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学案(沪教版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3《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学案(沪教版第一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9-24 19: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学案
学案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形成对中国古代小说完整的印象。
2.培养学生阅读质疑和整合语义的能力。
3.进行整体阅读训练。
学案重点
整体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
学案难点
对文章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案方法
自读、点拔、指导、训练
总体设计
一、提问导入:
联系课外阅读情况,请同学们谈自己在课外看过哪些古代小说,导入正题:中学生已读过一些古代小说,但对我国小说的整体面貌和脉络的了解却知之甚少,要求我们去专读像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等小说专著不大可能又不太现实,而《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这篇文章实是中国小说史脉与批评的缩影,是“具体而微者”,使我们在印象式的零散的小说篇章阅读之后,从高屋建瓴的理性上进行把握。
二、整体阅读指导:
《考试说明》要求: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提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的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从文章中辨别并筛选重要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文章的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有哪些?它包括: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文章的结构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它受文章的内容的制约,因此,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同样,把握文章结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要求用自己的话来对语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进行具体的总结与把握、筛选与提炼、加工与转化。
下面以几个具体问题来说明阅读的方法。
(一)、在自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筛选课文主要信息,填写下表:
年代体裁特点代表作品作者身份及写作方法在小说史上的地位规律
上古先秦两汉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山海经》无名氏 口头创作古代小说酝酿、萌生、起源
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笔记)稗官从民间收集作为史实记载初具规模
唐朝传奇《长恨歌传》《李娃传》文人依照传说创作而成成熟
宋元话本《三国志平话》民间说话人讲故事发展
明清拟话本三言
二拍文人模仿话本进行创作进一步发展
长篇章回小说演义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文人采用民间传说进行再创作高潮
世情小说《金瓶梅》文人独立创作开辟了写平凡人的生活的道路
《儒林外史》
《红楼梦》辉煌顶点
点拔:指导学生进行目标筛选,在课文中勾画重点语句,提取并梳理有效信息。
(二)、概括内容要点,快速划分课文层次:
要求能快速划分课文内容层次,能简要概括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的几个阶段和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条规律。
提示:理清小说发展的脉络,关键在于抓住小说的题材、体裁特点。而小说的发展规律,作者是采用总分式结构,同时运用“其一”、“还有”、“再有”、“另外”等关联语形成清晰的语脉,十分利于筛选、提要。概括要点力求简洁、通顺。
明确:
课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说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说明我国古代小说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第一部分是从纵的方面论述,第二部分是从横的方面论述,全文纵横交织,互相补充,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规律。能力训练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①翰藻(z4o)  ②衰落(shu1i lu^)  ③记载(z3i)  ④稗(b4i)官  ⑤粗糙(c1o)  ⑥妍媸(ch9)  ⑦扼(5)杀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⑦                     D.①④⑥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清人士更以写小说为耻辱,以致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全无保障。
B.福建有一个太监高寀,权倾一时,按他身边的卫生顾问说,吃一个小孩脑,就可以使他生理恢复正常。
C.史传文学作品如《左传》或《史记》等则采取“实录”的态度写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D.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进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3.下面一段话中,括号中填上哪一项词语最恰当
民间的话本如《三国志平话》等,都是既粗糙又不(    )的,不能代表艺术的(    ),也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得到了(    )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    ]
A.准确  成就  改正
B.正确  成就  解决
C.正确  成果  改正
D.准确  成果  解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神话是把人神化,传说是把神人化。
B.白居易写《长恨歌》,陈鸿写《长恨歌传》,白行简写《李娃传》等等,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
C.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富有文采和什么虚构的创作加工,同唐代小说大不相同。
D.再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中国为群众长期热爱的小说创作多是立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否则小说创作就没有生命力。
5.下列加横线的地方,依次填入哪一项最恰当?
