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
课题: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课型 : 新课
教材分析
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这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 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知道乙醇的物理性质;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能够正确叙述乙醇与钠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的实验现象,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
2.通过乙醇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3.了解乙醇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推理来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验到乙醇与生活、科技和社会的密切相关,领悟化学广泛地影响着现代人类的生活,增加对化学学科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乙醇的结构;乙醇与钠、氧气的反应
教学难点:从结构角度理解乙醇的催化氧化
教学方式:实验探究
学习方式:实验探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评价方式
【引入】学生品尝来自生活中的四种液体,说出对应的物质。白酒和啤酒中都含有乙醇。【提问】通过生活常识和预习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学生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幻灯】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可做溶剂。【过渡】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和模型探究乙醇的结构。【 分组探究 】一、 乙醇结构的探究 由生活引入,突出是来自生活中的有机物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明确知识点突出“结构决定性质”的思路 归纳总结梳理记忆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评价方式
1、 利用实验盘里的模型,根据价键理论拼装乙醇的球棍模型2、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3-4ml无水乙醇,再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观察现象,回忆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填写下表现象钠与水反应钠与乙醇反应3、 在下面提供的两套实验方案中任选其一,对乙醇与钠的反应产物进行验证【学生汇报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探究结果【教师小结 】乙醇的结构【幻灯】乙醇的结构式、结构简式、乙醇的比例模型【讲述】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 过渡 】在刚才验证乙醇结构的实验中你能得出乙醇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学生分析 】乙醇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 【练习】1 写出K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钠与水、乙醇反应的现象比较HCl、H2O、C2H5OH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分析】反应中的断键情况及反应类型【过渡】我们在前面的实验中利用点燃氢气来验证它,因为它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我们知道乙醇也是一种很好的燃料【讲述】乙醇的可燃性【学生活动】书写化学方程式【过渡】乙醇除了可以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外还可以与之在其它条件下反应【分组实验】指导学生完成教材实验2,引导学生重点观察:1.铜丝伸入乙醇中有什么现象?2.取出后有什么现象?3.再次伸入乙醇中有什么现象?4.闻一闻液体的味道。【提问】如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小结】乙醇的催化氧化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希望他们发现不同的问题却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对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分组进行探究汇报结果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总结根据现象进行比较书写化学方程式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评价方式
【提问】在上面反应中Cu丝的作用【幻灯】2CH3CH2OH+O22CH3CHO+2H2O【思考】在这个反应中乙醇的断键方式又是什么样的?作为今天的作业思考。【讲述】乙醇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可以使重铬酸钾溶液变色,广大的交警正是利用它的这点性质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司机是否喝酒。【提问】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总结它的用途【学生总结】乙醇的用途【幻灯】乙醇的用途①用作燃料。②制造饮料和香精等。③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如制造乙酸、乙醚等。④乙醇又是一种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树脂,制造涂料。⑤医疗上常用75%(体积分数)的酒精作消毒剂。【过渡】掌握了上面的知识,我们一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练习】1、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A: CuSO4·5H2O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 金属钠2、酒精能否作为萃取溴水的萃取剂?为什么 3、把质量为m g的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 g的是:A: 稀硫酸 B: 酒精C: 稀硝酸 D: CO 教学内容设计 明确铜丝的催化作用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思路对乙醇的用途最后总结体现“性质决定用途”的思路通过练习对新学习的知识进行检验教学设计意图 思考、回答课下探究总结了解练习练习练习教学评价方式
4、酒精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产物可用一种物质完全吸收,这种物质是:A:浓硫酸 B:浓NaOH溶液C:碱石灰 D:无水氯化钙【提问】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本节课通过我们熟悉的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探究,不仅要求我们掌握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善于用化学的角度看待周围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能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探究的科学方法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发现奥秘、开拓创新。【布置作业】 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进行总结 练习总结
板书设计 主板书 副板书
一 乙醇的物理性质二 乙醇的结构乙醇的结构式乙醇的结构简式三 乙醇的化学性质 1 与活泼金属反应 2 乙醇的氧化反应 (1)燃烧反应 (2)催化氧化 (3)与酸性KMnO4、重铬酸钾反应四 乙醇的用途 结构决 反定 映性质 决 反定 映 用途
教学设计后反思 本节的教学设计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传授的被动教学方式,倡导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方式,使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同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教学目标。本节课由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入,通过结构探究、性质推断和实验验证,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乙醇的结构,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了解乙醇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认同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