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题2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1) 教案(仁爱版九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专题2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1) 教案(仁爱版九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8-06 07: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单元3 构成物质的微粒(1)
【学习目标】
1.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原子、分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4.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5.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6.能正确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7.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运动、分子间有空隙的微观想象的形成;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难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能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手段】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用具】硫酸铜浓氨水酚酞试液酒精注射器玻璃棒烧杯滤纸条红墨水量筒胶头滴管
【教学流程】创设学习情景→前提测评→实验探究 → 讨论、交流与表达→ 思维训练→学生课堂小结。
达成学习目标1.2.3,分三步完成:A.情景导入 B.教师引导,进行探究,达成目标1.2.3 C.巩固目标1.2.3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A.教师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学生阅读学习目标→学生看书讨论→做前提测评练习题 [创设情景]教师在教室里喷洒香水[提出问题]为什么能闻到香味?[引入课题][板书]单元3 构成物质的微粒展示学习目标
布置做前提测评练习题 1.思考问题2.阅读教学目标3.做前提测评练习题 激发兴趣学生置身于特定背景的学习情景中,被生动的实验所吸引,获得情感的激发,顺利切入主题内容的学习。知道学习要求,有的放矢
B.教师提示→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指导,得出结论→达成目标1.2.3。 [设问]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五彩缤纷的物质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让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去探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不见的秘密吧。相信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能帮助我们揭开许多不解之谜。活动与探究:物质的微粒性指导学生实验探究[板书]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讲解〕许多实验表明,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人们已经发现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等;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如铁、金刚石等;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食盐、硝酸钾等;看课本第35页图2-11第一图,说明:分子、原子等是真实存在的。[设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基本性质?活动与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板书]二、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 讨论、猜想学生动手看书P34-P35探究实验1:(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硫酸铜晶体;(2)将硫酸铜晶体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3)将碾碎的硫酸铜晶体溶于水中,再用放大镜观察;(4)将(3)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后,观察稀释后溶液的颜色。猜想思考、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硫酸铜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看课本第35页图2-11第一图看课本第38页图2-13阅读课本第38页倒数第二段得出结论:分子、原子、离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掌握科学探究的初步方法,学会合作、交流。引领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布下的悬念为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微粒性,埋下线索。强化观察分析能力,为局部探究。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初步建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的观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初步方法,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提出问题〕分子、原子、离子能用肉眼看见吗?说明它们的大小是怎样的 推测一:构成物质的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板书〕1.构成物质的分子等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提示]看课本第35页图2-11〔提出问题〕蓝墨水滴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能闻到浓郁的花香?推测二:构成物质的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指导实验〔引导思考〕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提出假设吗?这说明什么?指导学生得出结论:〔板书〕2.构成物质的分子等微粒在不停的运动着。〔引导思考〕既然分子等微粒在不停的运动着,它有没有快慢呢?如果有,它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推测三:构成物质的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板书〕3.构成物质的分子等微粒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提出问题〕你能举出生活中体现分子运动及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的实例吗?泡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吗?〔提出问题〕一杯水中放入一大块方糖,这杯水的体积会怎样? 假设猜想、讨论探究实验2:构成物质的分子等微粒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分为两个大组)一组:在小烧杯A中加入20 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在小烧杯B中加入20 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二组:在滤纸条上分别滴三滴酚酞试液,把该滤纸条放入试管,再在试管口放上滴有浓氨水的棉花,过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思考问题,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分子等微粒是不停的运动着的。假设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实验3: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2/3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然后同时用胶头滴管将红墨水滴入两杯水中,观察现象,并进行对比。思考回答回答思考、讨论、猜想 掌握科学探究的初步方法,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该环节通过有趣的开放性实验和问题思考、讨论、争论达到思想的碰撞,激发新思维。通过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促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培养良好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开放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达到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初步方法,学会合作,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又适时地进行具体指导,使每个探究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引导思考〕:将硫酸铜晶体放入水中搅拌后,硫酸铜晶体就看不见了,硫酸铜晶体是不是消失了?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提示]水是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那么,当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分子时,分子之间是否会有空隙呢?推测四:构成物质的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指导实验〔讲解〕事实上,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除了有大小不同之外,分子间还有一定的空隙,这样,小的分子就穿插在另一种较大的分子之间的空隙里了,所以表现为两种互不反应的物质混合在一起体积减小了。〔板书〕4?分子等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引导思考〕不同状态的物质的分子间的空隙是否一样大呢?分子间的空隙可不可以改变呢?指导学生探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探究实验4: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用量筒分别进行下列实验,事先预测结果并与记录值进行比对。(表格见《探究活动报告》)思考:10 mL酒精+10 mL酒精<20 mL,为什么会出现体积差异?讨论、分析,听教师点拨讲解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实验5:同学合作各取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得出结论:气体物质间粒子的间隔较大,液态物质间粒子的间隔较小,间隔最小的是固态物质,所以气体往往比较容易压缩,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 学会分析的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初步方法,学会合作、交流。从自然、生活到学科知识,再将学科知识应用到解析实际问题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C.学生小结课堂收获→巩固练习→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课堂小结出示尝试练习布置课外作业 学生各抒己见,自己课堂小结做练习,进行思维训练。学生练习,教师评价。学生间可以讨论,教师多观察帮助差生。 总结自己的得失,便于及时矫正。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落实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单元3 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
1.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3.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的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
4.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