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烃
【教材分析】
本节以“烃的概述、烷烃的化学性质、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为基本线索,在学习过程中要建立烃的分类框架并能够举例说明。知道烃的熔、沸点比较低,各种烃都难溶于水并且比水轻。能够列举在自然界和人类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烃,能够通过事例说明烃参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掌握烯烃、炔烃的命名规则,会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分子中含一个双键或三键的烃烯或炔烃。能举例说明烷烃能与氧气、卤素单质的反应,烯烃炔烃与卤素单质、卤化氢及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苯及其同系物与卤素单质、硫酸、酸性KMnO4溶液等物质的反应。
第一课时
【基本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 建立烃的分类框架并能够举例说明。
2. 知烃的熔、沸点比较低,各种烃都难溶于水并且比水轻。
3. 掌握烯烃和炔烃的命名规则,会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分子中含有一个双键或三键的烯烃或炔烃。
过程与方法要求:
1. 通过建立烃的分类框架,体会官能团在有机物分类种的作用。
2. 通过烯烃和炔烃的命名规则与烷烃的比较,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烃,认识烃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
本课时的学习重点是认识各种烃并对它们进行命名。
【学案导学】
1.根据来源和性质,人们将烃分为环烃和 ,又将环烃分为 和 。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规则与烷烃类似,不同的是:① ;② ;③ ;
3.烷烃、烯烃和炔烃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它们均为 物质,不溶于水而易溶于 等有机溶剂,密度 于水。含有1~4个碳原子的开链脂肪烃在室温下均为 ,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开链脂肪烃逐渐变为 。
4.苯是 液体,有 ,不溶于 ,能溶解许多物质,是良好的 。
【课时测控5】
专题一:有关烃的概念及分类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烃的是( )
2.有关简单饱和链烃的叙述:①都是易燃物②特征反应都是取代反应③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甲基,正确的是( )
A.①、②和③ B.②和③
C.① D.①和②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烷烃、烯烃、炔烃属于脂肪烃
B.烷烃、烯烃、炔烃和苯及其同系物都属于脂肪烃
C.苯及其同系物属于脂环烃
D.烷烃、烯烃、炔烃都属于饱和烃
4.按下列要求举例:(所有物质均要求写结构简式)
(1)写出两种脂肪烃,一种饱和,一种不饱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属于芳香烃但不属于苯的同系物的物质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开链脂肪烃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4)属于脂环烃的是
⑥
【总结提高】
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
专题二:有关烃的物理性质
6.下列烷烃沸点最高的是( )
A.CH3CH2CH3 B.CH3CH2CH2CH3
C.CH3(CH2)3CH3D.(CH3)2CHCH2CH3
7.常温下呈气态的烷烃有( )
A.只有4种 B.只有5种
C.多于5种 D.无法确定
8.与空气密度最接近的烷烃是( )
A.丙烷 B.丁烷
C.乙烷 D.戊烷
【总结提高】
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
专题三:有关烃的命名
9.下列有机物的名称肯定错误的是( )
A.2-甲基-1-丁烯
B.2,2-二甲基丙烷
C.5,5-二甲基-3-己烯
D.4-甲基-2-戊炔
10.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则该烯烃的名称是( )
A.2,2-二甲基-3-丁烯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11.下列各有机物中,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正确的是( )
A.3—乙基—1—戊烯 C.二氯乙烷
B.2,2—二甲基—3—戊烯 D.新戊烷
12.萘环上的碳原子的编号如(I)式,根据系统命名法,(Ⅱ)式可称2-硝基萘,则化合物(Ⅲ)的名称应是( )
A. 2,6-二甲基萘 B. 1,4-二甲基萘
C. 4,7-二甲基 D. 1,6-二甲基萘
13.对下列物质进行系统命名:
14.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1)3,4,4-三甲基-1-戊炔
(2)3,5-二甲基-3-庚烯
(3) 3-乙基-1-辛烯
(4)3-甲基-1戊烯
15.判断改错:
(1) 2,3-二甲基戊烯
(2)5,5-二甲基-3-己烯
【总结提高】
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
【学习反思】
请同学们记录本课时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错误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阅读材料】
黄鸣龙简介
黄鸣龙 1898 年 8 月 6 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不幸于 1979 年 7 月 1 日逝世。早年留学瑞士和德国, 1924 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1952 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理化部委员,国际《四面体》杂志名誉编辑,全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
黄鸣龙的一生是为科学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他发表的论文近 80 篇,综述和专论40篇。主要的科研成就概述如下:
( 1 )山道年一类物立体化学的研究 : 黄鸣龙最初从事植物化学研究,他博士论文题为 " 植物成分的基本化学转变 " 。稍后,开展延胡素和细辛的研究。其中,延胡索乙素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938 年,他在与 lnhoffen 研究用胆固醇改造合成雌性激素时,发现了双烯酚的移位反应。在此基础上,他随后从事山道年一类物的立体化学研究,发现了变质山道年在酸碱作用下,其相对构型可成圈地互相转变,这一发现,轰动了当时的国际有机界。各国学者根据他所解决山道年及其一类物的相对构型,相继推定了山道年一类物的绝对构型。