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文人参予创作的《水浒传》。据说明代士大夫案上总摆两部书,________认为《水浒传》笔法好,首先表现在它如“明镜照物,研媸毕露”的高明的写人艺术上。________从《水浒传》开始,而后才有《儒林外史》《红楼梦》。________。
①一部《庄子》,一部《水浒传》
②一部《水浒传》,一部《庄子》
③人物描写使中国小说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④这就使中国小说的人物描写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⑤史传文学不是源,而是流
⑥史传文学是源,而不是流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上题中的一段话,所表述的意思是
[    ]
A.《水浒传》是第一部真正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
B.《水浒传》有高明的写人艺术。
C.《水浒传》推动了中国小说人物描写的步伐。
D.《水浒传》高明的人物描写,为后人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课内纵横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其一是: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小说”本是“稗官”从民间搜集来,供施政参考的。志人志怪小说也是文人学习、参与民间创作的成果。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从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说话”艺术出现后,民间的话本如《三国志平话》等,既粗糙又不准确,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也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这是具有规律性的情形。
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所谓传奇,就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意蕴。小说发展到文人独立创作之后,重视情节的特点仍然保留了下来。虽然这时的小说已不再用让人惊奇的情节来吸引人了,目的是描绘人物;但中国小说总是不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偏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和行的表现使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同于外国小说的一点。
7.同外国小说相比,中国古典小说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从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句中,“新境界”指的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的第一部分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文学作品最初的功用看,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举《三国演义》为例,是为了证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实践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以假当真(节录)
 
冯骥才
 
以假当真,不是艺术家非要这么做不可,而是读者与观众需要这么做。
中国的艺术自始就立在这一点上。因为艺术家深知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艺术,也正因为它是生活中没有的,所以才更有存在价值。
音乐不是大自然的声音,诗不是生活用语;小说当然不是生活的记录,画当然不是现实事物或景物的重视。人们日日生活在现实里,何须你再来复制一个现实?这也正是自然主义最没有艺术价值的缘故。
西方的写实主义蓬勃于没有摄影和电影的时代。自从人类发明了照相机和摄影机,写实精神在西方艺术中便不是至高无上的了。而中国人就像明白罗盘的原理那样,早早地就明白了艺术不是复制生活的法则,从不崇拜现实,从不顺从器官的感受,而听凭心灵的感受,大胆地以假当真,创造了高明又伟大的东方艺术。倒是当代的中国人陷入愚蠢,把自然主义和摄影“现实主义”奉若神明。于是,文学只剩下表面上杂乱不堪的“感觉真实”,绘画坠入了模仿照相的技术主义。当毕加索、克里姆特、马蒂斯从东方艺术中悟到艺术的真谛,从而使西方的艺术更“艺术”时,他们哪里知道如今的东方艺术正在退化?
艺术由于它给予人们的都是生活中没有的,因此才叫创造。
创造都是由无到有,创造都是为了需要。
人们需要艺术,除去认识上的启迪、审美的享受、心灵的慰藉、闲时的消遣,还有好奇、娱乐、消解、释放,以及对生活和生命的种种补充。
艺术家一旦明白这一艺术原理,现实生活就变得有限。艺术家在复制生活时常常陷入被动和无能,而超越生活时才进入放纵和自由。诗人更加浪漫,小说家更富于想象。为此之故,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特征和主要魅力是传奇。
至于中国戏曲舞台上的演员和角色,他们既是“合二为一”,又是“一分为二”。演员有时进入角色而表演角色,有时跳出角色表现自己。演员的技艺刻画了角色的能耐,演员的功夫又加强了角色的魅力。观众既欣赏到角色的本质,同时也欣赏到演员超凡的功力,得到双重满足。演员与角色,真真假假,浑然一体。艺术家所能发挥的天地是双倍的。
那些“不求形似”的中国画家,更是水墨淋漓,满纸云烟,信手挥洒,尽情张扬自己的意趣与个性。对于这些画家,“眼中之竹不是手中之竹,手中之竹不是心中之竹也”。于是,郑板桥的清灵潇洒、朱耷的悲凉寂寞、王冕的高洁脱俗,都不是来自于自然风物,而是活脱脱的深刻的自己。然而中国观众要看的也正是这些。
写到此处,方应说到,中国人真是懂得艺术。正像我曾对威廉·戈尔登所说,“中国人从来不把画当做真的,艺术家才获得天宽地阔的创造自由。”东方艺术的特征,东西方艺术的区别也就因此而生。任何艺术的形成,一半靠艺术家的天才创造,一半靠富于悟性的读者与观众的理解。艺术史往往只强调前一半,可是谁来写一部读者史或观众史?
11.①文中“中国的艺术自始就立在这一点上”的“这一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个字)(1分)
②“艺术家一旦明白这一艺术原理”的“这一艺术原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0个字)
③“然而中国观众要看的也正是这些”的“这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9个字)
12.文中“以假当真”通俗形象地揭示了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特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四段透露了作者对东西方艺术传统的不同看法,这不同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14.对结尾运用“可是谁来写一部读者史或观众史?”这一问句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呼吁撰写读者史与观众史。
B.强调读者与观众的理解对艺术观念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C.批评艺术史存在严重缺陷。
D.反衬艺术家的天才创造对艺术观念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1.B(藻z3o  扼8)  2.A(按一据,“或”去掉  进而—从而)
3.A  4.B(见课文)  5.C  6.A
7.通过人物的外部言和行的表现使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8.想象虚构、讲求文采
9.供施政参考
10.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11.①以假当真  ②人们需要艺术……种种补充  ③不求形似,张杨自己
12.不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
13.西方是写实主义的,东方是以假乱真的
14.B
w.w.w.k.s.5.u.c.o.m
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