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单元 课时3
分子间作用力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分子间作用力,正确区分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关系。
2.认识到微粒之间的作用不同,导致物质性质有所差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分子间作用力
难点: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共价键的复习巩固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学习。由于共价键的内容较多,学生一时难以掌握,所以本节课安排一段时间复习共价键的内容,特别是关于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分子、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等都是重要内容且是难点,所以本节课先复习完成上述内容。在讲解分子间作用力时,先引导学生思考关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有化学键的断裂?那么在从水变成水蒸汽时外界提供的能量的用处是什么?然后引出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由于是从水的三态变化作例子引入分子间作用力的,所以很自然就得出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本节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物质中的微粒间作用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完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用好P.16页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最后总结本单元的三种微粒间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复习]前面我们学习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我们一起思考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怎样的原子之间易形成离子键,怎样的原子间易形成共价键?
2.指出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并用电子式表示这些物质(ppt:2)
NaCl HCl NaOH
元素化合价
成键微粒及其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键类型
化合物类型
电子式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讲评。
[引入新课]离子键和共价键是微粒之间相互作用的两种重要类型。在初中化学中我们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是不会变化的,但通过化学键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其实是旧的化学键断裂,生成新的化学键。但是,水分子从液态变成气态需要吸收热量,这一热量是用于何处?(ppt:3)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它是一个化学变化,所消耗的电能用于克服什么作用?(ppt:4)21世纪教育网
学生思考和讨论。
[讲解]化学键是只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但是,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我们称之为“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它与化学键是不同的,它的作用较小,存在于分子之间。
[讨论]请大家小结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ppt:5)
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
概念 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的微弱的相互作用 分子内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范围 分子间 分子内或晶体内
作用 弱 强
性质影响 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 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问题]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性质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通过水的三态变化中能量的吸收和释放很容易得出结论,分子间作用力大的,熔沸点就高,反之,则较低。
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溶解度有一定影响,这一点我们暂时没有很深的理解,暂不作要求。w.w.w.k.s.5.u.c.o.m
[问题]思考P.16页的问题解决
学生讨论与交流
[小结]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所以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存在,但有离子存在未必能导电,因为离子可能不能自由移动,如固态的氯化钠等,但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可以导电,因为离子键被破坏,阴阳离子可以自由移动。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当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时,只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以所需能量相对较小,而二氧化碳分子的热分解是化学变化,需要破坏共价键,所以所需能量较大。
所以,要正确在分析一些物质的性质,必须分清构成物质的微粒以及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类型。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