( 2 )改良的凯惜纳 - 乌尔夫还原法 : 1946 年,黄鸣龙在美国哈佛大学工作时,在做凯惜纳 - 乌尔夫还原反应时,出现了意外的情况(漏气),但并未弃之不顾,而是照样研究下去,结果得到出乎意外的好产率。于是他仔细地分析原因,并经多次试验后总结如下:在将醛类或酮类的羧基还原成亚甲基时,把醛类或酮类与 NaOH 或 KOH , 85% (有时可用 50% )水合肼及双缩乙二醇或三缩乙二醇同置于圆底烧瓶中回流 3-4 小时便告完成。这一方法避免了凯惜纳 - 乌尔夫还原法要使用封管和金属钠以用难于制备和价值昂贵的无水肼的缺点,产率大大提高。因此,黄鸣龙改良的凯惜纳 - 乌尔夫还原法地国际上应用广泛,并写入各国有机化学教科书中,简称黄鸣龙还原法。后来,他经常以此为例,向青年科技人员说明做实验一定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一再强调在反应中,出现了异常现象应尽可能地将反应结果弄明白这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 3 )甾体激素的合成和有关反应的研究 : 1958 年,黄鸣龙等利用薯蓣皂为原料以七步合成了可的松,使我国的可的松合成跨进了世界先进行列。黄鸣龙对口服避孕药的结构研究和合成也作出了贡献。其中,甲地孕酮用口服避孕药不仅在我国是首创,在英国也被用作口服避孕药。
第二课时
【基本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 烷烃能与氧气、卤素单质的反应。
2. 烯烃、炔烃与单质、卤化氢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要求:
通过对烷烃、烯烃、炔烃性质的对比,体会官能团对烃性质的决定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结合烃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促使学生认识烃的重要性,休会科学技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能从结构的角度分析烷烃与烯烃、炔烃化学性质的不同、烯烃与炔烃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学案导学】
1.烷烃的通式 ,常温下烷烃很不活泼,与 、 、 和还原剂等都不反应,只有在特殊条件(例如 、 )下在能反应。其主要化学性质有
其特征反应是 。
2. 烯烃的通式:__________。最简单的烯烃为________,比烷烃活泼,其主要化学性质有
。
其特征反应是
烯烃与酸性高锰酸甲溶液反应的氧化产物的对应关系为:
。
3.炔烃的通式:___________。最简单的炔烃为________比烷烃活泼,其主要化学性质有
。
其特征反应是
【课时测控6】
专题: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
1.2—甲基丁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一氯代物共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都能燃烧
C.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氧化剂都不反应 D.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3.制取氯乙烷最合理的方法是( )
A.乙烷与Cl2取代 B.乙烯与Cl2加成
C.乙烯与HCl加成D.把乙烯通入盐酸中
4. 质量相同的烷烃和烯烃完全燃烧所需O2的质量(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不能肯定
5. 既可用来除去甲烷中的丙烯,又可用来鉴别乙烷与丁烯的方法是( )
A.把气体通入足量液溴中
B.在导管口处点燃
C.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把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
6.下列关于聚氯乙烯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聚氯乙烯为纯净物
B.聚氯乙烯可使溴水褪色
C.聚氯乙烯的单体可作果实催化剂
D.聚氯乙烯的单体,可使KMnO4溶液褪色
7. 某气态烃0.5mol能和1mol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Cl2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
A.CH CCH3 B.CH2=CH2
C.CH CH D.CH2=C(CH3)2
8.某气态烃20mL完全燃烧时,正好消耗同温同压下的O2100mL,则该烃是( )
A.C2H6 B.C3H8
C.C4H10 D.C5H12
9.1mol丙烷最多和几摩尔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
A.4mol B.8mol
C.10mol D.2mol
10.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
H2O,耗氧量最多的是( )
A.C2H6 B.C3H8
C.C4H10 D.C5H12
11.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的试剂瓶为( )
A. 澄清的石灰水、浓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C.溴水、浓硫酸
D.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2.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反应
B.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
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的反应
D.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
13.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它的分子结构和烷烃相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硅烷的分子通式可表示为SinH2n+2
B.甲硅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和水
C.相同条件下甲硅烷(SiH4)的密度大于甲烷
D.甲硅烷的热稳定性强于甲烷
14.乙烷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先将产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2.07g,然后通过Na2O2,Na2O2增重2.24g。混合气体中乙烷和丙烷的体积比为( )
A.1:1 B.2:5
C.5:2 D.3:5
15.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0.1mol,完全燃烧后,得到3.36L(标准状况下)CO2和3.6g 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乙烯 B.一定有甲烷
C.一定没有CH4 D、一定没有乙烷
