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一课时) 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吗?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点燃后呢?用烧杯倒罩 住呢?在空气中,已点燃
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火柴是可燃物
小石块不是可燃物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要有充足的氧气1、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能燃烧而红磷却不燃烧呢?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却不能燃烧呢?可燃物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不同物质的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不同。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实验7-1:请仔细观察现象,并请你解决下列两个问题么?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二、什么是燃烧呢?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现象想一想下列现象是燃烧吗?2、灯泡的发光发热现象是燃烧吗?1、食物腐烂、铁生锈、动植物呼吸属于燃烧吗?燃烧的条件
条件一:物质具有可燃性;
条件二: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条件三: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燃烧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着
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缓慢氧化:金属生锈
呼吸作用
食物腐败
堆肥腐熟
酿酒酿醋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异同 1、都属于氧化反应
2、都放热
1、燃烧剧烈,缓慢氧化缓慢
2、燃烧有发光现象,缓慢氧化无发光现象。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动燃烧。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600万至700万起火灾,全球每年死于火灾中的约有65000至75000人。探究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实验用品:
火柴、蜡烛、沙土、剪刀、烧杯、水、抹布。“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降温至着火点下隔绝氧气或空气隔离可燃物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隔绝与氧气的接触燃烧的条件条件一:物质具有可燃性;条件二: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条件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常见的一些消防标志:火警电话:119大家知道火警该怎么报吗? 报警时应该注意说明以下几点:
详细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燃烧背景、人员情况,最好还有报警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练习与实践:1.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D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A选一选:1.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一定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成固体物质 B.生成气体物质
C.放出热量 D.发出白光
2.对于被困在火区的人员来说,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
D.打电话报警,求救
CC3.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的大批油井被炸,燃起了熊熊大火,我国的救援人员在灭火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措施,以下无需考虑的是( )A.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B.设法油井口的温度C.设法阻止石油喷射D.设法提高石油的着火点4.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温度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DB想一想?1.实验室是怎样熄灭酒精灯的,其原理是什么?用灯帽盖灭,原理是为了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2.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