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生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6-29 21: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生活
.(07年山东理综·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加碘食盐主要添加的是KIO3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答案:A
解析:A中加碘食盐中就是添加了碘酸钾,正确;B中常用于杀菌消毒的乙醇,也就是医用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不是采用无水乙醇,错误;C中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它是未来农业和食品发展的一种新兴主导食品。任何食品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错误;D中空气质量日报中主要涉及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和臭氧五种大气污染物,其中不包括二氧化碳。
.(07年山东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6 8O2和18 8O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
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C(石墨,s)=C(金刚石,s) △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答案:D
解析:A选项中同位素是指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不同核素(原子)的互称,选项中给出的是分子,错误;B中PH=1的溶液为强酸性环境,解答时应在离子组Na+、NO3-、HCO3-、Fe2+ 中增加H+,分析可知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不共存,在氢离子存在时硝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不能共存,错误;C中明矾的净水原理是其溶于水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能吸附水中悬浮物,而漂白粉是由其成分中的次氯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能杀菌消毒,作用原理不同,错误;D中此反应的△H>0,说明此反应是吸热反应,也就是金刚石的具有能量大于石墨,物质具有的能量越大,该物质越不稳定,正确。
.(07年广东化学·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硅与生活密切相关,B中刻蚀石英用氢氟酸,C中水晶成分为二氧化硅,D中粗硅与氯气反应再还原成硅是氧化还原反应。
.(07年广东文基·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B.所有的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C.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D.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答案:C
解析:有些不锈钢中还含有碳或硅元素,故A选项错误;我国流通的硬币是一种合金;合金的硬度和强度等机械性能要好于成分金属;铝在海洋中很容易被腐蚀。因此正确选项为C。
.(07年广东文基·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粉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
C.碳酸氢钠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
答案:C
解析: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的是碳酸氢钠,而不是NaOH,故A选项错误;碘盐中的碘是化合态的碘,不能使淀粉变蓝,只有游离态的单质碘才能使淀粉变蓝,故B选项错误;D选项中的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是溶液显酸性。
.(07年广东理基·19)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限制使用电动车
答案:B
解析: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私人汽车代替公交车会使汽油的消耗量增加,带咯啊的空气污染物增多,限制使用电动车会增加有害气体的排放。因此正确的选项为B
.(08年宁夏理综·7)图标所警示的是
A.当心火灾——氧化物 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自然物质 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图标的识别的知识。根据图标可以判断应当为“当心火灾”,其对应的物质是“易燃物质”,因此答案为B。
.(08年广东化学·2)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C
解析:海水中钾元素以K+形式存在,生成钾单质必然发生化学反应,A错。蒸发制海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错。潮汐发电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D错。
.(08年广东文基·62)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含有硫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煤是含碳化合物
B.煤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C.在水吸收S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D.SO2是酸性氧化物,被云雾吸收后转化成酸雨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常见能源煤为材料,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及酸雨的有关知识。属于常识性题,较易。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是由植物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所以B是错项。A项化合物是纯净物,也是错项。S02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C也是错项. S02是H2SO3的酸性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D为正确选项。
.(08年广东文基·63)维生素C和食盐都是人体所需要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维生素C和食盐都是强电解质
B.维生素C和食盐都是供能物质
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D.等物质的量的维生素C和食盐溶于水,其溶质质量相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物质的量、电解质有关的知识,将化学与生活相联系。维生素C属于有机物,是非电解质,A是错项。维生素c和食盐都可以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但不能供能,B是错项,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且与羟基相连,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C为正确选项。D项维生素c和食盐的摩尔质量不相等,D是错项。
.(08年广东文基·66)对于下列常见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C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
D.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也是化学与生活有关的知识,较易。弄清楚陶瓷属于硅酸盐工业,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也可联系生活实际,假如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它保存的时间就不可能久,所以选C项。
.(08年江苏化学·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答案:B
解析: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添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所以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不一定有坏。
.(08年山东理综·9)下列叙述合理的是D
A.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
B.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C.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D.我国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非金属材料如石墨是导体,Si等为半导体;选项B中丝、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其燃烧产物除CO2和H2O外,还有氮的化合物等,合成纤维的组成除C、H元素外,还含有其它元素,所以燃烧的产物除CO2和H2O外,还可能含有其它物质;选项C中水电站是把水能转化为电能;核电能是把原子核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09年广东化学·5)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点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解答组合型选择题要关注选项组合。三角洲的形成于胶体的形成有关,①正确,则排出D选项;硫酸钡是难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③错误,则排出A选项;氯气是非金属单质分子中只含有非极性键,⑤错误,则排出C选项。
.(09年广东化学·8)广州将于2010年承办第16界亚运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