16.有A、B、C、D四种烃,在常温下A、C是气体,B、D是液体。A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物质的量之比是2:1;B的分子量是A的三倍;C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光照条件下最多可与六倍体积氯气发生反应;燃烧相同物质的量C与D,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4,D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1摩尔D能与3摩尔氢气完全反应;在铁粉存在下与溴反应生成一溴代物只有一种。试推断有机物A、B、C、D,分别写出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总结提高】
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
【学习反思】
请同学们记录本课时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错误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阅读材料】
中国古人对天然气的利用
古代人民采集石油和天然气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特别是通过钻凿油井合并来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技术,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
天然气是石油的共生物。它的发现时间,当在开凿盐井的同时或稍后。从两千多年以前的秦代就开始凿井取气煮盐的情况。“临邛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先以家火投之”,再“取井火还煮井水”。据载此法效果大,省事简办,“一斛水得四、五斗盐”,比家火煮法,得盐“不过二、三斗”,显然火井煮盐,成本低,产量高,被认为是手工业的一项重大发展。
四川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地方。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公元961年,成都平原上的什邡,出现了一件怪事:地里突然窜出一条“火龙”,顺着大风烧掉了几百户人家。地里窜出的“火龙”是什么?是天然气遇火燃烧形成的。中国人的祖先发现这些臭气可以燃烧后,就开始想办法来用它。
晋朝人常璩写的《华阳国志》里,描述秦汉时期应用天然气有一段话:临邛县“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火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
这段话向后人透露了两条消息: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用竹筒装着天然气,当火把点火走夜路。用天然气煮盐,火力比普通火力大得多,出盐多。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烟飞煽于天垂”。这是晋代人对四川火井的诗意描写,比这更早些,西汉杨雄在《蜀都赋》中,已把火井列为四川的重要名迹之一,可见火井由来已久。至于利用天然气煮盐,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天然气能自燃而不助燃的性能,汉代就已克服了火井爆炸的困难,并且还用竹筒盛装天然气,类似今天的储存天然气的气罐,创造利用天然气的方法,关于利用火井煮盐更详细的记述,则见于《天工开物》,书中还绘有火井煮盐图。
南宋时期,成都邛崃县天台山的一片山坡上,常常有一缕缕带臭味的怪气冒出来,熏得周围的庄稼全都枯萎了。当地百姓不知是什么妖怪作祟,修了座宝塔镇住气眼,从此再不冒气影响庄稼了。这怪气就是天然气。
为了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中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明创造了一整套钻井技术。远在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中国人的祖先就已开凿较深的井,自汉代以来,劳动人民进而推广和改进了钻井机械。到宋代深井钻掘机械已形成一项相当复杂的机械组合。普遍废弃了大口浅井,凿成了筒井。到了明代,钻井机械设备和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课时
【基本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 了解苯的结构,认识结构决定性质。
2. 掌握苯及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要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体会由个别到一般的推论方法,以及知识间“相似类比”和“差异类比”的比较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介绍,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学生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
【学习重点、难点】
本课时知识重点是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并能联系苯的结构加以解释。
【学案导学】
1.苯分子中所有的C、H原子都处于__________上(具有_______形结构),苯分子中不存在一般的C=C键。苯环中所有的碳原子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C—C和C=C之间的独特的键,键间的夹角为______。苯和甲烷、乙烯、乙炔都属于______性分子。
2. 由于苯分子中C、C原子间的键介于C=C和C—C之间,其结构上既类似于饱和烃,又类似于烯烃,因此苯兼具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但苯的性质比不饱和烃稳定,具体表现在苯较易发生 反应(但比烷烃的取代反应要困难些,因苯的取代反应一般需催化剂或加热等条件),较难发生
反应,难以发生 反应(除燃烧外)。
具体表现为:①不能使 褪色,也不能使 褪色——② 反应说明苯具有类似饱和烃的性质,即通常情况下较稳定;③ 反应,类似不饱和烃。
3.苯的同系物通式为 ,化学性质为:由于苯环和侧链的相互影响,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与苯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①不能使溴水褪色——与苯相似,只发生萃取作用。②氧化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由于苯环对侧链的影响,使侧链较易被氧化。③取代反应,类似苯
【课时测控7】
专题一:苯、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及其结构
1.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与C=C的简单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苯不能使溴水因化学反应而褪色 ③经实验测定只有一种结构的邻二甲苯 ④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氢化成环己烷 ⑤苯中相邻C、C原子间的距离都相等。
A.只有①② 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②⑤ D.只有①②③⑤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芳香烃都符合通式CnH2n-6(n≥6)
