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五单元第四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案(鲁教版九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第五单元第四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案(鲁教版九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8-06 12: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4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初步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根据。
2.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思路。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并能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初步学会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解决化学反应中简单的定量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认识定量控制化学反应,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2. 2.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对于化学科学发展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依据。
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步骤。
教学起点分析:
在第四单元中,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道了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化学变化,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但学生还不知道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在质量方面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和普遍规律。本节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从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及化学方程式,明确化学反应中有关计算的依据\基本思路和计算方法。因此,本节教学的起点是建立化学反应中宏观物质的质量、微观粒子的数量与化学式之间的联系,即首先要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去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乘积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三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认识和理解问题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生认识事物逐渐由感性向理性转化,由定性向定量转化,因此,对于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应促使学生从本质上、从微观层面上去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数学比例模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化学反应中的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和基本任务,因为将来学生能否正确解决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定量问题,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真正理解这类问题的化学意义、并找到比例关系,即能否找到化学反应中的相关物质,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演示台、实物投影、课件等。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夏天,同学们喜欢吃烧烤,你知道烧烤时用的燃料是什么吗?你能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正确写出方程式。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习兴趣。
回顾反思探查已知 谁能说出这个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分子之间的定量关系。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小组讨论进行交流:方程式的意义。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间的质量比恒等于3∶8∶11。碳、氧气、二氧化碳之间的质量比恒等于3∶8∶11。 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探查。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化学反应中分子之间的定量关系。 使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关系的实质。
归纳小结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应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
问题引导寻找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那么你能否根据这个质量关系计算一下:1.如果有12g木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2.如果要生成22g二氧化碳需燃烧多少克木炭 学生思考、讨论,寻找回答解决问题的依据、思路和数学方法。 通过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出数学计算方法,主动形成根据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思路,建构此类定量问题的数学比例模型。
合作探究发现方法 已知每瓶氧气的质量大约是0.16g,根据前面的探究你试着求一下:1.要制两瓶氧气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 2.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学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案,并用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计算。 创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深入理解化学知识。
交流共享总结方法 展示学生有代表性的解答方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计算方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制两瓶氧气理论上需要过氧化氢0.34g,但实际操作中只取过氧化氢0.34g,你能收集到两瓶气体吗?为什么? 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案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修正、改进自己的方案,寻找最佳的方案。
归纳小结 根据化学方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4)列比利式求解;(5)写出简明答案;(6)回顾检查。
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根据前面你掌握的计算方法,尝试解决下列问题。1.工业上通过电解Al2O3制金属铝,反应方程式为2Al2O3 通电4Al+3O2↑如果加工一个铝锅需要1kg铝,至少需电解多少千克Al2O3?2.氢气是未来理想的汽车燃料,1kg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大约100 km。水是氢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即可利用光能分解水制取氧气。一桶水大约18kg,请你自编一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自己计算,然后交流互补。自己编题计算,然后交流互补。 应用新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交流共享总结评价 一节课时间很快过去了,通过以上的探究,请你将自己在这一节课中的心得体会总结一下。 通过交流总结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挑战自我 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是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鱼箱的水中投入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若每只鱼箱每天需耗氧气52.8g,则需要投入过氧化钙多少克? 进行练习。巩固所学新知识。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
实践作业 设计方案:探究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自主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用所学知识,研究身边物质。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
第一,依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列关系式求解;
第三,回顾检查。
二、计算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4)列比利式求解;
(5)写出简明答案;
(6)回顾检查。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回顾反思,探查已知
问题引导,寻找方法
交流共享,总结方法
合作探究,发现方法
实践作业
交流共享
总结评价
烧烤店所用燃料是什么?
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从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信息有哪些?
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的分析
12g木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生成22g二氧化碳需燃烧多少克木炭?
要制两瓶氧气(约0.32g)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根据前面掌握的计算方法,尝试解决两个问题。
通过交流、总结,评价学习情况
设计方案:
探究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