①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②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③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④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⑤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A
解析:同样是组合型选择题,同样要关注选项判断。核电可减少污染物如SO2等排放,可改善环境质量,①正确,则排出D选项;地铁可减少汽车的数量,从而减少尾气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③正确,则排出B、C选项。
.(09年广东化学·13)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①辛酸;②壬酸;③环十二醇;④5,9一十一烷酸内酯;⑤十八烷⑥已醛;⑦庚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⑥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0,③、④、⑤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10
B.①、②是无机物,③、⑤、⑦是有机物
C.①、②是酸性化合物,③、⑤不是酸性化合物
D.②、③、④含氧元素,⑤、⑥、⑦不含氧元素
答案:A
C解析:辛酸含8个C,壬酸含9个C,己醛含6个C,A正确;辛酸、壬酸都是有机物,B错误;辛酸、壬酸均属于羧酸呈酸性,是酸性化合物体;醇与烷是非电解质,不是酸性化合物,C正确;己醛与庚醛都含有氧,D错误。
.(09年广东理基·26)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答案:A
解析: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既不利于节能也不利于减排,故A选项符合题意。其余选项的措施或做法都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
.(09年江苏化学·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平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在食品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答案:A
解析:A项,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塑料袋包装食品,要用只能用聚乙烯,故选A项;B项,碘单质有毒而且易升华,碘化钾有苦味而且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成有毒的碘单质,碘酸钾是一种稳定易吸收的盐,故选择碘酸钾才作为最理想的添加剂,我们食用的食盐通常加的都是碘酸钾;C项,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营养强化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好处首先是有利于食品保藏,防止食品腐烂变质。食品添加剂还能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满足人们口感的要求。适当使用着色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保持、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是食品添加剂又一重要作用。国内外对食品添加剂都有严格规定和审批程序。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品种、范围、计量使用添加剂,安全才有保障 。 D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是现代农药发展的一个方向。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了如下知识点:①化学物质与生活得关系。②食品添加剂。③化肥,农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09年江苏化学·5)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答案:D
解析:A项,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3H2OAl(OH)3(胶体)+3H+,利用Al(OH)3(胶体)的吸附性进行净水;B项,是因为轮船主要用铁造外壳,铁在海水中易被腐蚀.镀上比铁活泼的锌,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先被腐蚀,从而起到保护铁的作用,从而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氧化镁的熔点是2852℃,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发生地化学反应为MgCl2+2H2OMg(OH)2+Cl2↑+H2↑,不会产生金属镁,电解熔融的MgCl2能制取单质镁,发生的反应MgCl2(熔融)Mg+Cl2↑。
【考点分析】(1)物质的水解反应,以及水解反应的用途;(2)常见生活常识的原理;(3)常见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用途;(4)常见物质的制备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09年天津理综·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A
解析:还原性的物质有抗氧化作用,A项正确;B项,糖类不属于高分子,错;C项,煤气化属于化学变化,错;D项,聚酯纤维属于有机物,错。
.(09年广东文基·6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少燃煤产生的SO2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腐剂
C.自来水厂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因此氯气无毒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答案:C
解析:根据氯气的性质可以知道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常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杀菌。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分析】化学与生活综合运用
.(09年广东文基·6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B.充电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
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
答案:C
解析:A项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但不能填埋处理因为电池里的重金属会污染土地,人吃了这些土地里的蔬菜后,,就会引发疾病;B项充电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项有的燃烧反应是需要吸收一定热量才可以反应的比如碳的燃烧。
【考点分析】垃圾的处理、电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化学反应与能量。
.(09年江苏化学·18)(10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地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1)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
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
(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ClO2-的含量应不超过0.2 mg·L-1。
饮用水中ClO2、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ClO2被I-还原为ClO2-、Cl-的转化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pH≤2.0时,ClO2-也能被I-
完全还原成Cl-。反应生成的I2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 请写出pH≤2.0时,Cl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V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为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少量淀粉溶液,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1mL。
步骤5: 。
步骤6;再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
③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引用水样中的ClO2-的浓度为 mg·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④若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填化学式)
答案:
(1)方法二制备的ClO2中不含Cl2
(2)①ClO2-+4H++4I-=Cl-+2I2+2H2O
②调节溶液的pH≤2.0

④Fe(OH)3
解析:(1)比较简单,观察两组方程式,看看产物结合其性质即能得出答案。(2)pH≤2.0时,ClO2-也能被I-完全还原成Cl-,那么I-要被氧化为碘单质,溶液是酸性溶液即可正确写出离子方程式。题目信息提示用的是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步骤6又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说明步骤5中有碘生成,结合① 请写出pH≤2.0时,Cl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pH为7.0~8.0的溶液中存在ClO-可以判断调节溶液的pH≤2.0。求引用水样中的ClO2-的浓度可以用关系式法以碘单质为桥梁正确的找准ClO2-与Na2S2O3的关系。Fe2+将ClO2-还原成Cl-,Fe2+被氧化为铁离子,结合反应物不难得出答案
【考点分析】关注题目给与的信息从题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注意关键词如本题的连续碘量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