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知道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了解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与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燃烧条件的同时,能应用到探讨灭火的方法上,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
燃烧与缓慢氧化、爆炸及自燃的区别。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了解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知道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了解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与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燃烧条件的同时,能应用到探讨灭火的方法上,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过程
[引 入]我们对火已有一定的了解。火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火,但火有时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来学习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燃烧现象,如火柴、煤炭或煤气的燃烧。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做了木炭、蜡烛等的燃烧实验。下面我们共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板 书]一.物质燃烧的条件(三个缺一不可)
[探究活动]【实验3-6】物质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会燃烧?指导学生完成表中观察、分析和推断,得出物质燃烧的条件。
[板 书]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3.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燃烧的起码温度)。
[阅 读]课本80页几种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阅 读]课本80页内容,了解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等有关知识。
[板 书]2.燃烧、缓慢氧化、自燃
(1)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共同特征:发光、发热,且为氧化反应(剧烈)。
(2)缓慢进行的氧化称为缓慢氧化。
(3)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叫做自燃。
[讲 述]某些燃烧会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认识了燃烧的条件后,会自然的联想到如果控制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够灭火了。那么,有哪些燃烧的条件可以人为的控制甚至消除呢?
[讨论交流]完成课本81页讨论与交流
[板 书]二.灭火的原理
1.燃烧物质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2.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思 考]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还是只要具备一项便可灭火呢?为什么?
[阅 读]课本81~82页
[布置作业]课本82页检查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