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化学:2.3《化学平衡》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 ![]() | |
格式 | rar | ||
文件大小 | 51.2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 ||
科目 | 化学 | ||
更新时间 | 2009-07-20 20:15:00 |
V变大 ↓ ↓ > → ↑ ↑
V变小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m+n=p+q 加入惰性气体 V不变 — — = — — —
V变大 ↓ ↓ = — — —
V变小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m+n>p+q 加入惰性气体 V不变 — — = — — —
V变大 ↓ ↓ < ← ↓ ↓
V变小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注:用“=”表示相等 “↑”表示升高或增加 “↓”表示降低或减少 “—”表示无关或不变 “V”表示体积 “v”表示速率
反馈练习:
1、对于反应A2+3B2 2AB3以下表示的反应速率中,速率最大的是
A、vA=0.4mol·L-1min-1 B、vB=0.8mol·L-1min-1
C、v=0.6mol·L-1min-1 D、v=0.01mol·L-1·S-1
2、在2L密闭容器中,盛有2mol X和2molY物质进行如下反应:
X(s)+3Y(g) Z(g),当反应进行到10s后,测得生成0.5mol Z,这期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vX=0.05mol·s-1 B、vX=0.025mol·L-1·s-1
C、vy=0.05mol·L-1·s-1 D、vy=0.075mol·L-1·s-1
3、现有三个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中都进行如下反应:
CO2+H2 CO+H2O(g),反应所处的温度相同,但反应的起始浓度不同,其中甲:
[H2]=[CO]=amol 乙:[CO2]=amol [H2]=2amol 丙[CO2]=[H2]=[H2O]=amol,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丙>甲>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乙>甲>丙
4、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mmol的A和nmol的B,发生如下反应:
mA(g)+nB(g) PC(g),平衡时C的浓度是wmol·L-1,若维持容器的体积不变,起始时放入amolA、bmolB和cmolC,要使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wmol·L-1,则a、b、c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a:b:c=m:n:p B、a:b=m:n和
C、和 D、a=, c=和c=
5、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以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只有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
6、在PCl5(g) PCl3(g)+Cl2(g),达到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37Cl2,达到新平衡后,含37Cl的PCl3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比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说明的是
A:往氢硫酸溶液中加入盐酸,[S2-]降低。
B:温度不变时,敞口久置于空气中的饱和KNO3溶液含有晶体析出。
C:在合成氨的工业生产中,使用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产量。
D:在密闭容器中,水面上方的蒸气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8:下列平衡:C2H2+H2 C2H4……① 2CH4 C2H4+2H2……②当降低温度时,①式
向右移动,②式向左移动,试判断下列式中C+2H2 CH4+Q1 2C+H2 C2H2+2Q2
2C+2H2 C2H4+2Q3 Q1、Q2、Q3的大小顺序为
A、Q1>Q2>Q3 B、Q1> Q3> Q2 C 、Q2> Q1 >Q3、 D、Q2>Q3 >Q1
9、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4Cl- [CuCl4]2-+4H2O能使黄绿
(蓝) (绿)
色CuCl2溶液向蓝色转化的操作是
A、蒸发浓缩 B、加水稀释 C、加入AgNO3 D、加入食盐晶体
10、反应A(g)+xB(g) yC(g),将A与B按体积比1:x混合反应当A的转化率是50%时,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同温同压),则x、y的值可能是
A、3,4 B、3,2 C、3,3 D、1,1
11、在容积一定的密闭窗口中,反应A B(g)+C(s)达平衡,若继续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压强对该反应的平衡移动没有影响
B、在平衡体系中加入C,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增大
C、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
D、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
12、某温度下,反应H2(g)+I2(g) 2HI(g)+Q,在一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恒温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21世纪教育网
B、恒压迅速充入HI,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减小
C、恒容,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
D、 恒容,充入H2,I2的百分比含量降低
二:填空
1、t0C在VL密闭容器中加入vmol N2和3vmol H2,当反应N2+3H2 2NH3达平衡时,
混合气体中N2、H2、NH3分别为A、B、Cmol,仍在t0C,若只改变起始物的加入量,但要维持A、B、C值不变,则在N2、H2、NH3的加入量用X、Y、Z表示,应满足的条件是
(1) 若X=0,Y=0,则Z=_______
(2) 若X=0.75vmol,则Y=________ Z=________
(3) X、Y、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用X、Y、Z的方程式表示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
N2和6体积H2通入一个带有活
塞的容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
一端与大气相通,发生反应
N2+3H2 2NH3+Q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
(1)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NH3体积,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仍与上述平衡完全相同,那么:
1 若a=1, c=2则b=_____,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_____方向进行。
2 若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装置中,若起始时的a、b、c值均与(1)相同,但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
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措施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3、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中,要求通过调节体系的温度使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
持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2mol,A(g)+2B(g) 2C(g)。现向反应器中加入6.5molA,X molB,2.0 molC.
