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醛和酮 糖类
【教材分析】
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是有机合成的“中转站”。学生已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所了解,故要应用结构推测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本节教材选取的反应依据两个方面:一与生产、生活相关;二与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有关。糖类与生命现象、人类生活相关,而结构与醛、酮相关,故放在本节中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糖,也加深对羰基的认识。
第一课时
【学案导学】
1.简单醛、酮的命名原则?
2.甲醛、苯甲醛、丙酮的物理性质?
3.分析羰基的加成原理,试写出乙醛、丙酮与氢氰酸、氨及衍生物、醇等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4.写出乙醛发生羟醛缩合的反应方程式,由于碳链增长,在有机合成中占重要地位。
5.以乙醛和丙酮为例,写出其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以此说明二者的区别。
【课时测控12】
1.有机物A和B分子中都有2个碳原子,室温时A为气体,B为液体,A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含氧化合物C。加氢还原C则生成B,则三种物质是 ( )
A.A是CH2=CH2 B是CH2CHO C是CH3CH2OHw.w.w.k.s.5.u.c.o.m
B.A是CH3CHO B是CH2=CH2 C是CH3CH2OH
C.A是CH≡CH B是CH3CH2OH C是CH3CHO
D.A是CH3CH2OH B是CH3-CH3 C是CH≡CH
2.饱和一元醛分子里含碳的质量是氧的质量的3倍,此醛可能是 ( )
A.CH3CH2CHO B.CH3(CH2)3CHO C.CH3CH2CH2CHO D.HCHO
3.在烧瓶中盛有10g11.6%的某醛溶液,加足量的银氨溶液充分混合后,放在水浴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倒去烧瓶中的液体,仔细洗净烘干后,烧瓶质量增加了4.32g,该醛是: ( )
A.CH3CH2CHO B.HCHO
C.CH3OH D.C3H7CHO
4.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氧化成羧酸,又可以还原成醇,该酸和该醇反应可生成分子式为C4H8O2的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有机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将该有机物和分子式为C4H8O2的酯组成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怎样调整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完全燃烧时得到二氧化碳的量必定相等;
D.该有机物是乙酸的同系物。
5.能把氢硫酸、苯酚溶液、乙酸溶液、苯和乙烯五种液体区别开的一种试剂为( )
A.Na2CO3溶液 B.溴水
C.新制氢氧化铜 D.福尔马林
6.乙醛蒸气与乙炔蒸气的混合气aL,当其完全燃烧时,消耗相同状况下氧气的体积是
A.2a B.2.5a
C.3a D.无法计算
7.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
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
8.化合物 是一种取代有机氯农药DDT的新型杀虫剂,它含有几种官能团( )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9.某有机物的氧化产物甲、还原产物乙都能跟钠反应放氢气,甲、乙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丙,丙能发生银镜反应,这种有机物是 ( )
A.甲酸 B.甲醛 C.甲醇 D.甲酸甲酯
10. CH3CH(CH3)CH2OH是某有机物的加氢还原产物,该有机物可能是 ( )
A.乙醛同系物 B.丙醛的同分异构体
C.CH2=C(CH3)CH2OH D.CH3CH2COCH3
11.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实验。操作过程为:取2mL 1 mol/L CuSO4溶液,加入4 mL 0.5 mol/L NaOH溶液,再加入质量分数为40%的乙醛溶液0.5 mL。振荡后加热煮沸,浊液变黑色。这是因为 ( )
A.CuSO4量不足 B.乙醛溶液浓度过大
C.碱液浓度过低,碱量不够
D.振荡不充分,煮沸时间不够
21世纪教育网
【课后提高】
1.某有机物A的实验式为CxHyNzO2。若将8.96gA完全燃烧,得到CO217.6g和H2O 4.32g,并测得A中含N12.5%,则A的分子式为 ( )
A.C3H6NO2 B.C4H6NO2
C.C10H12N2O4 D.C8H12N2O4
2.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已有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它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C.它可使溴水褪色
D.它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的结构简式是C10H20O
3.下列物质中,不能把醛类物质氧化的是
A.银氨溶液 B.金属钠
C.氧气 D.新制氢氧化铜
4.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3H8O,它能氧化成B也能与浓H2SO4共热生成C。根据条件写结构简式:
①若B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使溴水褪色;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②若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不能使溴水褪色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5.有机物分子中,凡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称为α-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含有α-氢原子的醛(或酮)能与另一分子醛(或酮)发生加成反应。其实质是一个α-氢原子加在另一个醛(或酮)的羰基的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在羰基的碳原子上生成羟醛。例如:
羟醛不稳定,受热时即可脱水生成烯醛。
请用已学过的知识和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化合物A,是由B、C两物质通过上述类型的反应生成的,试根据A的结构简式写出B、C的结构简式:
(2)利用有关物质可合成肉桂醛( )和丁醇。请在下列合成线路的方框中填上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
【总结提高】
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第二课时
