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三章 分子和原子 教案(鲁教版九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第三章 分子和原子 教案(鲁教版九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8-06 13: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分子和原子
课时:6
复习目标:
1.系统地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
2.掌握分子、原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及其外延
3.掌握化学式的读法、写法,掌握有关化学式的基本运算
4.掌握有关混合物的运算
复习重点:
1.物质的构成
2.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
复习难点:
1.诱发想象,建立微观世界
2.化学用语的记忆和运用
3.有关化学式和混合物的运算
复习过程:
导言:自古以来,科学家就在争论:物质是可以无限分割的,还是分到最后不能再分的呢?实践证明,物质是不能无限分割的,物质有着基本组成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一.物质的组成:
1.分子
①基本性质:
a.体积小 b.质量小 c.不停地运动(扩散) d.分子之间有间隔(三态变化)
e.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②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酸、非金属氧化物、气体单质(如:Cl2、H2、O2等。稀有气体除外)、
有机物、Br2、I2等
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不能保持物理性质)
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
2.原子
①基本性质:与分子相似。
②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凡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的物质,如:稀有气体、金属、C、S、P等。
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在组成上可以再分)
※化学变化的本质:原有的分子被打破,形成零散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质子(+)
原子核(+)
④原子构成 中子(不带电) (原子呈电中性)
核外电子(-)
⑤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以C—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单位:“一”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常见习题:
1.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 。
2.一个C—12原子质量为a Kg,求质量为b Kg的M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M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b,C—12原子质量为a Kg,求M原子的实际质量。
4.元素X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2倍,则一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
A. 18倍 B. 16倍 C. 9倍 D. 8倍
5.如果一个C—12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4,则不会改变的是( )
A. 氧原子的相对质量 B. 一个C—12原子的质量
C. 硫酸的式量 D. 10克二氧化碳所含的分子个数
3.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①相对质量等于原子量或原子量之和(得失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②在化学变化中有的可分,有的不可分(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碱、盐、金属氧化物。
▲常见习题: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和 。氯化钠是由 和_________直接构成的;氯化氢是由 构成的;氢气是由 构成的。
2.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原子是不能再分一种的微粒
C.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只有带电的原子,才叫做离子
二.元素、元素符号: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
“一类”:氕(H)、氘(D)、氚(T)。
“原子”:还包括由原子形成的离子。
▲常见错例: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微粒的总称。
“微粒”:包括单核微粒和多核微粒(分子或原子团)。如:
①具有10个质子的微粒:Ne、H2O、HF、CH4、NH3
②具有11个质子的微粒:Na、Na+、NH4+
2.元素的种类:116种。(单质>116种) ※记忆1—20号元素
3.元素在地壳中含量:O、Si、Al、Fe(Ca) [Al: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元素在人体中含量:O、C、H(N) [O:主要是水]
4.元素符号:拉丁文缩写。
①注意书写规范性:Al—AL Cl—CL Mg—My Mn—MN Ca—Cu CO—CO
②元素符号的意义:a.表示一种元素
b.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
c.有的还表示一种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例如:“C”
d.如果元素符号前加系数,只表示原子个数。
例如“2H”只表示:2个氢原子。
※记忆“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和原子量”(He、Ne、Ar、Si可不记)
三.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式)
①规则: 由原子构成的,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
单质 如:金属Fe、Cu等;稀有气体He、Ne等;非金属C、S、P等。
由分子构成的,用元素符号加角码表示其化学式。
如:氧气O2 ;臭氧O3;氢气H2;碘I2等。
化合物:a.正前负后(NH3除外) b.角码(1省略) c.读法:从后向前
②一种物质只对应一种化学式,一种化学式也只对应一种物质。
③含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有的化学式不具有,如:NaCl)
c.组成该物质的元素种类及各元素质量比
d.组成该物质分子的原子个数比(或该物质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如:H2O ; NaCl
e.化学式前有系数,只表示分子个数。如“2H2”只表示2个氢气分子
2.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中各原子相对质量之和
①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要求准确无误
②元素质量比:Al2O3 2Al:3O = 2×27:3×16 = 9:8
③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如: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 ×100% = 35%
▲练习:a. 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b. CuSO4 5H2O中CuSO4的质量分数
★常见习题:(多与化合价相结合)
【例1】血红蛋白是个大分子,它的式量约为68000,已知其中含铁0.33%,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的铁原子个数约为( )
A. 5 B. 4 C. 3 D. 2
【练习】核糖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核糖的分子相对质量为150,其中含碳为40%,含氢6.7%,其余是氧元素,则核糖的分子式为( )
A. CH2O B. C5H10O5 C. C5H5O D. C6H14O4
【例2】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为( )
A. N2O B. NO C. N2O3 D. NO2
【练习】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m和n,化合价分别为+a和-b,则由此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X元素和Y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am:bn B. an:bm C. bm:an D. bn:am
【例3】 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仅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A、B两元素的质量比为2:3,其中B显-n价,则此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n B. +3n C. +2/3 n D. +4/3 n
【练习】已知R的氧化物中,R和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R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3,则R元素的氧化物是( )
A. P2O5 B. N2O3 C. Fe2O3 D. Al2O3
【例4】6克某金属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0克RO,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12 B. 24 C. 32 D. 64
【练习】9.3g R元素与氧化合,生成21.3g氧化物R2O5,R的一个原子中含16个中子,则R的原子核内含的质子数为 。
【例5】X、Y两种元素,它们化合生成A和B两种化合物,A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B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已知A的化学式为XY4,则B的化学式为( )
A. XY3 B. X2Y3 C. X3Y2 D. XY2
【练习】由X、Y两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X的质量分数为44.1%,若乙中X的质量分数为34.5%,则乙的化学式为( )
A. X3Y B. XY3 C. X2Y D. XY
【例6】某元素X形成的几种化合物的分子相对质量和X的质量分数(X%)如下:
化合物 甲 乙 丙 丁
分子相对质量 100 60 120 90
X% 12% 40% 30% 40%
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24 B. 32 C. 12 D. 16
【练习】现有含M元素的A、B、C三种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0、90、96,M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0%、50%。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为( )
A. 8 B. 12 C. 24 D. 36
四.物质的简单分类:
混合物 金属:原子构成(Hg为液体)
物质 单质 酸:(分子)
非金属:原子或分子构成 碱:(离子)
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盐:(离子)
化合物(分子或离子构成) 氧化物:(分子或离子)
有机化合物(分子)
㈠混合物与纯净物
见专题《混合物与纯净物的辨析和应用》
㈡单质与化合物:
区别:组成元素是否单一。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游离态:单质
元素的状态
化合态:化合物
㈢组成与构成:
1.组成与构成是分别从宏观(不可数)和微观(可数)角度认识物质的两种说法。
2.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由元素组成,故元素名称前不能加数量词,因为元素属于宏观的不可数名词;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是由基本微粒(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如果答每个分子构成时,必须叙述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例如:对物质水(H2O)的认识和描述
从宏观上: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从微观上: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个构成不能改用组成)。若只问水分子构成时,可不必回答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练习]
1.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醛是由碳原子、水分子构成的
C.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的
D.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
2.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⑤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