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3.3《不同类型的晶体》学案(苏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1.3.3《不同类型的晶体》学案(苏教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7-05 09: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热点一:建国六十周年
1、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1)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现在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2)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如:鼓起来的“钱袋子”、多起来的私家车、低下来的恩格尔系数、靓起来的服饰、精起来的饮食、长起来的人均寿命、大起来的住房、快起来的通讯方式;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
(3)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4)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生机盎然,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5)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2、60年我国发生巨变的原因?
(1)巨变的根本原因:6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严峻考验,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发生巨变的其它原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等。
3、共和国60年巨变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应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认真落实并实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下列数据表明我国:( )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 进出口总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52年 679.00亿元 19.40亿美元 (未统计)
1978年 3624.10亿元 206.38亿美元 343.40元
2006年 209407亿元 17607亿美元 11759元
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人们生活不断改善
③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⑤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⑥城镇居民收入不平衡,城乡差距大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B
2、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下列能够见证这一历程的有( )
①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②工农革命军
③淮海战役 ④1999年国庆阅兵
C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材料一: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3次伟大革命。
材料二:2008年12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年贺词《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中指出:6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次革命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1)开始的标志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3)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相同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材料: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发表了《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新年贺词,他指出: 2009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新纪元。6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新纪元?
(2)6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什么?
(3)60年来,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是怎样发生历史性变化的?
(1)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实现了人民当家民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
(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3)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一个闭关自守的落后国家,变成一个在世界的舞台上,有着强大影响力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1、材料: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三件大事成为中国人民20世纪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谁?指导思想是什么?
孙中山;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毛泽东;
1935年的遵义会议
(2)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他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什么会议上确立?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一)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二)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三)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有何巨大成就?这和什么科学决策有关?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的科学决策。
(5)建国60年以来,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因此有人认为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了。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错。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因为(一)我国生产力水平 比较低;(二)地区发展不平衡;(三)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四)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图一秦疆域
图二 清疆域
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2、阅读下面三幅示意图,请结合有关信息,完成问题。
我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秦朝的建立者是谁?他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3分)
(2)清朝统治者对图二中A地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有何意义?(3分)
(3)比较图二、图三,指出我国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建国六十年以来,我国在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有什么新的进展?
(1)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大帝国。
(2)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措施:①确立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②1727年,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清代疆域更为辽阔;今天的中国地图上已经没有北部的乌里雅苏台及东北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
(4)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3、材料:爷爷时的学校:教室是破土房,石头当凳子;爸爸时的学校:教室是砖房,全校能发音的物件只有一口钟;现在的学校:花园式的学校。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三代人学校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什么?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校舍不断进步,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社会保护
(3)青少年在这优越的校园环境中,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得到了保护?又该履行怎样的义务?这又体现了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怎样的关系?
①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②自觉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学业上不断进步,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受教育权;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是统一的。
热点二、五四运动九十周年
2009年5月4日,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作重要讲话。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结果、性质和意义。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废除不平等条约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意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现在的什么重要节日和五四运动有关?什么社会组织诞生纪念日也是5月4日?
五四青年节;
中国共青团。
图二1935年,北平学生反日救国示威游行
3、阅读上述图片,根据所学知识,你能设计哪些问题呢?
图一1919年天安门广场学生的游行队伍
例:
1、上述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两次学生运动?( )
①五四运动 ②新文化运动
③一二·九运动 ④洋务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2、下列对两次学生运动的相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都是在深刻的民族危机下爆发的
B、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C、都表现出了青年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都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B
3、五四运动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奠定了思想基础?该历史事件还有另外两大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阶级条件: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一二·九运动成为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的起点。此后,使国民党内部开始分化,由国民党爱国官兵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是由谁发动的?该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你认为旧中国那时候青年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又是什么?
旧中国青年的社会责任: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读上述年代尺示意图,请回答:
(1)A阶段是什么社会性质?处于什么革命阶段?
A
B
1919
1949
1956
2009
(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
(2)B阶段是什么社会性质?处于什么阶段?
社会主义性质;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