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08-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调研考试 化学(选修)命题人:杨 兵
选 择 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i 28 S 32 Fe 56 Cu 64 Ba 137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模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模型的表示正确的是
2. 下列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Ti:1s22s22p63s23p63d24s2 B.Ni:1s22s22p63s23p63d84s2
C.Mn:1s22s22p63s23p63d54s2 D.Cu:1s22s22p63s23p63d94s2
3.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I1(P)>I1(S) ?B.离子半径:r(Al3+)>r(O2-)
C.能级能量:E(4s)>E(3d) D.电负性:K原子>Na原子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2、Cl2、HCl分子中的共价键完全一样
B.乙炔分子中的有2个极性σ键、1个非极性σ键、2个非极性π键
C.N≡N的键能>N-N键能的三倍,所以N2分子中π键比σ键稳定
D.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5.下列离子中不存在配位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O22- B.NH4+ C.[Fe(SCN)]2+ D.AlF63-
6.下列各组物质熔点或沸点由高到底的顺序正确的是
A.熔点:AlCl3>MgCl2>NaCl B.沸点:水蒸气>水>冰
C.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D.沸点:HBr>HCl>HF
7.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完全电解2?mol H2O断裂的σ键键数为4NA
B.标准状况下,11.2?L?CO2中含有的π键键数为2 NA
C.60?g?SiO2晶体中含有的Si-O键键数为4NA
D.128?g?金属铜中含有如图所示的晶胞数为0.5 NA
8.NH3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
① NH3之间能形成氢键;② NH3与H2O之间能形成氢键;③ NH3和H2O均为极性分子;④ H2O之间能形成氢键;⑤ NH3能与H2O反应生成NH3·H2O。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对一些物质性质的递变性以及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碱金属元素从Li到Rb金属性逐渐增强,因为从Li到R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卤化氢的热稳定性从HF到HI逐渐减弱,因为从HF到HI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减小
C.氧族元素气态氢化物从H2O到H2Te沸点逐渐升高,因为从H2O到H2Te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
D.碱土金属氧化物从MgO到BaO熔点逐渐降低,因为从从MgO到BaO晶格能逐渐减小
10.下表中分子(或离子)、分子(或离子)对应的立体结构以及对立体结构的解释均正确的是
分 子
立体结构
原 因
A
甲醛(HCHO)
平面三角形
C原子采用sp2杂化且C原
子的价电子均参与成键
B
三氯甲烷(CH3Cl)
正四面体
C原子采用sp3杂化且C原子
的价电子均参与成键
C
铵根离子(NH4+)
三角锥型
N原子采用sp3杂化且4个
N-H完全一样
D
水合氢离子(H3O+)
三角锥型
O原子采用sp3杂化但O原
子有一对价电子未参与成键
11.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科网
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
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3
12.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粒子组是21世纪教育网
A.H+、NH4+、CO32-、NO3- B.K+、Al3+、SO42-、NH3
C.Na+、K+、SO32-、Cl2 D.H+、Fe3+、Cl-、NO3-
13.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右图所示转化的是
14.有HNO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其中:c(NO3-)=0.4mol/L,c(SO42-)=0.1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1.92?g?Cu粉,加热充分反应。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所得溶液中c(Cu2+)为
A.0.15mol/L B.0.225mol/L C.0.25mol/L D.0.30mol/L
非 选 择 题
15.(10分)(10分)某澄清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21世纪教育网
阳离子:H+、Na+、K+、Ag+、NH4+、Mg2+、Ba2+、Fe2+、Al3+、Fe3+;
阴离子:I-、Cl-、OH-、NO3-、MnO4-、HCO3-、CO32-、SO32-、SO4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若要证明该溶液中存在大量H+,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
⑵ 若要证明该溶液中存在大量I-,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
⑶ 若要证明该溶液中存在大量Ba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
⑷ 当该溶液同时大量存在H+、I-、Ba2+时,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 。
⑸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该溶液同时大量存在H+、I-、Ba2+时,Fe3+不能大量存在的原因
▲ 。
16.(10分)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些单质或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反应中涉及到的水未列出。已知A、B、F均为无色气体,A、C、F均参与动植物的生命活动;D是金属单质,E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之一是厨房中最常见的调味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组成A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
⑵ 写出:
①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②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⑶ 请列举出2种方法区别G和H:
① 方法一 ▲ ;
② 方法二 ▲ 。
17.(10分)胆矾(CuSO4·5H2O)可用作纺织品印染的媒染剂、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饲料添加剂及镀铜和选矿药剂等。以工业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为原料制备胆矾的步骤如下(试剂①适当过量,试剂②、试剂③均适量):
已知相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物
Cu(OH)2
Fe(OH)2
Fe(OH)3
Mn(OH)2
开始沉淀的pH
4.2
7.6
2.7
8.3
完全沉淀的pH
6.7
9.6
3.7
9.8
⑴ 若实验室进行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时,均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
⑵ 试剂①的化学式为 ▲ 。工业孔雀石用试剂①溶解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滤液氧化的目的是 ▲ ,氧化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试剂②在下列物质中选择:KMnO4、Cl2、H2O2、NaClO)。
⑶ 调节pH时应将pH调节至 ▲ 。试剂③可选用 ▲ (填序号)。
a.NaOH b.Cu c.Fe d.CuO e.Fe2O3 f.Cu(OH)2
⑷ 检验Fe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 ▲ 。
⑸ 若氧化时加入的试剂②过量,则在调节pH时,选用Cu也可以达到目的,原因是 ▲ 。
