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7-04 12: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修2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考纲说明】
1. 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 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 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 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 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6. 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7.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一)、 阅读必修2教材P58~61,完成下面练习
最近国外研究出一种高效的水果长保鲜技术:在3℃多湿条件下的水果保鲜室中用一种特殊制的低压水银灯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应,使水果贮存过程中缓慢释放的催化剂转化为没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1)、可能较长期保鲜的主要原因是 。
(2)、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题析 水果能放出少量的乙烯,乙烯是催熟剂。根据题意,这种新技术能除去乙烯,把乙烯转化为一种没有催熟作用的有机物,生成什么有机物呢?联系题中所给出的反应条件“潮湿、光化学反应”可得出乙烯跟水反应生成乙醇。
答案:(1)使乙烯转化为乙醇而无催熟作用,使水果在较低温下保鲜时间延长
(2)CH2=CH2+H2O C2H5OH
(二)、 阅读必修2教材P61~64,完成下面练习
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1843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安息香酸( —COOH)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液体,命名为苯,写出苯甲酸钠与碱石灰共热生成苯的化学式 。
(2)、烷烃中脱去2mol氢原子形成1mol双键要吸热,但1,3—环己二烯( )脱去2mol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1,3—环己二烯 (填稳定或不稳定)。
(3)、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 事实(填入编号)
A.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4)、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 。
(5)、试列举四个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的事实:
① 。
② 。
③ 。
④ 。
答案:(1) —COONa+NaOH +Na2CO3 (2)稳定
(3)AD (4)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
(5)①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②苯不与溴水反应
③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邻二甲苯没有同分异构体(或其他合理答案)。
(三)、 阅读必修2教材P66~69,完成下面练习
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17.0 78.0 0.7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浓硫酸(98%) — 338.0 1.84
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B试管中装有滴加酚酞的饱和碳酸钠溶液。
②按下左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 5~10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步骤为: ;
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 。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乙酸乙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持续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 。
(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形象: ;
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一般用饱和食盐水和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可通过洗涤除去(填名称) 杂质;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 。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与上左图装置相比,上右图装置的主要优点有: (写一条即可)。
答案:(1)在一个30ml大试管中注入4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4ml乙酸、1ml浓硫酸(乙酸和乙醇的顺序可互换,浓硫酸应最后加入,“浓硫酸稀释操作”“试管中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2)BC
(3)持续加热可使产物蒸馏出来,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因为反应物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随着产物蒸发而损失原料,温度过高易发生更多的副反应。
(4)在浅红色碳酸钠溶液层上有无色液体,可闻到香味,振荡后碳酸钠溶液层红色变浅、油层变薄 碳酸钠、乙醇 B
(5)a.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温度。
b.增加了水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
【巩固练习】:
1.化合物丙可由如下反应得到:
  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A.  B.  
C.  D.
2.某有机物甲经氧化后得乙(分子式为),而甲经水解可得丙,1 mol丙和2 mol
  乙反应得到一种含氯的酯(),由此推断甲的结构简式为
A.    B.
C.     D.
3.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1 molA经水解后可得到1 molB和2 molC,C经分
子内脱水可得D,D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由此可推断A的
  结构简式为
A.
B.
  C.
D.
4.0.1 mol某有机物的蒸汽跟过量混和后点燃,生成和,该有机
物跟金属反应放出,又能跟新制悬液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此有机物还
能跟乙酸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该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   B.
  C.             D.OHCCH(OH)COOH
头孢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高效、可供口服等特点的抗生素,因此是目前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生素药物之一。但近来国家药监局在官方网站等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厂家修订头孢曲松钠说明书中的警示语和注意事项:“该产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已出现婴幼儿临床死亡的相关病例。 ----《楚天都市报》2007-02-28
头孢曲松钠有多种名称,如999罗塞秦、安迪芬、安塞隆、氨噻三嗪头孢菌素、泛生舒复等,主要用于小儿的支气管炎、肺炎、肠炎、败血症等。它仅是头孢类抗生素家族中的一种。单独使用是安全的。以下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结构简式:
其中:
5.下列有关“头孢拉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分子只有酸性
B. 1 mol该分子可与 6molH2加成
C. 与H2加成后,该分子内可发生酯化反应
D. 该分子水解生成氨基酸
6.DAP是电器和仪表部件中常用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合成它的单体可能有:①邻苯二甲酸;②丙烯醇;③丙烯;④乙烯;⑤邻苯二甲酸甲酯,正确的一组是
A.仅有①②  B.仅有④⑤  C.仅有①③  D.仅有③④
7.阅读选修5教材P4~5,完成下表:
(【考纲说明】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类别 官能团符号 典型代表物 通式
符号 名称 结构简式 名称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CnH2n+1X
醇 CnH2n+2O或CnH2n+1OH
酚 CnH2n-6O或CnH2n-7OH
醛 CnH2nO
羧酸 CnH2nO2
酯 CnH2nO2
w.w.w.k.s.5.u.c.o.m
www.


CaO2,△

R-CH-C-NH
NH2
O
N
O
S
COOH
R-=
R- =
CH3
为头孢拉定(即先锋六号)
为头孢氨苄(即先锋四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