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7-08 10: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了解乙酸的结构特点;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3.通过酯化和酯的水解的认识,树立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乙酸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乙酸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__________ 结构式______ ____ ____ 结构简式____ ________
乙酸可以看作是由 和 结合而成的,官能团是 。
二、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俗称 ,常温下是__ _色具有___ _气味的______体。沸点 ,熔点 。当温度低于熔点时,乙酸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为________。乙酸 溶于水和 。
[练习1]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不是一元酸
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思考讨论1】
1.用醋酸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质?通过这个事实能否比较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2.设计实验比较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以验证上面的结论。
1.弱酸性
乙酸是一种 ,其酸性比碳酸 ,具有酸的通性。
⑴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H+,电离方程式为
⑵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石蕊试液 。
⑶与活泼金属钠反应:
⑷与碱性氧化物Na2O反应:
⑸与碱NaOH反应:
⑹与盐Na2CO3反应:
2.酯化反应
【实验3-4】
实验现象: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 产生,并且可以闻到 。(这种有香味的液体叫 。)
反应方程式: 。
酯化反应: 。
反应特点:反应速率 ,一般加入 作催化剂,并且 ;反应还是 ,生成的乙酸乙酯在 条件下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练习2]写出乙酸与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讨论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讨论3】Na2CO3溶液的作用有哪些?
[练习3]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有效的处理方法是( )
A.蒸馏
B.水洗后分液
C.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用过量氯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知能检测】
1.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原因是( )
A.有盐类物质生成 B.有酯类物质生成 C.有醇类物质生成 D.有酸类物质生成
2.下列关于乙酸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的高
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它能与碳酸盐反应
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
3.在3支试管中分别放有:①1mL乙酸乙酯和3mL水
②1mL溴苯和3mL水 ③1mL乙酸和3mL水。
图中三支试管从左到右所盛物质的顺序为( )
A. ①②③ B.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4.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硫酸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乙烯生成
5.酯化反应属于( )
A.中和反应 B.不可逆反应 C.离子反应 D.取代反应
6.向下列物质中加入金属钠和碳酸钠都能产生气体的物质是( )
A.H2O B.CH3COOC2H5 C.CH3CH2OH D.CH3COOH
7.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A 10g,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2g,回收未反应的A 1.8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A .98 B .116 C .158 D .278
8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⑴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防止a 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⑶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① ②
⑷试管b中加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
⑸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a
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