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能归纳元素周期律
重点难点:元素周期律
知识梳理:
二、元素周期律
2、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判断金属性强弱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常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探究】观察实验,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实验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钠与水
镁与水
镁与盐酸
铝与盐酸
钠、镁、铝最高价氧化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氢氧化钠为_________,氢氧化镁为____________,氢氧化铝为____________。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钠、镁、铝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16页表格内容,总结:Si、P、S、Cl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________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元素非金属性______________,即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以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为:
金属性逐渐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__。
对其它周期元素性质进行研究,也可以得到类似结论,所以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_________________。
【小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1)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最外层电子数1→8,第一周期1→2)
(2)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大→小)
(3)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正价:+1→+7,稀有气体为0,负价:–4→–1)
(4)元素得、失电子能力呈现周期性变化(失电子能力:强→弱,得电子能力:弱→强
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元素周期律
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解析:X属于短周期元素,且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只有X原子电子层数为2时才符合题意,可推知X为氧、则Y为硫、Z为磷。依据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元素周期律,可推出非金属性强弱、原子半径大小等。答案:AD
知能检测:
1.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2.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D.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3.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的氦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4.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的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5. 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O<S<Na B.稳定性:PH3>H2S>NH3
C.酸性:H3PO4<H2SO4<HClO4 D.碱性:Al(OH)3<Mg(OH)2<NaOH
6. 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7.气态氢化物按稳定性递增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NH3、 HF、PH3、 HCl B. SiH4 、PH3、HCl 、HF
C. SiH4 、PH3 、H2O 、H2S D. CH4 、NH3 、PH3 、HCl
8.a–g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层都是M层,其最外层电子数如下:
用化学符号回答:
(1)元素b与L层上有6个电子的元素结合成稳定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
(3)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
(4)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又称_______性氢氧化物,它与元素g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