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复习教案
高考资源网复习目标
1. 了解物质简单分类法的意义21世纪教育网
2. 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3. 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掌握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4. 掌握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5.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能判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6. 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1世纪教育网
1. 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态存在:在单质中的存在形式为游离态;在化合物中的存在形式为化合态。在自然界中即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有:N2, O2, C, S, Fe等;只以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有:Na, Cl2, Al, Mg, P, Br2, Si等。
2. 物质分类
其中,化合物按照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又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3. 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例如Na2O2、MnO2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
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NO2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
4. 胶体:21世纪教育网
(1) 溶液、胶体、浊液三者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的颗粒大小不同,溶液中分散质颗粒<1nm, 胶体中分散质颗粒>100nm, 浊液中分散质颗粒处于1~100nm之间。
(2) 丁达尔现象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胶体中有明亮的光区,溶液中没有。空气、云、雾、烟尘都是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3) 胶体微粒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这种现象成为电泳。电泳表明胶体微粒吸附电荷,从而带电,Fe(OH)3胶体带正电荷。应用:电泳电镀。
(4) 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可以使胶体聚沉,加热和搅拌也能引起胶体的聚沉。Fe(OH)3胶体聚沉得到Fe(OH)3 沉淀。应用:向豆浆中加入CaSO4或卤水(MgCl2)制豆腐。
(5) 分离胶体微粒与溶液中的离子的方法:渗析,用半透膜。只有浊液中的微粒不能通过滤纸,只有溶液中的微粒能通过半透膜。(滤纸的孔隙比半透膜大)
(6) 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向沸水中逐滴滴加FeCl3溶液,得到红褐色Fe(OH)3胶体。21世纪教育网
(7) 其他和胶体有关的现象:土壤,水泥,三角洲,有机玻璃,墨水。
练习:1.在物质的分类中,下列属于同一范畴的物质是( )
①NaCl ②(NH4)2SO4 ③ NH3·H2O ④KOH ⑤ Fe(OH)3 ⑥HNO3
A. ③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③⑥
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利用电泳现象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B. 胶体都可以发生丁达尔现象
C. 胶体粒子的大小都在1nm-100nm之间 D. 氢氧化铁胶体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
二、化学反应的分类21世纪教育网
1.分类的方法(思考总结)媒体展示
2.离子反应:(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2)发生条件(复分解类型):生成难溶物、生成难电离物、生成挥发性物质。
(3)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练习: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 +2H+=Ca2+ +H2O +CO2 ↑
B. 锌与盐酸反应: Zn +2H+ + 2Cl- =Zn2++2Cl- + H2 ↑
C.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Fe3+ +3OH- = Fe(OH)3 ↓
D. Cl2 通入FeCl2 溶液 Cl2 +Fe2+ = 2Cl-+ Fe3+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Ca2+ + 2H2O
B. 钠与水反应: Na +2H2O = Na+ +2OH- +H2 ↑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Cu2+ + Ag
D. 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 CaCO3 + 2CH3COOH= Ca2+ + 2CH3COO- +CO2↑+H2O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小苏打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CO32- + 2H + =CO2 ↑ + H2O
B. 大理石溶液与醋酸 CaCO3 + 2H+ =Ca2+ +CO2 ↑ + H2O
C. 硫酸亚铁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 Fe2+ + 2H2O2 +4H+ = Fe3+ + 4H2O
D. 氨水与醋酸溶液反应 NH3·H2O + CH3COOH = CH3COO-+ NH4+ +H2O
3、氧化还原反应21世纪教育网
(1)特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实质:电子转移
(3)概念和关系21世纪教育网
化合价升高 →失e- → 发生氧化反应 →做还原剂 →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化合价降低 →得e- → 发生还原反应 →做氧化剂 →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4)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练习:21世纪教育网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C. 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不可能有氧化还原反应
2.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 >X2 >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 .2NaW + Z2 =2NaZ + W2 B. 2NaX + Z2 =2NaZ + X2
C. 2NaY + W2 =2NaW + Y2 D. 2NaZ + X2 =2NaX + Z2
3.亚硝酸(HNO2)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做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21世纪教育网
A. N2 B. N2O3 C. NH4+ D. NO2
4.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脱氯剂,如Na2S2O3 和氯气反应,可将氯气完全转化为Cl- 从而消除氯气对环境的污染,则在该反应中S2O32-不能转化为( )
A. S2- B. SO2 C. S D. SO42-
5. 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为砒霜(As2O3)中毒。方法是:用锌.盐酸与被检验试样混和,若有砒霜,则发生反应生成砷化氢、氯化锌。下列对这一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 盐酸做氧化剂 B. 砒霜做氧化剂
C. 锌和盐酸做还原剂 D. 盐酸做还原剂
三、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Fe的还原性:与Cl2、O2 、H+、Cu2+、Fe3+ 等反应,表现了铁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2.Fe3+的氧化性:21世纪教育网
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Fe Cu Zn KI等氧化,而本身被还原为Fe2+.
3.Fe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①氧化性:Fe2+可以被Zn还原。
②还原性:Fe2+可以被Cl2 O2 KMnO4 HNO3等 氧化。
练习:21世纪教育网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 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B.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 失电子多的还原剂,还原性就强21世纪教育网
D. 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此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2.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可加入 ____________;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
FeCl2 ,可加入___________,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可加入__________。
3. 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HNO3 溶解。反应方程式为: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21世纪教育网
1)请将上述反应改成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HNO3 没有全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占参加反应的全部硝酸的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k.s.5.u.c.o.m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