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三单元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学案(鲁教版九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第三单元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学案(鲁教版九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8-06 13:17: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2、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3、通过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会制取气体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培养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获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选择药品、制取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
(一) 选择药品
(活动天地一)药品的选用
一些常见的药品及资料:高锰酸钾(KMnO4):,受热分解而放出氧气(O2)。
氯酸钾(KClO3):400℃时分解放出氧气( O2 )。
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较浓的溶液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若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会大大加快反应速度,迅速放出氧气(O2)。每 100ml 大约1. 80元。
氧化汞(HgO):加热到500℃时分解为汞蒸气和氧气。(汞蒸气有毒!)
你选择 ,理由是 。
由此可以得到选择药品的原则是什么
1、 2、 3、 4、 5、
(二)制取原理
(实验探究一)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
实验设计 现象 原因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A试管的管口。
往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B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往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C试管加入少量几块沸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定义中的关键词是
(三)实验装置
(活动天地二)选择仪器
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你能根据以上仪器组装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图吗?并画出草图。
A B C D E F G H
草图:
这是两种制取气体的常用发生装置,你的选择是否依据他们吗?
发生装置
选择依据 固液反应不需加热 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一 1、长颈漏斗下端要深入液面以下,为何?
2、导气管不能深入容器太长,为什么?
问题二 1、该装置中的锥形瓶可以用什么仪器代替?
2、长颈漏斗用什么仪器代替?
收集装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小
根据你已知道的有关氧气知识应该选用那种收集装置?依据是什么?
(四)操作步骤有哪些?
操作步骤: → → →
我思考我快乐
1、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何时开始收集,何时证明收集满了?
2、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如何验满?
3、 集满的氧气应_____放在桌面上,为何?
3、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在线测试
1、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下列装置(如图所示)制取气体。
氨气(NH3)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常温时,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份发生反应,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组成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NH3,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2、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3、通过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会制取气体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培养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获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选择药品、制取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
(一) 选择药品
(活动天地一)药品的选用
一些常见的药品及资料
高锰酸钾(KMnO4):,受热分解而放出氧气(O2)。
氯酸钾(KClO3):400℃时分解放出氧气( O2 )。
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较浓的溶液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若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会大大加快反应速度,迅速放出氧气(O2)。每 100ml 大约1. 80元。
氧化汞(HgO):加热到500℃时分解为汞蒸气和氧气。(汞蒸气有毒!)
你选择 ,
理由是 。
由此可以得到选择药品的原则是什么
1、
2、
3、
4、
5、
(二)制取原理
文字表达式
(实验探究一)反应原理
实验设计 现象 原因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A试管的管口。
往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B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往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C试管加入少量几块沸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1、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出哪些结论?
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加入二氧化锰或沸石后能迅速放出氧气,这说明二氧化锰或沸石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到了_________作用。如果在反应后我们将二氧化锰或沸石分离出来(用什么方法分离?)进行称量,会发现反应前后质量相同。它们被称为催化剂,它们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定义中的关键词是
制取原理:
(三)实验装置
(活动天地二)选择仪器
发生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你能根据以上仪器组装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图吗?并画出草图。
A B C D E F G H
草图:
这是两种制取气体的常用发生装置,你的选择是否依据他们吗?
发生装置
选择依据 固液反应不需加热 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一 1、长颈漏斗下端要深入液面以下,为何?
2、导气管不能深入容器太长,为什么?
问题二 1、该装置中的锥形瓶可以用什么仪器代替?
2、长颈漏斗用什么仪器代替?
收集装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小
根据你已知道的有关氧气知识应该选用那种收集装置?依据是什么?
(四)操作步骤有哪些?
操作步骤: → → →
我思考我快乐
1、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何时开始收集,何时证明收集满了?
2、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如何验满?
3、 集满的氧气应_____放在桌面上,为何?
