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源网(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
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1、自主学习,自主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 2、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量变到质变规律。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探究能力的培养。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探究能力的培养。
启发——归纳——应用
多媒体
师生活动
【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和化合价都呈周期性变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它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以第三周期为例,通过化学实验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提问]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性质强弱判断依据金属性1、 2、非金属性1、2、3、[过渡]从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里,我们来设计实验探究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板书](三)元素周期律1、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实验一]Mg、Al和水的反应: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管中,加入2~3 ml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两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NaMgAl与冷水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与沸水反应现象Mg带表面有气泡;Mg带表面变红化学方程式Mg + 2H2O==Mg(OH)2 + H2结论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只能与沸水反应,Al与水不反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NaOHMg(OH)2中强碱Al(OH)3[实验二]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MgAl现象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H2反应方程式结论Mg、Al都很容易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但Mg比Al更剧烈[总结]Na、Mg、Al与水反应越来不越剧烈,对应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弱,金属性逐渐减弱。[过渡]我们再研究第三周期的非金属Si、P、S、Cl的非金属性的强弱。[资料]SiPSCl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加热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H2SiO3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强酸(比H2SO4酸性强)结论第三周期的非金属Si、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总结]第三周期元素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www.ks5.u.com[过渡] 如果我们对其他元素也进行同样的研究,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板书]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思考]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体会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讲解]原子结构周期性变化(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决定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元素的非金属性)可归纳出元素周期律
[板书]3、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条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2)实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变化。【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感觉到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那么,它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用途呢?(看书自学)【板书】4、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认真观察下表,填空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线,标出其附近的元素符号。金属性逐渐 IAIIAIIIAIVAVAVIAVIIA01非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234567金属性逐渐 【练习】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1、预测未知物的位置与性质【反馈练习】Ra(镭)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第ⅡA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是第ⅡA族中最大的 B、遇冷水能剧烈反应 C、位于第七周期D、Ra(OH)2是两性氢氧化物 2、寻找所需物质在 能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如 ;在 能找到制造农药的材料,如 ;在 能找到作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反馈练习】1.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Y的核电荷数比X大2,Z的质子数比Y多4,1摩尔X的单质跟足量的酸起反应能置换出1克氢气,这时X转为具有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根据上述条件推测:(1)X Y Z ;(2)X、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跟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① ,② 。 2.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铍(Be)是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砹是一种有色固体,HAt很不稳定,AgAt是有色难溶于水且感光性很强的固体(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白色固体(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www.ks5.u.com 总结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实验的方法判断金属性的强弱1.和水的反应2.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实验的方法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总结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多媒体投影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找半导体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农药 过度元素找催化剂多媒体投影
P16 6,7,9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www.ks5.u.com(三)元素周期律1、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3、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条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2)实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变化4、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元素的性质(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以及主要化合价、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www.ks5.u.com
www.
性
构
位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