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教案(苏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2.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教案(苏教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7-18 11: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了解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质;
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4.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
5.从微观结构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从微观结构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三、设计思路
通过生产、生活实例,列举不同能量转化形式——化石燃料燃烧、闪电中氮氧化物的产生、化学电池、高炉炼铁、镁条燃烧等。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因此化学反应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通过熟悉的实验帮助学生认识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同时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的角度分析物质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原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热量变化,介绍化学反应中键能的变化,即讨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微观过程。为了把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表示出来,引进热化学方程式,并简单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计算。接着就具体的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进行学习,使之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四、教学过程
【导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同时,必然发生能量的变化。有些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有些反应能够放出能量。因此,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非常重要,能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学生活动】指导阅读教材P34页“你知道吗?”。结合图片说出反应中能量转化的方式是怎样的?你还知道哪些应用能量转化的实例。(见PPT2)
【活动与探究】教材P35页学生实验。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实验,共同讨论交流得出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实验1) 现象: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很热。
结论:镁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实验2) 现象: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很凉。
结论:氢氧化钡跟氯化铵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教师活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变化。有的化学反应是放热的,而有的化学反应是吸热的。我们把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叫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反应。
【板书】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见PPT3、4)
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C(s)+CO2(g)2CO(g)
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g)+10H2O(l)
Zn+H2SO4=ZnSO4+H2↑ C(s)+H2O(g)CO(g)+H2(g)
【板书】2.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见PPT3)
(1)放热反应:a、所有燃烧反应;b、酸碱中和反应;c、金属与酸生成气体的反应;d、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2)吸热反应:
a、C(s)+CO2(g)2CO(g);
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g)+10H2O(l)
c、C(s)+H2O(g)CO(g)+H2(g)
d、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练习】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除了热量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C.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也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设问】化学反应中的热量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微观过程是怎样的?(见PPT6)
【教师活动】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组成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就是此反应的反应热。
【板书】3.反应热与键能(见PPT6)
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吸热反应
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放热反应
【设问】怎样来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呢?
【板书】 4.热化学方程式:(见PPT7)
(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例如:H2(g)+Cl2(g) = 2HCl(g);△H=-184.6 kJ/mol
△H表示反应热,“—”表示放热,“+”表示吸热,单位一般采用kJ/mol。
【板书】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见PPT7、8)
a.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b.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c. △H表示反应热,“—”表示放热,“+”表示吸热,单位一般采用kJ/mol。
【问题解决】教材P35页。会运用反应热进行简单的计算,明确反应热的含义,真正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用途,使知识灵活掌握。
【课堂练习】下列对热化学方程式H2(g)+ I2(g)=2HI(g);△H = +52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mol氢气和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26kJ热量
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kJ热量
C.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mol HI气体需吸收52kJ热量
D.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放出26kJ热量
【过渡】我们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化石燃料,人们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从事各种活动。化石燃料是经过亿万年才形成的蕴藏量有限的非再生能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能源以及开发新能源等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板书】二、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见PPT10)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足够多的空气和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燃料不充分燃烧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产热少,浪费资源,产生CO、烟尘等污染空气、危害人体
3.为使燃料充分燃烧,要通入足够多的空气,空气过多行吗
过多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同样造成浪费,因此要控制适当
4.增大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可采取哪些措施
粉碎固体燃料,雾化液体燃料
【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