3、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我会操作>
用你目前的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并检验。
在线测试
1、在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
A. 使产生氧气的量增多 B. 提高氧气的纯度
C. 使其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D. 使生成的氧气更干燥
2、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下列装置(如图所示)制取气体。
氨气(NH3)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常温时,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份发生反应,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组成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NH3,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引入>我们已知道了氧气,请你谈谈对氧气的认识?
谈话引入:七嘴八舌话氧气
<出示课题>对氧气的认识,大家谈的很好,但不全面,现在我们就学习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设问>你是否想亲手制取一瓶氧气?
<生答>想
<提问>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一瓶氧气呢?
【板书】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明确>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选择药品、制取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
【板书】药品 原理 装置 步骤
<提问>你已知的获取氧气的方法有那些?
<生答>电解水
<师问>是否是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
<生答>不适合,浪费能源、速度太慢。
<过渡>什么样的药品适合呢?这是一些常见的药品及资料。你选择那一种,理由是什么?
(活动天地一)药品的选用
<投影>高锰酸钾(KMno4):,受热分解而放出氧气(O2)。
氯酸钾(KClO3):400℃时分解放出氧气( O2 )。
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较浓的溶液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若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 会大大加快反应速度,迅速放出氧气(O2)。每 100ml 大约1. 80元。
氧化汞(HgO):加热到500℃时分解为汞蒸气和氧气。(汞蒸气有毒!)
<生答>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板书】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师问>由此可以得到选择药品的原则是什么
<生答>
<投影>1、必须含有相关成分 2、无毒无害没有污染 3、节约能源价格便宜
4、装置简便易于操作5、易于反应常温更好
<过渡>我们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呢?
(实验探究一)反应原理
<投影>
实验设计 现象 原因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A试管的管口。 不复燃 没有产生氧气
往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B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复燃 产生氧气
往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C试管加入少量几块沸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复燃 产生氧气
(思考、讨论)
<师问>1、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出哪些结论?
[如:用过氧化氢可制得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等等]
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加入二氧化锰或沸石后能迅速放出氧气,这说明二氧化锰或沸石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到了___________作用。如果在反应后我们将二氧化锰或沸石分离出来(用什么方法分离?)进行称量,会发现反应前后质量相同。它们被称为催化剂,它们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投影>: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师问>定义中的关键词是哪些?
<生答>改变 化学反应的速率 质量 化学性质 没有改变
<设问>为何用“改变”而不是“加快”呢?有时催化剂是减缓化学反应速度的,如食品包装中的防腐剂
【板书】药品选择: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催化剂(一变两不变)
制取原理:过氧化氢 ————→ 水+氧气
<过渡>明白了制取原理我们来看看仪器的选择。
(活动天地二)选择仪器
<投影>
A B C D E F G H
<师讲>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你能根据下列仪器组装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图吗?并画出草图。
<实物投影>:学生展示草图并分析原因。
<明确>这是两种制取气体的常用发生装置,你的选择是否依据他们:
发生装置
选择依据 固液反应不需加热 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设问>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投影>问题一 1、长颈漏斗下端要深入液面以下,为何?
2、导气管不能深入容器太长,为什么?
<生答>防止气体溢出;有利于气体排出。
<投影>问题二 1、该装置中的锥形瓶可以用什么仪器代替?长颈漏斗用什么仪器代替?
<生答>大试管、烧瓶、广口瓶;分液漏斗。
<投影>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小
<过渡>我们已经选好了发生装置,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收集装置,你能说出他们的依据吗?
<提问>根据你已知道的有关氧气知识应该选用那种收集装置?依据是什么?
<生答>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投影>整套实验装置
(过渡)我们选择好了装置,下面就是制取氧气了,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生讨论回答)
(归纳):操作步骤:组装仪器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装药品 → 收集气体
<投影>操作步骤:组装仪器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装药品 → 收集气体 →停止实验
(过渡)实验过程中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请看大屏幕:
<投影>我思考我快乐
1、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何时开始收集,何时证明收集满了?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如何验满?
2、 集满的氧气应_____放在桌面上,为何?
