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一课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一课时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7-07 13: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一课时 钠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学习过程】
一、金属钠的性质
[实验1]: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并用小刀切开。
[问题思考]
1、物理性质有哪些?
2、那与空气反应吗 有何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3、根据你所知道钠的化学性质,若要你当化学实验员应如何保存钠?
[实验2]:切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问题思考]
1、有何现象,请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对比于常温下反应的异同?得出何结论?
2、钠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请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实验3]用燃烧匙点燃金属钠迅速放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问题思考]
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请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实验4]在盛水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切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吸干煤油后,投到烧杯中。
请填写下表: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问题思考]
1、 根据本实验进一步完善总结钠的物理性质?
2、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如果把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反应,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二、请查阅有关资料钠有哪些用途?
[典例]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088克/厘米3)各50毫升。将一小粒金属钠(0.97克/厘米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和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变式训练]:
1、保存金属钠的方法( )
A 放在棕色瓶中 B 放在沙子中 C 放在水中 D 放在煤油中
2、钠原子和钠离子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钠离子比钠原子稳定
B 钠是银白色的,钠离子是无色的
C 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 钠离子与钠原子核电荷数相同
3、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那种性质无关
A 钠的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有强还原性
三、钠的化合物
1、Na2CO3与NaHCO3性质的比较
实验或查阅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1、试写出Na2CO3与NaHCO3溶液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气体会有什么现象?试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若将石灰水换为NaOH溶液呢?
3、结合初中所学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你认为Ca(HCO3)2的热稳定性如何?NaHCO3呢?若不稳定请写出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向分别盛有Na2CO3与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另取澄清石灰水做对比实验有何现象?结论如何?写出反应方程式?
[问题思考]
有一未知澄清溶液,可能含有CO32-或HCO3-,请你设计实验加以检验。
[小结]
性 质 Na2CO3 NaHCO3
俗 名
水溶性
溶液酸碱性
热稳定性
与盐酸反应
与CaCl2反应
与Ca(OH)2反应
相互转化
5、过氧化钠
[演示实验1]向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中加少量水,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然后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2~3滴。
[演示实验2]用玻璃管向包有Na2O2粉末的棉花中吹气
[问题思考]对比分析两个实验,有何现象结论如何?写出反应方程式。
[典例] 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B、与盐酸反应时,Na2CO3比NaHCO3剧烈
C、Na2CO3比NaHCO3稳定
D、在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C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变式训练]:
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志
(1)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方法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Na2CO3溶液中的NaHCO3,方法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大
B 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Na2CO3溶液中产生沉淀
C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
D Na2CO3中含少量NaHCO3,可用加热法除去
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总结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并初步了解他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何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