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青岛市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教案
课 题 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与制备 课型 复习课
授课时间 2007—4—11 授课人 青岛47中 于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酸、碱、盐的性质及有关知识掌握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解决问题的规律、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废水问题的处理引出酸碱盐的性质,设计方案检验、除杂、制备,提升学生的知识网络,渗透方法,进一步发展到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规律性的认识和提升,方法技能的培养3、引导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归纳、整理、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具体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2008年奥帆赛在青岛举行,海水污染倍受关注 问题:污水的检验、处理 思考、回答 情感渗透,增强环保意识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回忆再现。
深入探讨:你还可以用哪些物质相互反应制取氯化镁? 讨论、设计、交流方案 提高学生设计、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渗透分析方法的引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回顾刚才几个问题的解决,都应用了我们所学的哪些知识? 点拨:1.你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呢?2.你认为制备一种物质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复习酸碱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条件;置换反应规律等相关知识各抒己见:检验、除杂、离子共存等常见问题的解决规律、方法交流,总结 构建知识网络,各类物质的相互转化规律性的认识和提升,方法技能的指导和培养
梯度练习,学以致用 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展示结果 使学生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梳理、交流、提高谈谈收获,一起分享;说说疑惑,共同解决. 自由发言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作业:(1)用网络图整理完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2)复习指导132页精练 及时巩固整理 学习方法的培养,加深学习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