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免费资料)福建省泉州七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特别免费资料)福建省泉州七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7-11 19: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泉州七中08--0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期末考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卷人:陈昊萍 复核人:倪晓东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
第Ⅰ卷(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色能源是指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1)太阳能 (2)风能 (3)石油 (4)煤 (5)木材 (6) 潮汐能
A.(1)(2)(6) B.(1)(2)(5) C.(3)(4) D.(4)
2.下列各项中的化学术语表达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aCl的电子式: Na :Cl :

C、乙烯的结构式:  CH2 = CH2   D、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
3.下列燃料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4+2O2 == CO2 + 2H2O △H = -889.6kJ·mol-1
B、C8H18(l)+ 25/2O2(g)== 8CO2(g) + 9H2O(l) △H = 5472kJ·mol-1
C、C2H5OH(l) + 3O2(g)== 2CO2(g)+ 3H2O(l) △H = -1336.8kJ·mol-1
D、C2H2(g)+ 5/2O2(g)== 2CO2(g)+ 2H2O(l) △H = + 1298.3kJ·mol-1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   B.糖类组成一定符合通式Cn(H2O)m?   C.符合通式Cn(H2O)m的一定是糖类物质   D.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
5.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酸和水 B.液溴和苯 C.苯和水 D.乙醇和水
6.下列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强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
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
D.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硝酸反应
7.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 B. 苯 C. 乙烯 D. 乙炔
8. 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A. Na2SO4溶液 B. 浓硫酸 C. 甲醛溶液 D. CuSO4溶液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是各种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B、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
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的混合物
D、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
10. 正常情况下,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一般是(??)
A.2H++2e-=H2↑  B.Fe2++2e-=Fe
C. 2H2O+O2+4e-=4OH- D.Fe-2e-=Fe2+
11. 关于实验室蒸馏石油的实验,其叙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 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石油中
B. 冷凝管中冷却水上进下出
C. 蒸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
D. 蒸馏石油的主要目的是制备气态烃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在重金属盐作用下会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B.苯与硝酸反应、酯的水解实验一般在水浴中进行
C.油脂皂化反应完全后,加入热饱和食盐水,硬脂酸钠沉于溶液下面
D.检验淀粉发生水解时,要先用NaOH溶液中和水解液,再进行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的实验
1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14.大量获得乙烯的工业方法是( )
A.煤的干馏 B.石油分馏 C.石油裂化 D.石油裂解
15.等质量的Cu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分析整个过程,最后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
A. 硝酸 B. 无水乙醇 C. 石灰水 D. 盐酸
16.如右下图,将铜片、锌片用导线连接后置于同一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锌片是原电池负极,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C.H+在负极得到电子被还原
D.锌片越纯,锌片上产生的气泡就越多
17.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主要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18.相同条件下,含氧酸酸性越强,其水溶液与金属反应就越剧烈。室温下,1.0mol/L的①甲酸、②乙酸、③丙酸分别与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作用,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降低,由此可推断出这三种物质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是(从难到易的顺序)(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19.H2、CO、C8H18、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CO(g)+1/2O2(g)=CO2(g)?????? △H=-283.0kJ/mol C8H18(l)+25/2O2(g)=8CO2(g)+9H2O(l) △H=-5518kJ/mol CH4(g)+2O2(g)=CO2(g)+2H2O(l) ???△H=-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
  A.H2(g)?? ? B.CO(g)??? C.C8H18(l)??? D.CH4(g)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HC≡C-CH=CH2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 二氯甲烷存在同分异构体
C.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D. C2H6O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21.巴豆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CH2CH3(又名:丁烯酸乙酯)。现有 ① 氯化氢气体; ② 溴水; ③ 氢氧化钠溶液; ④ 丁醇; ⑤ 酸化的KMnO4溶液。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的组合是( )
A.只有 ② ⑤   
B.只有 ① ③ ④   C.只有 ① ② ③ ④  
D.只有① ② ③ ⑤
22.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材料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总反应式为:Ag2O+Zn=ZnO+2Ag。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附近溶液的OH— 浓度慢慢减小
B.在使用过程中,电流由Zn极流向Ag2O极
C.Zn是正极,Ag2O是负极
D.Zn极发生还原反应,而Ag2O极发生氧化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综合题(本题有7小题,共56分)
23.(4分)现有如下几种物质:①金刚石 ② 16O ③ 淀粉 ④ 18O ⑤CH3-CH2-CH2-CH3
H H
