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2(鲁教版九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2(鲁教版九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8-06 13: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三第二单元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1
第一课时(水的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让学生知道水分解的产物,认识分解应,鉴别氢气和氧气;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或微观动画的分析,使学生能从微观上解释水的分解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交流反思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问题讨论,活跃学生思维,增进交流与表达意识;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兴趣,并初步形成微粒观。
重点难点 重点:做好电解水的实验,知道水分解的产物;难点: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仪器用品 水电解器、试管、导线、电池、炭棒等;多媒体(水分解的微观动画);金、金刚石、氦气的有关图片。
教学设想 教法设计 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多媒体展示动画等手段主动获取知识,体现合作互动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验探究、分析总结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设计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注重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为宗旨,设计教法,采用:提出问题——讨论分析——分组实验——得出结论——反思评价——巩固练习等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诊断补偿:【提问】水是由 构成,水在三态变化中,改变的是水分子的 、 ,不变的是 ,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 思考回答 温故而知新,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导入新课:【讲解】同学们都看到了电视上播放的有关神州六号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了吧,你知道它使用的燃料是什么吗?是液态的氢气。怎么才能得到氢气?以氢气为燃料有哪些优点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启示。【板书】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 思考问题,进行猜测 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事情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讲解并提问】水受热或遇冷会发生状态的改变,但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又会怎样呢?【板书】一.水的分解【问题激疑】用什么样的装置来完成这个实验呢?【引导探究】大家可以参考37页电解水的装置图,看还能设计出哪些装置来电解水。(学生设计这个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准备)【要求】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装置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来分享。【引导评价】同学们设计出这么多方案,谁的更便于操作更合理呢?教师应该对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点评,拿出交好的实验方案。【说明】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听讲并猜想猜想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装置各抒己见,或口述,或通过实物演示,或画图说明等多种形式讨论评价 把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吸引到新课中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合作、交流、探究、设计。在“玩”中找到乐趣,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也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点拨】请同学们按37页《活动天地》的要求去做。【讲解并板书】水通电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可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来表示:【讲解】这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提问】你知道在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多媒体】展示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之后,氢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微观动画。【讲解】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是化学变化。【问题促思】谁能总结以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讲解并板书】【提问】分子和原子有哪些基本性质? 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检验正极和负极上产生的气体。听讲,并书写文字表达式,了解分解反应的含义。讨论猜想观看动画,了解水分解过程的实际原因。讨论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首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听讲后阅读课本39页并回答问题 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水通电后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初步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知道什么是分解反应。结合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不变,而水通电后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让学生能从宏观进入微观,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来研究物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微粒观,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弄清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建立分子、原子都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的微粒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节课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从中又懂得了哪些道理?受到了哪些启发? 说出自己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启发与收获。 把本节知识系统化并加深印象,同时使自己的能力在反思中得以提升,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勤于思考的精神。
巩固练习:下列变化中是分解反应的是( )氢气+氧气 水碳酸 二氧化碳+水水 氢气+氧气锌+稀硫酸 硫酸锌+氢气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有的是由构成,如:氦气、铜、 等;有的是由 构成,如:水、 等。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水蒸发与水通电分解有何不同? 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找出不足。
布置作业:必做题:《伴你学》37页反馈练习选做题:请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理。 进一步强化练习,复习巩固。 查漏补缺,达到理解、掌握并会应用的目的。

通电
氢气+氧气
H2O H2 O2

原子
分子
构成
构成
物质
构成
点燃
通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