18.(10分)在CoCl2溶液中加入NH3和NH4Cl的混合溶液,用氧化剂把Co2+氧化为Co3+后加入盐酸,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可得不同颜色的配合物,其中组成相同的绿、紫两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均为[Co(NH3)4Cl2]Cl,其中[Co(NH3)4Cl2]+的结构分别如下: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Co(NH3)4Cl2]+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基态Co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
⑵ [Co(NH3)4Cl2]+的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心位于Co3+上的是 ▲ (填序号)。
a.顺式 b.反式 c.顺式和反式 d.顺式和反式均不在
⑶ NH3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但HCl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原因是 ▲ 。
⑷ NH3中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是 ▲ ,NH3的立体结构为 ▲ 。
⑸ Cl和N的电负性均为3.0,但却能发生如下反应:2NH3+3Cl2=N2+6HCl,可能的原因是 ▲ (填序号)。
a.Cl原子结合H的能力更强 b.E(H-Cl)>E(H-N)
c.N2比Cl2更稳定 d.Cl2的非金属性>N2
19.(12分)有E、Q、T、X、Z、M六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E<Q<T<X<Z<M。E的基态原子有三个能级,每个能级中填充的电子数相等,Q的基态原子与E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层和能级,且Q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T、X、Z三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X与E同主族,Z与Q同主族,T与Q能形成TQ型化合物。M的原子序数为24。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如需表示具体元素,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⑴ 写出与EQ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的结构式 ▲ 、基态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
⑵ T、X、Z三种原子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T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
⑶ Q与X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为 ▲ ,该化合物中Q、X之间的共价键为 ▲ 键。
⑷ TQ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每个TQ晶胞中试剂含有的T2+个数为 ▲ ,TQ晶体的熔点高于NaCl,原因是 ▲ 。
⑸ T单质晶体中T原子的堆积方式为 ▲ 。
a.非密置层的非密堆积 b.非密置层的密堆积
c.密置层的非密堆积 d.密置层的最密堆积
20.(12分)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但不易与水反应,是一种高效强氧化剂,世界卫生组成(WHO)将它列为水体安全消毒的首选物质。目前较为先进的生产方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⑴ 初始原料NaCl可从海水中提取。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中含有Mg2+、Ca2+、SO42-等杂质离子。将粗盐溶于水后,依次加入稍过量的 ▲ 等三种物质(写化学式),经过滤等操作,可得精制盐。
⑵ Cl2与NaOH溶液在高温下反应的产物之一是NaClO3,写出高温反应槽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⑶ 反应槽中通入的空气不参与反应。写出反应槽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 。
⑷ 上述生产流程中,有一个循环过程,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最后的吸收槽中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 ▲ 。
⑸ 该方法生产得到的ClO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
21.(8分)向100?mL?BaCl2、AlCl3和FeCl3的混合溶液A中,逐滴加入Na2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B,产生的沉淀总物质的量和加入溶液B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⑴ 加入的溶液B的体积从90 mL至100 mL之间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B中Na2SO4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⑵ 当加入B溶液110 mL时,得到的沉淀的化学式是 ▲ 。沉淀的质量为 ▲ 。
⑶ 若忽略原混合溶液A中的H+、OH-,则A中各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 [用一个含c(Cl-)、c(Al3+)、 c(Ba2+)、c(Fe3+)的等式表示]。其中c(Fe3+)= ▲ ,c(Cl-)= ▲ 。
如东县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化学(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选 择 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D 3.A 4.B 5.A 6.C 7.B 8.D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BC 10.AD 11.B 12.D 13.AC 14.B
非 选 择 题
15.(10分)21世纪教育网
⑴ 取溶液少许,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⑵ 取溶液少许,滴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⑶ 取溶液少许,滴加Na2SO4溶液后再滴加少量稀HNO3
⑷ Na+、K+、NH4+、Mg2+、Fe2+、Al3+、Cl-
⑸ 2Fe3++2I-=2Fe2++I2
(每空2分。本题共10分)
16.(10分)
⑴ 第二周期第VIA族
⑵ ①2Na+2H2O=2Na++2OH-+H2↑
② Na2CO3+CO2+H2O=2NaHCO3
⑶ ① 加热
② 溶于水配制成等浓度的溶液后,分别测定溶液的pH
(每空2分。本题共10分)
17.(10分)
⑴ 玻璃棒
⑵ H2SO4 将Fe2+转化为Fe3+ 2Fe2++H2O2+2H+=2Fe3++2H2O
⑶ 3.7~4.2 def
⑷ 取过滤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如不出现血红色,表明Fe(OH)3沉淀完全
⑸ H2O2在酸性溶液中氧化Cu的同时消耗H+
(最后2空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8.(10分)
⑴ 6 1s22s22p63s23p63d6
⑵ b
⑶ Cl原子半径较大
⑷ sp3 三角锥型
⑸ abcd
(每小题2分。本题共10分)
19.(12分)21世纪教育网
⑴ N≡N 1s22s22p63s23p63d54s1
⑵ S>Si>Mg
⑶ 原子晶体 σ
⑷ 4 MgO的晶格能高于NaCl
⑸ d
(结构式、电子式、电子排布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12分)
20.(12分)
⑴ Ba(OH)2、Na2CO3、HCl
⑵ 3Cl2+6OH- 5Cl-+ClO3-+3H2O
⑶ 2NaCl+2NaClO3+2H2SO4=2Na2SO4+2ClO2+Cl2+2H2O 1∶2 吹出ClO2和Cl2
⑷ NaCl、NaClO3 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
⑸ Cl2
(前4空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12分)
21.(8分)
⑴ Ba2++SO42-=BaSO4↓ Al(OH)3+OH-=AlO2-+2H2O 1∶1
⑵ BaSO4、Fe(OH)3 243.7?g
⑶ c(Cl-)=3c(Al3+)+2c(Ba2+)+3c(Fe3+) 1.0mol/L 29.0mol/L
(第1空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8分)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