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反应速率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8-14 11: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册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8分)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 nm~100 nm,1 nm=1×10-9 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2.有Na2CO3,AgNO3,BaCl2,HCl及NH4NO3 5瓶无标签溶液,为鉴别它们,取4支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再向上述4支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3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   B.全部没有明显现象时,则后加的是NH4NO3溶液   C.1支试管出现气体,2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HCl溶液   D.若仅有2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必定存在化学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极性键   C.在四氯化碳晶体中,氯原子与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所以它是原子晶体   D.在一种化合物中可以有多种类型化学键存在   4.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电解质产生的是阴、阳离子,胶体中只有带同一种电荷的离子   B.溶质的直径小于1×10-9 m,胶体的直径在10-9 m~10-7 m之间   C.溶液很稳定,胶体很不稳定   D.通入直流电时,胶粒将向一极作定向移动,电解质的离子将分别向两极移动并发生电解   5.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将pH试纸浸在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用盐酸滴定NaOH溶液的实验中,锥形瓶用水洗后,再用NaOH冲洗2~3次   C.在一个试管中倒入10 mL 1 mol/L盐酸,再加入1 mL的水玻璃振荡,制得硅酸溶液   D.铁器上镀银,必须把铁器接电源的正极,银接电源负极,用含Ag+的盐溶液作电解液   6.现有反应S2Cl2 (l)+Cl2 (g) 2SCl2 (l);ΔH=-50.16 kJ/mol在密闭容器中达到        (橙黄色)      (鲜红色) 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S2Cl2的转化率降低   B.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液体的颜色加深   C.压强不变,升高温度,液体的颜色变浅   D.体积不变,降低温度,氯气的转化率降低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2分)   7.在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保持温度不变,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将增大       B.Na+数和CO32-数的比值将变小   C.溶液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  D.溶液浓度逐渐增大并有晶体析出   8.三氟化氮(NF3)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可由氨和氟直接反应得到:4NH3+3F2NF3+3NH4F  下列有关NF3的叙述正确的是   A.NF3是离子化合物    B.NF3中的N呈+3价   C.NF3的氧化性比F2强   D.NF3的还原性比NH3强   9.用Pt作电极,电解串联电路中分装在甲、乙两个烧杯中的200 mL 0.3 mol/L的NaCl溶液和300 mL 0.2 mol/L的AgNO3溶液,当产生0.56L(标准状况)Cl2时停止电解,取出电极,将两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pH为(设混合后总体积为500 mL)   A.1.4  B.5.6  C.7  D.12.6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乙酸: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C.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氟化氢:Ca2++2OH-+2HF=CaF2↓+2H2O   D.用碳棒作电极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2Cl-+2H2O2OH-+Cl2↑+H2↑   11.下列各组离子   ①Na+、K+、S2O32-、Cl-;②K+、NH4+、AlO2-、Cl-;③Ba2+、NO3-、Cl-、CO32-;   ④Na+、K+、SiO32-、SO32-;⑤Ba2+、Cl-、HCO3-、Na+;⑥Ba2+、HCO3-、Na+、HPO42-。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时,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的离子组是   A.全部  B.①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⑥  D.①④⑤   12.电解84.75 mL 16%的NaOH溶液(密度1.18 g/cm3),用石墨作电极经过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浓度为19.5%,这是因为   A.溶质增加了3.5 g   B.放出22.4 L H2和11.2 L O2   C.NaOH比水消耗少    D.消耗18 g水   13.下列各组物质在只有水和试管的条件下,达不到鉴别的目的的是   A. 、CH3CH2OH、CH3COOCH2CH3  B.Na2O2、CaCl2、CuSO4、S   C.CaCO3、NaHSO4、CaC2、Mg(OH)2    D.KCl、Na2SO4、AlCl3、Mg3N2   14.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由氢气、碘蒸气和碘化氢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浅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更浅   D.煅烧粉碎的黄铁矿利于SO2的生成
第Ⅱ卷
  三、填空题(共4题,26分)   15.   (1)某物质中可能含有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以下现象:   ①可发生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没有发现浊液变清;③与含碱的酚酞溶液共热,发现溶液红色逐渐变浅。由此可推断出该物质中肯定含有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不能确定的是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空格中。   A.渗析  B.聚沉  C.凝胶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①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_______。   ②强光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叫________。   ③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液放在肠衣中,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从而使淀粉与NaCl分离,这种方法叫________。   ④Fe(OH)3胶体加入硅酸胶体,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________。   (3)今有4种处于固态的物质:钠、硅、氖、氯化钠。下列4项性质的叙述各适用于哪种物质?   ①由分子间力结合而成,熔点很低。____________。   ②电的良导体,熔点在100℃左右。____________。   ③由共价键组成的网状晶体,熔点很高。___________。   ④非导体,但熔化后可以导电。_______________。   16.在物理和化学中,有些原理、定律具有相似性,如物理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等。   (1)1834年,物理学家楞次概括了各种实验结果,得到如下结论: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与楞次定律相似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   (2)在物理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常用图象来分析速度、时间和位移的关系,时间t时质点的位移相当于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现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 (g)+2B (g)3C (g),用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正反应速率v正、逆反应速率v逆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__________。
  17.回答下面关于锂元素的问题:   (1)锂的密度是0.53 g/cm3,它是自然界中最轻的金属。1 kg锂燃烧可释放42998 kJ的热量,写出锂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kg锂通过热核反应放出的热量相当于2万吨优质煤燃烧所放出的热量。锂的一种同位素6Li捕捉低速电子的能力很强,因此可用于控制________的速率。   18.实验室用铅蓄电池用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负极  Pb+SO42-=PbSO4+2e-   正极  PbO2+4H++SO42-+2e-=PbSO4+2H2O   在标准状况下,通电40 min后,制得Cl2 1.12 L。   假设电流未损耗,则原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__________。   四、实验题(共2题,12分)   19.请回答下列化学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图1表示尾气吸收或处理装置,现需处理的气体是:①Cl2,②NH3,③HCl,④H2S,⑤CO。请从中选取一种最合适的装置,将要处理的气体编号填入相应装置图的下方空格中:
装置
处理的气体
 
 
 
                  图1   (2)简述如何检验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有一瓶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盐,现只提供盐酸和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如何判断这瓶盐是碳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由气态方程可计算某些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如下是实验室测定CCl4相对分子质量的实验,阅读实验步骤:   ①称量一干燥洁净烧瓶与封口用铝箔、棉线的总质量为W1 g;   ②往称量过的烧瓶中加入约2 mL CCl4,用铝箔、棉线将瓶口封好,并在铝箔上扎一小孔,将烧瓶浸没在沸水里,当烧瓶中CCl4已看不到,瓶颈上部也看不到CCl4的回流液滴时,立即把烧瓶从沸水中取出;   ③当烧瓶冷却到室温时,将其外部擦干,称量其质量为W2 g;   ④测定烧瓶的容积;   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使用沸水浴加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烧瓶容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铝箔上扎一小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Cl4未完全汽化,就将烧瓶从沸水中取出,冷却至室温,擦干,称量,所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这种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适用于测定________的相对分子质量。   五、计算题(共2题,12分)   21.利用黄铁矿(含FeS2 84%)生产H2SO4,黄铁矿的利用率为96%,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为95%,SO3的吸收率为98.5%,求1 t黄铁矿可生产98%的浓H2SO4多少吨。   22.石墨晶体结构如图4所示,每层由许多个正六边形构成,则:
  (1)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碳原子数为________。   (2)每一层内碳原子数目与C—C化学键数目的比是________。   (3)已知石墨每一层中碳原子之间核间距a为1.42×10-10 m,层与层之间距离b为3.35×10-10 m,求石墨的密度。(已知正六边形面积=a2 sin60°×6,sin60°=,=1.73)   参考答案   一、(每题3分)   1.C  2.C  3.D  4.B  5.C  6.D   二、(每题4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7.C  8.B  9.C  10.C、D  11.D  12.D  13.D  14.B、D   三、15.(每空1分,共11分)   (1)甲酸乙酯  甲酸、乙酸  甲醇   (2)①E  ②F  ③A  ④B   (3)①氖  ②钠  ③硅  ④氯化钠   16.(每空3分,共6分)   (1)勒夏特列原理(或答平衡移动原理)   (2)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值   17.   (1)4Li (s)+O2 (g)==2Li2O (s);ΔH=-1203.9 kJ / mol(3分)   (2)锂及反应堆中核反应发生(2分)   18.(4分)   阳极反应  2Cl- - 2e-  ==  Cl2↑         2 mol         22.4 L         n (e-)         1.12 L            n (e-)=0.10 mol        PbO2  +  4H+  +SO42-+2e-==PbSO4+2H2O              4 mol     2 mol              0.2 mol    0.1 mol        n (H2SO4)= n (H+)=×0.2 mol=0.10 mol   四、   19.   (1)②③  ①④  ⑤(每空1分)   (2)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漏斗形成一段水柱,静置片刻,内外液面高度差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1分)   (3)取少量样品放在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时,停止加热,试管中有白色剩余物质。冷却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盐酸反应剧烈,冒出气泡,剩余物质全部溶解,说明样品是碳酸氢钠结晶(2分)   20.   (1)保持温度在100℃,使CCl4完全气化(1分)   (2)将烧瓶中CCl4倒出后注满水,然后再将烧瓶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的水的体积即为烧瓶的容积(1分)   (3)排出烧瓶中的空气;使多余的CCl4挥发逸出;使烧瓶内外压强保持相等(1分)   (4)偏大(1分)   (5)易挥发的液体物质(2分)   五、21.(6分)   设生产98%的H2SO4质量为x,则:        FeS2     ——      2H2SO4        120             2×98     1 t×84%×96%×95%×98.5%    98 x%     列式解得:x=1.26 t。   22.(每小题2分)   (1)2    (2)2∶3   (3)石墨的密度=                    =0.57 g / 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