(1)若x=5.5时,需要降低体系温度使反应在平衡时达到题设条件,则正反应为_____热反应。
(2)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逆方向移动,则x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
1、 选择题
1、 D 2、AD 3、D 4、B 5、B 6、A 7、C 8、B
9、BC 10、BD 11、CD 12、C
2、 填空题:
1、 (1) 2vmol (2)2.25v, 0.5v (3) x+2z=v Y+Z=3V
2、 (1) ①3,逆 ② 1
相通)w.w.w.k.s.5.u.c.o.m
3、(1)放 (2)2.5
【学习目标】:
1、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2、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
3、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
【学习过程】:
[引言]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请完成44页[问题解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cp(C)·cq(D)/cm(A)·cn(B)
阅读45页表2-7,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平衡常数的意义:
(1)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 程度 (也叫 反应的限度 )。
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 越完全 ,反应物转化率 越大 ;
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 越不完全 ,反应物转化率 越小 。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c=Cp(C)·Cq(D)/Cm(A)·Cn(B),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Qc<K ,反应向 正反应方向 进行
Qc=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c>K ,反应向 逆反应方向 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吸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阅读45页表2-8、2-9,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二、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C(s)+H2O(g)CO(g)+H2(g),K=c(CO)·c(H2)/c(H2O)
Fe(s)+CO(g)Fe(s)+CO2(g),K=c(CO 2)/c(CO)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例如: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为K1,1/2N2(g)+3/2H2(g)NH3(g)的平衡常数为K2,NH3(g)1/2N2(g)+3/2H2(g)的平衡常数为K3;
写出K1和K2的关系式: K1=K22 。
写出K2和K3的关系式: K2·K3=1 。
写出K1和K3的关系式: K1·K32=1 。
三、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100%
或者=×100%
或者=×100%
转化率越大,反应越完全!21世纪教育网
四、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阅读46页例1和例2。完成47页问题解决。
【课堂练习】:
1、设在某温度时,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把氮气和氢气两种气体混合,反应后生成氨气。实验测得,当达到平衡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各为2mol/L,生成氨气的浓度为3mol/L,求这个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和氮气、氢气在反应开始时的浓度。
(答案:K=0.5625 氮气、氢气在反应开始时的浓度分别为3.5mol/L和6.5mol/L)
2、现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知CO和H2O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2.60,试判断,
(1)当CO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哪个方向进行?
(2)达平衡状态时,CO的转化率应为多少?
(3)当CO的起始浓度仍为2mol/L,H2O的起始浓度为6mol/L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
(答案:(1)不平衡,反应向正方向进行,(2)61.7% (3)86.5%)
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c(CO)·c(H2O)/c(CO2)·c(H2) ;
⑵该反应为 吸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⑶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B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c(CO) = c(CO2)
E、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 F、单位时间内生成CO的分子数与生成H2O的分子数相等
⑷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此时的温度为 830℃ 。
21世纪教育网
V′正
V正
V′逆
V正
V逆
V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