领悟第2段语言表达特点,场境细节描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搜集音乐家肖邦的相关材料。 了解肖邦的生平及其音乐成就。
预习作 业设计 1.正确读准书中8个生词,区别下列加点字是读音: (!)落到(luò là) (2)不得不(děi dé) (3)盛满(chéng shèng) (4)薄雾(báo bó)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弥留之际”“悲愤欲绝”“与世长辞”“才” 3.搜集肖邦的相关资料,并将课文正确朗读到流利程度。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反思
【板块一】感受至死不忘 1.朗读课题 2.这句话是肖邦弥留之际的话。 理解“弥留之际” 3.交流这一段读懂的内容 (1)学生读 (2)圈画批注 △“紧紧握着”读出肖邦临终前迫切的愿望,就是请姐姐一定记住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 △“喃喃”一词读懂了肖邦弥留之际说了一遍又一遍,他尽管已经说不动了,可是还是一次次叮嘱姐姐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 4.理解“才”的意思。 【板块二】品味依依惜别 1.阅读文章第1段,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1)相机指导理解“瓜分”“欺凌”“压迫” (2)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满怀悲愤离开了祖国。 2.学生阅读,交流体会 (1)俄国人让肖邦做沙皇的首席钢琴演奏师。 (2)肖邦会不会做亡国奴? (3)肖邦的想法。 (4)理解“满怀悲愤”,“悲”什么?“愤”什么? (5)读好这一段话,读出“悲”,读出“愤”,读出“无奈”。 3.阅读文章第2段 (1)课文写了哪三个场景? (2)用小标题概括 (3)你最感动的是哪一个场景?在你感动的地方圈划,写出批注。 (4)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练笔 此时此刻的肖邦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他的内心势必是翻江倒海,他又怎会不懂,他会怎么说? 即使我远在他乡, ; 他会告诉同学,即使我远在他乡, ; 他会告诉老师,即使我远在他乡, ; 【板块三】布置作业 【板块一】感受至死不忘 1.揭示课题 说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请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2.理解说话时的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如何读? (1)紧紧握着,读—— (2)喃喃说着,读—— 4.就这样,肖邦带着亡国之恨在异乡异国与世长辞,当时他才39岁。 理解表面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板块二】品味依依惜别 1.肖邦既然如此地热爱祖国,为什么不选择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国家?为什么当初要选择离开? 2.教师补充资料,电脑出示,看完了这个资料,相信你一定更能理解“不得不”三个字的意思。 不能在波兰从事音乐创作,一个天才音乐家就这样被毁?不!他深爱他的音乐!可是他又怎能用心爱的为侵略者服务呢?于是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祖国。 3.在一个飘着薄雾的清晨,肖邦告别了亲人,告别了祖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感人的情景,最感人的一幕是什么? 教师相机点拨 (1)“特地”,这首曲子告诉肖邦什么?你能替他们创作歌词吗?他要用曲子告诉肖邦的感情是什么? (2)这一幕中哪些词语打动了你,这个特殊礼物特殊在哪里? 让我们满怀深情朗读。 (3)登车远走,哪些词语让你感动。 4.但他一句话没说都化作了2个行动。 郑重一接 回首一望 【板块三】布置作业
作 业 设 计 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一、二、三 家庭作业: 《一课一练》一、二
教学内容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第2自然段。 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 学 资 源 插图、小黑板、肖邦故事、音乐作品
预 习 设 计 1.思考:肖邦怎样离开自己的祖国的,离别时写了哪些场景?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他是怎样做的?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礼物送给肖邦?肖邦为什么在弥留之际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肖邦的故事,听一听他的音乐作品。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 回忆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波兰被告列强瓜分,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二、精读课文第2段 1.默读第2段 2.思考:这小节写了哪些告别场景 3.交流 4.自由读这三个场景描写,说说哪个场面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5.为歌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填词 6.想像埃斯内尔此时的激动心情。 一、复习导入 1.学了第一段,你们明白了什么? 2.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一定令人感动,令人难忘。 二、精读课文(第2段) 1.这一段写了哪几个告别的场景? 2.交流板书 咏唱送别曲 老师的叮嘱 赠送银杯 3.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哪个场景最令人感动,为什么? 4.引导学生填歌词,想像当时的场景。 5.出示句子: (1)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 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把这三个场景表演出来,体会浓厚的师生情谊。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7.埃斯内乐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8.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感情。 9.背诵第2自然段 (1)自由练习背诵 (2)个别背诵 (3)集体背诵 三、精读课文第三段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理解“悲愤欲绝”。 2.思考: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么做的? 3.想像波兰人民听到《革命练习曲》时会有怎样的表现。 4.看插图,理解第4小节。想像肖邦忘我工作的情景。 5.朗读第三段,体会情感(思念祖国) 四、精读第四段 1.自由读 2.理解“弥留之际”意思 3.想像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4.理解“与世长辞”,体会肖邦英年早逝,人们对他的惋惜之情。 (2)埃斯内尔对奉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请收下吧!” 从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6.此时此刻,肖邦怎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句子。 7.指导背诵。 三、精读第三段: 1.过渡:肖邦在国外是怎样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呢? 2.理解词语悲愤欲绝 3.思考问题:肖邦听到什么消息?他是怎么做的?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5.结合插图理解肖邦为什么忘我工作。 6.指导朗读 四、精读第四段 1.出示句子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2.肖邦为什么要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3.肖邦此时在想些什么?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4.当时他才39岁“中”才字你读懂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结合补充习题第五大题读一读、悟一悟来学习第3小节。
作 业 设 计 堂作: ★完成习字册句子部分 ★★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补充习题四) 课后作业: ★《一课一练》三、四 ★★写写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悟 ★★★收集中外音乐家的故事,讲述并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