【学案导学】
1.出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并以此明确糖的结构特点及所含的官能团。
2.出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方程式;二者在还原性上的差别。
3.粉和纤维素在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二者在性质上的不同,纤维素比淀粉难 ,但可以表现出醇的性质如 。21世纪教育网
【课时测控13】
1.下列物质分子数目最多的是 ( )
A.5molO2 B.标况下22.4L水
C.6.02×1023个H2 D.120g葡萄糖
2.下列对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葡萄糖分子中具有醛基,所以是醛类化合物
②葡萄糖分子中具有羟基,所以是醇类化合物
③葡萄糖是多羟基醛结构,属于糖类化合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
3.葡萄糖属于单糖的原因是 ( )
A.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数最少
B.不能再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分子中醛基较少
D.结构最简单
4.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发现有红色的沉淀产生,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 )
A.醋酸 B.酒精
C.食盐 D.葡萄糖
5.用一种试剂鉴别蔗糖、乙酸、蚁酸、葡萄糖,这种试剂是 ( )
A.银氨溶液 B.新制的Cu(OH)2
C.溴水 D.KMnO4溶液
6.下列事实中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碘片、氯化铵晶体受热时,都会逐渐消失
B.SO2、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苯、已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D.福尔马林、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共热都会产生红色沉淀
7.将1mL甲醛蒸气溶于12mL乙酸后,再加入1g葡萄糖,所得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40% B.44%
C.55% D.无法确定
8.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间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
A.葡萄糖和蔗糖 B.C20H42和CH4
C.C4H6和C2H2 D.蔗糖和麦芽糖
9.具有下列分子组成的有机物中,不可能起银镜反应的是 ( )
A.C6H12O6 B.C12H22O11
C.C2H4O D.C6H6O
10.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是 ( )
A.乙醛 B.葡萄糖
C.麦芽糖 D.蔗糖
【课后提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B.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均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C.由于糖类的分子式可以用通式Cn(H2O)m来表示,所以在它们的分子中 H和O的原子个数比一定等于2∶1
D.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为它的分子是由6个C原子和6个H2O分子组成
2.下列物质不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木糖醇做甜B.苯甲酸及其钠盐做防腐剂
C.食盐加碘 D.甲醇做酒类添加剂
3.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
B.糖类组成一定符合通式Cm(H2O)n?
C.符合通式Cm(H2O)n的一定是糖类物质
D.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
4.下列物质的溶液和其水解后生成物的溶液都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
A.麦芽糖 B.葡萄糖
C.蔗糖 D.甲酸甲酯
5.下列物质中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也不能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葡萄糖 B.纤维素
C.乙醇 D.蔗糖
6.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由很多单糖单元构成的,每一个单糖单元有3个醇羟基
B.纤维素是不显示还原性的物质
C.纤维素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
D.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后产物是麦芽糖
7.蔗糖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麦芽糖的分子式是________,它们互为___________,其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____。
8.葡萄糖为___色____体,其溶液加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说明其分子中含有_______基,具有_______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将蔗糖溶于水,配成10%的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在第一支试管中加银氨溶液,加热,无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第二支试管中,加几滴稀硫酸,再加热,加碱中和酸后也加入银氨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加几滴稀硫酸,再加热后为何要加碱中和酸后再加入银氨溶液
。
10.为测定某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进行下列各步实验,根据实验事实逐一分析推断,将结论填入下表;
实 验 内 容 结 论
1 将此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2 将该有机物1mol在一定条件下与5mol乙酸反应生成1mol五乙酸酯
3 该有机物1mol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2mol银
4 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乙烷 相对分子质量的6倍,能被H2还原为直链多元醇 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 结构简式:
【总结提高】
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