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鲁科版必修1、2精编教学案及强化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
第八课 氧化还原反应
(建议1课时完成)
[课程目标]
1.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1. 用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并能简单运用。
1. 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 复习巩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它们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得失和电子转移情况的两种表示方法。
[要点精析]
一、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依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3.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
氧化剂: 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还原剂: 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1) 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指反应物质,是一种化学试剂,而不是某一种元素。
(2)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剂本身被还原,即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还原剂本身被氧化,即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氧化产物。
例1:在下列各式中,当左边的物质能生成右边的物质时,试指出下列带点的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1)KClO3→KCl (2)HClO→O2 (3)KI→I2 (4)NO2→HNO3
解析:(1)中氯元素化合价由+5下降到-1,被还原;(2)中氧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到0,被氧化;(3)中碘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到0,被氧化;(4)中氮元素化合价由+4升高到+5,被氧化。
答案:(1)中氯元素被还原;(2)中氧元素被氧化;(3)中碘元素被氧化;
(4)中氮元素被氧化。
例2: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相遇,发生如下反应:SO2+2H2S=2H2O+3S↓
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在反应的产物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下降到0,二氧化硫被还原,做氧化剂;硫化氢中硫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到0,硫化氢被氧化,做还原剂。每生成3molS中,有2molS是硫化氢中-2价的硫被氧化而来的,属氧化产物,有1molS是二氧化硫中的+4价的硫被还原来的,属还原产物,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答案:二氧化硫是氧化剂,硫化氢是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二、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被还原的物质。
(1)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如:O2、Cl2、Br2、I2、S…(其氧化性强弱与非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
(2)有变价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如:、、浓、、…。
(3)金属阳离子如:Fe3+、Cu2+、(H+)…(在金属与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如反应Fe+CuSO4=FeSO4+Cu中,实质上是Cu2+离子氧化Fe原子,Cu2+作氧化剂,Fe是还原剂)。
2、常见还原剂:在化学反应是易失电子被氧化的物质。
(1)典型的金属单质如:K、Ca、Na、Mg…(其还原性强弱与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
(2)某些非金属单质及氧化物如:H2、C、CO、SO2…。
(3)有变价元素的低价态化合物如:H2S、HI、HBr、HCI、FeSO4 、Na2SO3…。
(4)非金属阴离子如:S2-、I-、Br-、CI-…。
例3: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
A. 一定被氧化 B. 一定被还原
C. 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 化合价降低为0
解析:化合态时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正价,也可能是负价,转变成游离态0价,因此,元素可能是被还原也可能是被氧化,所以选C。
小结:金属元素只能失电子,只有正价,所以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元素既能得电子表现负价,又能失(偏离)电子表现正价,所以非金属单质多数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例4:从氧化、还原的观点分析氯气和盐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氯气的化学性质,如氯气跟金属单质(钠、铁、铜……)、非金属单质(氢气、磷……)的反应中都是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因此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但氯气也有还原性,如氯气跟水、碱溶液所发生反应,其中有一部分氯就是表现了还原性。
盐酸也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如在盐酸跟镁、铝、锌等较活泼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中,盐酸表现了氧化性。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时,盐酸表现了还原性。由于盐酸的氧化性实质上是H+的氧化性,属于酸的通性,即绝大多数酸所具有的共同性质,因此不能把盐酸称为氧化性酸。
三、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1、把化学反应分成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类型反应,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前者分类根据化学反应实质,后者分类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种类的多少和类别,所以从分类的根据上看,前者较后者更深入本质。
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的关系是:
基本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 2Cu+O22CuO CaO+H2O=Ca(OH)2 没有单质参加反应
分解 2KClO32KCl+3O2↑ NH4HCO3 NH3↑+H2O+CO2↑ 没有单质生成
置换 Fe+2HCl=FeCl2+H2↑
复分解 H2SO4+Ba(OH)2=BaSO4↓+2H2O
2.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的表示方法 (只是了解内容,不需要掌握)
1. 双线桥——表示电子得失的结果
要点:(1)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2)箭号起、止所指为同一种元素;
(3)标出得与失电子及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2. 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要点:(1)单箭号(在反应物之间);
(2)箭号起点为被氧化(失电子)元素,终点为被还原(得电子)元素;
(3)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与失(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例5.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被氧化的物质。
(1)Cl2+2KI=2KCl+I2
(2)Ca(ClO)2+CO2+H2O=CaCO3↓+2HClO
(3)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解析: (1)中氯元素化合价由0下降到-1,被还原,Cl2是氧化剂;碘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到0,被氧化,KI是被氧化的物质。(3)氮元素化合价由+5下降到+2,被还原,硝酸是氧化剂;铜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到+2,被氧化,铜是被氧化的物质;(2)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1)(3)是氧化还原反应,(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1)中Cl2是氧化剂,KI是被氧化的物质;(3)中硝酸是氧化剂,铜是被氧化的物质。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 )
A.SO2→S B.SO32- →SO2 C.HCO 32- →CO32- D.I-→I2
2. 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消除人体内活性氧,则Na2SeO3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 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以上均不是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 B.
C. D.
4.对于司机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
2CrO3(红色) + 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 + 3CH3CHO +6H2O
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A.H2SO4 B.C2H5OH翰林汇 C.Cr2(SO4)3 D. CrO3
5.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则二氧化氯( )
A.是强氧化剂 B. 是强还原剂
C.是离子化合物 D.分子中氯为负1价
6.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 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 生石灰、食盐
7. 在化学上,常用CaH2作为制取氢气的药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 有下列四种判断,正确的是( )
A. H2O是氧化剂 B. CaH2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C. H2只是氧化产物 D. 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8.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 B.NO不溶于水
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还原的产物 D.NO是红棕色气体
9.今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若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10. 下列反应中,盐酸既作还原剂,又表现出酸的性质的是( )
A.
B.
C.
D.
11.盐酸和氯气都可以与铁反应,化学方程式: 2Fe+3Cl22FeCl3
Fe+2HCl=FeCl2 +H2↑从产物的比较可得出氯气比盐酸强的性质是(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金属性
12. 造纸工业常用Cl2漂白纸浆。漂白后的纸浆要用NaHSO3除去残留的Cl2,其反应为:
Cl2 + NaHSO3 + H2O = NaCl+ HCl + H2SO4,在这个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
物质的量之比( )
A. 1:1 B. 1:2 C. 2:1 D. 2:3
13.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Al2O3 + N2 + 3 C 2 AlN + 3 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生成 AlN的过程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是氧化产物
14.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B.用煤气灶燃烧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为炒菜提供热量
C.牛奶久置变质腐败
D.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20 mL到沸水中,边加边振荡
15.在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生石灰和水反应 B.三氧化硫和水反应
C.铜和氯气反应 D.氨气和氯化氢反应
二、填空题:
16. 过氧化氢H2O2,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的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将双氧水加入经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的紫红色消失,此时双氧水表现出 性。
17.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相应问题:
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铁2g。这2g铁在人体中不是以单质金属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二价铁离子的二价铁盐,如硫酸亚铁(FeSO4)。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有利与铁的吸收。
(1)人体中经常进行的转化,A中Fe2+做 剂,
B中Fe3+做 剂。
(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做 剂,具有 性。
(深圳外国语学校 林琼丽)
第8课:
1.D 2.B 3.D 4.D 5.A 6.B 7.A 8.D 9.C 10.C 11.A 12.B 13.C 14.D 15.C 16. 还原性 17.(1)还原;氧化(2)还原;还原
21世纪教育网
www.
w.w.w.k.s.5.u.c.o.m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