B.芳香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芳香烃都有香味,因此得名
D.分子中含苯环的化合物都是芳香烃
3.(1)乙烷、(2)乙烯、(3)乙炔、(4)苯四种烃中,碳原子之间键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1)>(2)>(3)>(4)B.(2)>(1)>(3)>(4)
C.(1)>(4)>(2)>(3)D.(4)>(3)>(2)>(1)
4.以下物质可能属于芳香烃的是( )
A.C17H32 B.C8H12
C.C8H10 D.C20H36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烷分子中3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B.甲苯分子中7个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全部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2-丁烯分子中4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6.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CH2,将ag聚苯乙烯树脂溶于bg苯中,然后通入 cmol乙炔气体,则充分混合后,所得产物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A.12:1 B.6:1
C.8:3 D.1:12
7.用式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1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数目为( )
A.3 B.4
C.5 D.6
8.四苯甲烷: C(C6H5)4 的一溴取代物有多少种(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分别为
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2 B.3
C.4 D.5
10.某苯的同系物的分子式为C11H16,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含苯环外不再含其他环状结构,分子中还含有两个—CH3,两个—CH2—和一个—CH—。则该分子由碳链异构所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总结提高】
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
专题二: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11.下列物质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戊炔 B.苯
C.甲苯 D.己烷
12.可用来提取含有杂质Br2的溴苯的试剂是( )
A.水 B.酒精
C.NaOH溶液 D.苯
13.下列各组内物质不论以任何比例混合,只要当混合物的质量一定时,混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碳量不变的是( )
A.甲苯和乙苯 B.乙烯和丁烯
C.乙炔和乙烯 D.乙炔和苯
14.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不能发生反应,但静置后溶液分液,且溴水层几乎无色的是( )
A.CCl4 B.戊烯
C.苯 D.酒精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液溴和溴苯 B.溴苯和苯
C.硝基苯和水 D.苯和硝基苯
16.将溴水与苯混合振荡,静置后分液分离。将分出的苯层置于一只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可发生白雾,这种物质是( )
A.亚硫酸钠 B.溴化铁
C.锌粉 D.铁粉
17.某烃的分子式为,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则该烃是
18.篮烷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篮烷的分子式为C12H14
B.篮烷分子中存在3个六元环
C.篮烷分子中存在3个五元环
D.篮烷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
19.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1种,该芳香烃的结构简式为 ,名称是 。若芳香烃C9H12的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①1种结构时,则其结构简式为
②2种结构时,则其结构简式可能为
③3种结构时,其结构简式可能为 。
【总结提高】
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
【学习反思】
请同学们记录本课时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错误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
【课时测控5】
1 2 3 6
C D A C
7 8 9 10 11
C C C D A
4.(略) 5.(1)⑥(2)②⑤(3)⑤(4)③④ 13. ①1-丁烯②4-甲基-2-戊烯③2.4-二甲基-2已烯④2.3-二甲基-1-丁烯⑤1-已炔⑥3.3-二甲基-1-丁炔
14. 略 15. (1) 2,3-二甲基-1-戊烯 (2)2,2-二甲基-3-己烯
【课时测控6】
1 2 3 4 5
B A C A D
6 7 8 9 10
CD A B B A
11 12 13 14 15
C AD D C BD
9.(CH3)2CHCH2CH2Cl;CH3CH2CH2CHClCH3;(CH3CH2)2CHCl;CH3CH2CH(CH3)CH2Cl
10.2-甲基丁烷 11. (1)C10H20
(2) A:(CH3)3CCH=CHC(CH3)3
H:(CH3)3CCOOH (3) 4
27. A. CH CH B. C.CH3CH3
D.
【课时测控7】
1 2 3 4 5
D B C C BD
6 7 8 9 10
A D A C B
11 12 13 14 15
A C BD C C
16 17 18
D A C
19.对—二甲苯。
① ②
③
A
B
—NO2
C
—CH3
D
—CH2
—CH3
②
①
—OH
—CH
= CH2
④
③
—CH3
CH3—
CH3
CH3
—CH3
C
⑤
—C
—CH3
CH3
CH3
(I)
1
2
6
3
4
5
7
8
(Ⅱ)
—NO2
—CH3
CH3
(Ⅲ)
①
CH2
= CH
CH2
CH3
②
CH3
CH
= CH
—CH
—CH3
CH3
③
CH3—
C
CH3
= CH
—CH
CH3
—CH2
—CH3
④
CH3
—CH
CH3
—C
= CH2
CH3
⑤
CH
C
—CH2
—CH2
—CH2
—CH3
⑥
CH
C
—C
CH3
CH3
—CH3
H
H
B
N
B
N
B
N
H
H
H
H
H
H
H
H
H
H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2H5
CH3
CH3
CH3
(CH2)2CH3
CH(CH3)22
CH3
CH3
CH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