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1《物质的分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2.1《物质的分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7-19 20: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3.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重点难点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将许多书放上书架之前可能做了哪些工作?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人们能迅速挑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思考与交流]
1.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2.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归纳与整理]
1.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思考与交流]
对于纯净物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化学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归纳与整理]
1.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就
21世纪教育网
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3.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
[思考与交流]
1.对于化学物质,如果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怎样分类?
2.对于化合物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产生哪些分类结果?
[归纳与整理]
(2)树状分类法
[实践与探究]
1、查阅资料并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后的产品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
2、选择熟悉的物质,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提示:氧化物、酸、碱、盐等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一步进行分类,化合物也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
[思考与交流]
1.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将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归纳与整理]
1. 化学反应的分类:
21世纪教育网
[思考与交流]
初中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能概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吗?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对已学知识?
[实践与探究]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化学物质分成哪几类?每类物质具有哪些主要的化学性质?你的这种分类采取了哪种分类方法?
2.查阅有关资料,列举几个具体实例,说明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归纳与整理]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化学分类中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
[回顾与总结]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化学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反应的分类
21世纪教育网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
3.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
4.通过对胶体的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
的奇妙与和谐。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逐步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1.将少量NaCl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将泥沙溶于水得到的体系呢?将它们静置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区别?
2.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烟、雾、云属于纯净物吗?如果不是,是什么物质分散到什么物质里的?
[归纳与整理]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及其分类
⑴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思考与交流]
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
[归纳与整理]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对比如下:
分 散 质 分 散 剂 实 例
气 气 空气
液 气 云、雾
固 气 烟灰尘
气 液 泡沫
液 液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 液 糖水、油漆
气 固 泡沫塑料
液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固 固 有色玻璃、合金
[思考与交流]
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2.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区别?
[实验与探究]
1.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 mL 蒸馏水、25 mL CuSO4溶液和25 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0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2.将盛有CuSO4溶液和Fe(0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1世纪教育网
3.将Fe(0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归纳与整理]
1.当光束通过Fe(0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的分散质粒子比较大。
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均一、透明、稳定 多数均一、透明、介稳性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分散质粒子 直径 <1nm 1nm~100nm >100nm
组成 单个分子或离子 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典型实例 食盐水、碘酒 食盐酒精溶液、淀粉溶液 泥水
[思考与交流]
1.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丁达尔效应在吗?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胶体有哪些认识?
[归纳与整理]
胶体: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在超显微镜下可见)。
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
[阅读与拓展]
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及其破坏、布朗运动,胶体介稳性的应用。
[思考与交流]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听到一些有关纳米材料,你知道有哪些呢?
[阅读与拓展]
纳米粒子的尺寸与胶体粒子大致相当。原有的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不仅有助于纳米技术的发展,胶体化学也从中获得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动力。
[回顾与总结]
1.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分类可以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类
2.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分类,有3种类型。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均一、透明、稳定 多数均一、透明、介稳性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分散质粒子 直径 <1nm 1nm~100nm >100nm
组成 单个分子或离子 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典型实例 食盐水、碘酒 食盐酒精溶液、淀粉溶液 泥水
3.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胶体的介稳性及其破坏。
4.纳米技术与胶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