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苏教版化学必修2专题1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学案
【我思我学】
查一查: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想一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议一议:如何比较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议一议: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原子结构的关系?
【同步导学】
一、 评 价 要 点
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理解: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学会: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含义。
二、 方 法 指 引
1.如何比较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通常情况下,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就越容易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就越容易与氢气化合形成气态氢化物,气态氢化物就越稳定,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
(1)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越易者,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者,其金属性越强。
③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活泼金属可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中将不活泼金属置换出来。
④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一般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弱。
(2)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与氢气化合越易,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说明非金属性就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③非金属单质的置换反应。一般活泼非金属可以置换出不活泼的非金属。
④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就越弱。
2.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1)同种元素的微粒半径比较
①原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
②原子半径小于阴离子半径
③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2)不同种元素的微粒半径比较
①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希有气体除外)。
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其对应的相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也越大。
③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三、 典 型 例 题
例1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分析] 此题考查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解答此类题应严格遵循元素周期律的递变关系,把握好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元素金属性、元素非金属性的关系。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的变化,A、B、D选项均正确,C选项中原子半径应是依次减小。
[答案] C
例2 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
C.1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分析] 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活泼性强弱的依据应该是金属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而非失去电子的多少。D项中A能从酸中置换出H2,说明A易失去电子,而B不能从酸中置换出H2,说明B比A难失去电子,进而说明A的金属性强。
[答案] D
【随堂检学】
1.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元素原子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锂 B.钠 C.氟 D.氯
3.下列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4.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顺序排列的是 ( )【B、D】
A.Na、 Mg、 Al B.Cl、 S、 P
C. Be、 N 、 F D.Cl、 Br、 I
5.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碱性:NaOH>Mg(OH)2>Al(OH)3 B.原子半径:Na<Mg<Al
C.离子半径:Na+<Mg2+<Al3+ D.单质的还原性:Al>Mg>Na
6.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B】
A.H2RO3 B.H2RO4 C.HRO3 D.H3RO4
7.元素周期律是指 。
8.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
9.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随 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如:
(1)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 ;
(2)元素的原子半径 (希有气体除外);
(3)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正价由 ,负价由 ;
(4)元素的金属性 、非金属性 ;
10.下列可作为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的是2、3、5、6、8、10 ,可作为元素非金属性判断依据的是1、4、7、9、10
①单质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②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④一般情况下,非金属的相互置换
⑤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 ⑥一般情况下,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
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⑧金属的相互置换
【活用所学】
11.下列各组微粒,按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Mg、Ca、K、Na B.S2-、Cl-、K+、Na+
C.Br-、Br、Cl、S D.Na+、Al3+、Cl-、F-
12.某元素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2,则在某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2-5n) B.-(12-3n) C. -(6-3n) D. -(10-n)
13.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X的质子数比Y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D.X是金属元素,而Y是非金属元素
14.aXn-和bYm+两种单原子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关系式或化学式正确的是 ( )
A. a-n=b+m B. 氢化物HnX(或XHn)
C. a+n=b-m D. 氧化物YOm
15.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C】
A.Li、B、B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16.半径由小到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一组微粒是 ( )
A.H+、Al3+、Mg2+、K+ B.O、P、S、Cl
C.S2-、Cl-、K+、Ca2+? D.Na、Mg、Al、K
17.有A、B、C、D四种元素,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其核电荷数按B、C、D、A顺序增大。已知B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C、D、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C、D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超过20,则A为 ,B为 ,C为 ,D为 .
18.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xR。在标准状况下,8.5gHxR气体的体积是5.6L。将5.1gHxR气体通入200mL 0.75mol·L-1的CuCl2溶液中正好完全反应,并生成黑色沉淀。
(1)求HxR的式量;
(2)推断x值,并确定R元素的名称。
苏教版化学必修2专题1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学案参考答案
1.C 2.B 3.A 4.BD 5.A 6.B 7.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8.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9.核电荷数(1)从1到7(或2)(2)从大到小(3)+1到+7 -4到-1(4)逐渐减弱、逐渐增强 10.②③⑤⑥⑧ ①④⑦ 11.B 12.B 13.CD 14.BC 15.AC 16.A 17.K、C、P、Cl 18.(1)34(2)2、硫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