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电解质溶液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 )1.下列过程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是: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泳;⑤电化腐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全部
( )2.用水稀释0.1mol·L-1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OH- ]/[NH3·H20] B.[NH3·H20]/[OH一 ]
C.[H+]和[OH一 ]的乘积 D.OH-的物质的量
( )3.将20mL0.4mol·L-1硝酸铵溶液跟50mL0.1mol·L-1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A.[NO3- ]>[OH一 ]>[NH4+]>[Ba2+] B.[NO3-]>[Ba2+]>[OH一 ]>[NH4+]
C.[Ba2+]>[ NO3-]>[OH一 ]>[ NH4+] D.[NO3- ]>[ Ba2+]>[ NH4+]>[OH一 ]
( )4.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lmol·L-1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的溶液体积是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
( )5.已知某溶液中存OH-、H+、NH4+和C1-四种离子,其浓度大小有如下关系:
①c(C1-)>c(NH4+)>c(H+)>c(OH-)②c(C1-)>c(H+)>c(NH4+)>c(OH-)
③c(C1-)=c(NH4+)且c(OH-)=c(H+)④c(OH-)>c(H+)>c(C1-)>c(NH4+)
⑤c(H+)>c(OH-)>c(C1-)>c(NH4+)其中可能的是
A.①④ B.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
( )6.常温下,向0.1mol下列物质:①过氧化钠 ②硫酸钡 ③硫化钠 ④四羟基合铝酸钠 ⑤氯化铝中分别加入0.5L水后充分搅拌,则溶液中阴离子数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⑤①③④② B.⑤②①③④ C.⑤①④③② D.②⑤①③④
( )7.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A.无水三氯化铁 B.氢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化二铁
( )8.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
A.酸碱指示剂 B.pH计 C.精密pH试纸 D.广泛pH试纸
( )9.在0.lmol·L-1Na2C0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Na+]=2[CO32- ] B.(OH一 )=2[H+]
C.[HCO3-]>[H2CO3] D.[Na+]<([CO32-]+[HCO3- ]
( )10.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溶液:AC、BD、AD、BC,浓度均为0.1 mol·L-1。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三种溶液的pH>7,最后一种溶液的pH<7。下列各组酸、碱性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
碱性
酸性
AOH>BOH
HC>HD
AOHHC>HD
AOH>BOH
HCAOHHC( )11.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值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硝酸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 B.pH=3的盐酸跟pH=ll的氨水
C.pH=3的硫酸跟pH=ll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 )12.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一定比后者大的是
A.常温下,pH 相同的KOH溶液和K2CO3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B.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醋酸溶液和盐酸中的pH
C.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c (HCO3-)和c (OH-)
D.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NaOH溶液和氨水,所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
( )13. 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图示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左侧液面装置Ⅰ比装置Ⅱ的低
C.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 D.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 )14.已知0.1 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Na+]+[H+]=[HA-]+[OH-]+2[A2-]
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Na+]>[A2-]>[H+]>[OH- ]
( )1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Al(OH)4]-的溶液中:NH4+、Na+、Cl-、H+
B.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NO3-
C.在pH=12的溶液中:NH4+、Na+、SO42-、Cl-
D.在c(H+)=0.1mol·L-1的溶液中:K+、I-、Cl-、NO3-
( )16.已知:①I2+SO2+2H2O=2HI+H2SO4;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根据上面反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强弱顺序是:Fe3+ > SO2> I2 > SO42- B.还原性强弱顺序是:SO2> I-> Fe2+>Cl-
C.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不能发生 D.Fe3+与I-在溶液可以大量共存
( )17.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关于该锂的电池说法中,正确的是
A.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 == Li+ 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 Li+
C.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 + e- == MnO2- 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 == Li2+
( )1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当溶液中C(H+)=10-1mol·L-1时,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中C(H+)=10-13mol·L-1时,又能生成沉淀。则该组离子可能是:
A.Na+、Cu2+、NO3-、CO32- B.Ba2+、K+、Cl-、CO32-