3、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我会操作>
(学生分组实验)用你目前的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并检验。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在线测试
1、在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
A. 使产生氧气的量增多 B. 提高氧气的纯度
C. 使其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D. 使生成的氧气更干燥
二氧化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2、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3、通过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会制取气体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培养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获得结论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
实验仪器:锥形瓶 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导管、橡皮塞、药匙
药 品: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沸石等
教学过程:
<引入1> 图片
<提问>氧气对我们人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一瓶氧气呢?
<引入2>情境创设:下列谜语是什么物质呢?
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
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气。氧气如此重要,你一定想自己动手制取氧气吧
<引入3>谈话引入:七嘴八舌话氧气
学生自由谈对氧气的认识
<引入4>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近年来,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以得到含量较高的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
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制取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实验步骤
<设问>你已知的获取氧气的方法有那些?
<生答>电解水
<师问>有何优点?缺点?
(实验探究一)药品的选用
在实验室中通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制取氧气:
氯酸钾 ————→ 氯化钾+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 ————→ 水+氧气
比较这三种方法:从操作是否方便,是否节约能源,是否有利于环保等方面分析,最理想的是哪一种方法 ?
<投影>:物质制取方案的选择原则:
原料、条件的最佳经济效益原则;
过程、方法的最简便易行原则;
原料、过程、产品的绿色环保原则
<过渡>我们选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呢?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呢?
<讨论共享>
<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探究二)催化剂的作用
在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5ml 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下列实验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的管口,观察现象。
B、 在试管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C、 在C试管中加入几块沸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A
B
C
(思考、讨论)1、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出哪些结论?
[如:用过氧化氢可制得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等等]
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加入二氧化锰或沸石后能迅速放出氧气,这说明二氧化锰或沸石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到了___________作用。如果在反应后我们将二氧化锰或沸石分离出来(用什么方法分离?)进行称量,会发现反应前后质量相同。它们被成为_______,它们所起的作用叫_________。
【板书】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1、 氧气的制法 实验室制法
制取原理: 过氧化氢 ————→ 水+氧气
(投影):①、改变反应速率(例:食物中的防腐剂),不能增大或减少产物的量,不能决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②、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投影):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 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量 D. MnO2可作任一反应的催化剂
(实验探究三)仪器的选择
方案一
<师讲>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你能根据下列仪器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投影)思考
1、 图中用到哪些仪器?
2、 该组仪器的连接顺序? 在安装仪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 氧气的收集方法有哪些?反映了氧气具有什么物理性质?
方案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常用发生装置有以下两种:
发生装置
选择依据 固液反应不需加热 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常用收集装置有以下三种: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小
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根据你已知道的有关氧气知识应该选用那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板书】(二)、实验装置:
(过渡)我们选择好了装置,下面就是制取氧气了,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生讨论回答)
(归纳):操作步骤:
组装仪器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装药品 → 收集气体 →停止实验
【板书】(三)操作步骤:
组装仪器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装药品 → 收集气体 →停止实验
(过渡)实验过程中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请看大屏幕:
<我思考我快乐>
1、 集满的氧气应_____放在桌面上,为何?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何时开始收集,何时证明收集满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如何验满?
3、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板书】
(四)放置
(五)验满
(六)检验
<我会操作>
(学生分组实验)用你目前的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并检验。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会应用>
1、在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
A. 使产生氧气的量增多 B. 提高氧气的纯度
C. 使其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D. 使生成的氧气更干燥
2、 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分析。
(1)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时的现象 结论
1. 向试管1中倒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不复燃 无氧气放出
2. 给试管1稍微加热 ① ②
3. 向试管2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一匙二氧化锰 ③ ④
4. 待试管2中无气泡冒出时再倒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⑤ ⑥
5. 再向试管2中加入一匙二氧化锰 ⑦ ⑧

(2)实验分析
①比较步骤1和步骤2可得出结论:过氧化氢溶液不加热无氧气放出,稍加热有氧气放出。
②比较步骤1和步骤3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步骤4和步骤5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觉得该实验还不完美。他还想证明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你认为他该增加什么实验?
3、 如图,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据此可得出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
加 热
加 热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