⑥纤维素 ⑦ C60 ⑧ Cl-C-Cl ⑨CH3 -CH-CH3 ⑩Cl-C- H
H CH3 Cl
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和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和 。
属于同位素的是 和 ;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和
24.(14分)以下是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几种可能的合成路线:
(1)分别写出乙烯、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 、
(2)乙醇和乙醛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 、
(3)请写出①、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④   ,
(4)乙酸乙酯在碱性(NaOH)条件下水解的方程式:
(5)上述几种路线中涉及到的有机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    (填出两种即可)
25.(12分)(1)由A、B、C三种金属进行下列实验:①颗粒大小相同的A、B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A的反应速度较快;②用C与B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构成原电池,B溶解。则三种金属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①与化石燃料相比,利用氢能源有很多优点,请说出其中一点       
②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型装置,其构造如右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它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其中a极作 极,该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CuCl2溶液, X、Y 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 X极的电极名称是 。
② 若X、Y 均为石墨电极,通电后,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26.(7分)(1)室温下,将1g苯(C6H6)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41.8kJ的热量,写出C6H6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2)今有两个氢气燃烧生成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 ==H2O(g) △H=a kJ/mol
2H2(g)+O2(g) ==2H2O(l) △H=b 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b︱表示b的绝对值)
①若2 mol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填“>”、“<”或“=”)︱b︱kJ
②反应热的关系:2a b(填“>”、“<”或“=”)。
③ 若已知H2(g)+1/2O2(g) ==H2O(g) △H=—242 kJ/mol ,且氧气中1mol氧氧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27.(4分)如图所示,U型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和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可以忽略。将该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和气体充分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充分反应,且产物中只有一种有机物,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 。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型管右端上方的玻璃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28.(9分)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主要装置如图所示,主要步骤为:
①在a试管中按体积比2:3:2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液;
②按图连接装置,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饱和Na2CO3溶液中;
③待b试管中收集到约2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
④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配制这一比例的混合液,三种药品加入的先后顺序是 。
(2)写出CH3COOH、CH3CH218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气泡冒出。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该实验步骤④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分离方法是
(5)若将浓硫酸、甲醇、乙醇、甲酸、乙酸五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上图装置中进行酯化反应,则经步骤④分离出的酯类物质理论上有 种。
29.(6分)某有机物A蒸气的密度换算为标准状况下为2.68g/L,其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40%、6.6%,其余为氧元素。
(1)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
(2)若该有机物有水果香味,写出其结构简式 。
(3)若该有机物能与Na2CO3溶液反应,写出其结构简式 。
21世纪教育网
泉州七中08--0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期末考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卷人:陈昊萍
第Ⅰ卷(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得分
答案
第Ⅱ卷(共56分)
二、综合题(共 56分)21世纪教育网
23.(4分) 和 ; 和 。
和 ; 和
24.(14分)(1) 、
(2) 、
(3)① 。
④   ,
(4)
(5)    (填出两种即可)
25.(12分)(1) 。
(2)①          
②    能转化为   能 极, 。
(3)① 。
② 。
26.(7分)(1) 。
(2)①   ︱b︱kJ ②2a b。成 ③
27.(4分)(1) 。 (2) 。
28.(9分)(1) 。
(2)____________ _______.
(3)
(4) (5) 种。
29.(6分)
(1) 。 (2) 。 (3) 。
泉州七中08--0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期末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1—22 ADCDC BBABC CCCDC ACBAA DA21世纪教育网
23.(4分)①⑦; ⑤⑨; ②④; ⑧⑩
24.(14分)(1)CH2=CH2 (2分) CH3COOCH2CH3(2分)(2)羟基 (1分) 羧基(1分)
(3)①CH2=CH2 + H2O CH3CH2OH(2分)
④2CH3CH2OH+O2 2CH3CHO+2H2O(2分)
(4)CH3COOCH2CH3+ NaOH→CH3COONa+CH3CH2OH(2分)
(5)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氧化反应(2分,任写两种)
25.(12分)(1)由强到弱顺序:A>B>C(2分)
(2)①来源丰富;热值高;燃烧后不产生污染(任写一个,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
②化学;电;负;(各1分)H2+2e—+2OH—=2H2O(或H2+2e—=2H+) (2分)
(3)① 阴极 (1分) ②2Cl- - 2e- = Cl2 ↑ (2分)
26.(7分)(1)C6H6(1)+15/2O2(g) 3H2O(1)+6CO2(g) △H=-3260.4kJ/mol(或其它合理答案,3分) (2)①<(1分)② >(1分)③ 436kJ(2分) 
27. (4分)(1);(2分) (2)B; (2分)
28.(9分)(1)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2分)
(2)CH3COOH+C2H518OH CH3CO18OC2H5+H2O (2分)
(3)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2分) (4)分液(1分) (5)4(2分)
29.(6分)(1)C2H4O2 (2分) (2)HCOOCH3 (2分) (3)CH3COOH (2分)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