C.Fe2+、Na+、SO42-、NO3- D.Mg2+、NH4+、SO42-、Cl-
( )19.(08宁夏卷)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A.CH3OH(g)+O2(g)=H2O(1)+CO2(g)+2H+(aq)+2e- B.O2(g)+4H+(aq)+4e-=2H2O(1)
C.CH3OH(g)+H2O(1)=CO2(g)+6H+(aq)+6e- D.O2(g)+2H2O(1)+4e-=4OH-
( )20.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 = 2Fe3++3H2↑
B.在硫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S2- + 2H+ = H2S↑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SO2气体:Ca2++2ClO— + SO2+H2O = CaSO3↓+2HClO
D.标准状况下2.24L CO2通入1mol/L 100mL NaOH溶液中:CO2+OH— = HCO3-
二、填空题(共40分):
21.(09海淀区高三期中) (共9分)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铵、⑦硫酸氢铵,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
(2)④、⑤、⑥、⑦、⑧五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
(3)将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已知t℃,KW=1×10-13,则t℃(填“>”或“<”或“=”) 25℃。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2SO4的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 。
22.(河北舞阳一高09高三10考)(10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形成的阳离子是一个质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A、C、D三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甲,B、C、D三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乙,甲和乙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请回答:
(1)化合物甲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 。
(2)A的单质与C的单质在强酸性条件下构成燃料电池,其正极反应式为 。
(3)将3gB的单质在足量C的单质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L 0.4mol/L的甲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的溶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为 ;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常温下,甲与乙的水溶液pH均为9,这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
c(OH-)甲 : c(OH-)乙=
23.(8分)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NaHCO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⑴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 。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⑵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⑶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 (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
24.(13分) 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速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6molL-1盐酸,其它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烧瓶B的作用是 ;
烧瓶C的作用是 ,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 。
(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分液漏斗H中应加入 。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字母) 。
(4)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 。
(5)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 ; E管中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 。
专题六 电解质溶液 参考答案
1—5 B B B C C 6—10 A D B C A 11—15 D B B C B 16—20 B B C C D
21.(9分) (1)④②③① (2)⑥⑦④⑤⑧
(3)C(Na+) =C(Cl-) > C(OH-) >c(NH4+)> C(H+) (4) >(1分) 9∶2
22.(10分)(1)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共价键、极性键均可)(2分)(全对给分)
(2)O2+4H++4e-=2 H2O (2分)
(3)0.1 mol NaHCO3和0.15 mol Na2CO3 (2分)(对一个给1分)
c(Na+)>c(CO)>c(HCO)>c(OH-)>c(H+)(2分)
(4)10-4(2分)
23.(8分)HCO3-+H2OH2CO3+OH-;大于; ⑴乙;B; ⑵等于;甲;
⑶乙(1分);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1分
24.(13分) (1)普通铁粉;作为水蒸气发生器;防止水倒吸;氢气。
(2)固体NaOH(或碱石灰、CaO等碱性固体干燥剂;6mol·L-1HCl)
(3)A、B、E(2分) (4)加快氢气产生的速度
(5)(2分) (6)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
专题六 电解质溶液 参考答案
1—5 B B B C C 6—10 A D B C A 11—15 D B B C B 16—20 B B C C D
21.(9分) (1)④②③① (2)⑥⑦④⑤⑧
(3)C(Na+) =C(Cl-) > C(OH-) >c(NH4+)> C(H+) (4) >(1分) 9∶2
22.(10分)(1)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共价键、极性键均可)(2分)(全对给分)
(2)O2+4H++4e-=2 H2O (2分)
(3)0.1 mol NaHCO3和0.15 mol Na2CO3 (2分)(对一个给1分)
c(Na+)>c(CO)>c(HCO)>c(OH-)>c(H+)(2分)
(4)10-4(2分)
23.(8分)HCO3-+H2OH2CO3+OH-;大于; ⑴乙;B; ⑵等于;甲;
⑶乙(1分);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1分
24.(13分) (1)普通铁粉;作为水蒸气发生器;防止水倒吸;氢气。
(2)固体NaOH(或碱石灰、CaO等碱性固体干燥剂;6mol·L-1HCl)
(3)A、B、E(2分) (4)加快氢气产生的速度
(5)(2分) (6)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