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三综合复习第一轮:有机化合物——烃和卤代烃
一. 教学内容:
高三综合复习第一轮:有机化合物——烃和卤代烃
二. 重点、难点
1. 烃和卤代烃的性质的要点和综合运用是本节的重点。
三. 具体内容:
A. 脂肪烃
(一)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
1. 沸点: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的变化,沸点逐渐____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____。
2.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逐渐_____,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____逐渐过渡到____。
3. 状态:当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4时,常温下呈______态。
(二)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
1. 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____。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写出反应类型及化学方程式)
① ____: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_________。
② 燃烧: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裂解反应:丁烷_______________。
2. 烯烃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①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_____。
② 可燃烧:通式为 CnH2n+ O2 →__________
(2)加成反应:可与______等加成。
(3)加聚反应:丙烯加聚反应为_____________。
1,3—丁二烯的1,2—加成与1,4—加成
1,2—加成:_______________。
1,4—加成:_______________。
(三)烯烃的顺反异构
由于______而导致分子中_______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_________排列在_________的称为顺式结构,如:顺— 2— 丁烯__________。______排列在_____的称为反式结构,如反—2—丁烯_______。
(四)炔烃
1. 乙炔实验室制法:在圆底烧瓶里放入几小块____,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逐滴滴入_____,便产生乙炔气体。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______________溶液除去杂质。
2. 乙炔物理性质:是_____气体,____溶于水,____溶于有机溶剂。
3. 乙炔化学性质:
① 乙炔的氧化反应:燃烧:_______。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放出大量热,因此常用氧炔焰(火焰温度3000℃以上)来_______。
乙炔易被氧化剂氧化(使______溶液褪色)。
② 加成反应:与Br2(使______溶液褪色)。CH≡CH + Br2______
CH≡CH + 2Br2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氢气、氯化氢等发生加成反应。
如:CH≡CH + HCl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塑料)
③ 加聚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芳香烃
1. 苯
(1)苯的结构:苯分子具有_____结构,各个键之间的夹角都是_____°,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____等,而且是介于_______之间独特的键。
(2)苯的物理性质:苯通常是___色、带有特殊气味的___体,有毒,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
(3)苯的化学性质:
① 氧化反应:苯燃烧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苯____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也____溴水反应(溴水中的溴可被苯萃取)
② _______反应:苯与溴___________苯与浓硝酸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反应:苯与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
2. 苯的同系物
苯的同系物是指苯环上的_____被______的产物。如甲苯(C7H8)、二甲苯____等
由于苯环和烷基的相互作用会对苯的同系物化学性质产生影响。
① 苯的同系物(如甲苯)能使_____褪色
② 由甲苯生成TNT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生成物是一种_____色晶体,____溶于水,是一种___________
3. 脂肪烃、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脂肪烃的来源有_____、______和______等。芳香烃来自________。
石油中含有1~50个碳原子的_____和______。石油通过_____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通过____分馏得到润滑油、石蜡;通过____及____得到较多轻质油和气态烯烃。而催化重整是获得_____的主要途径。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主要是_____,以_____为主。煤也是获得有机物的源泉。通过煤焦油的分馏可以获得各种_____烃;通过煤的_____可以获得燃料油及多种化工原料。
C. 卤代烃
1. 卤代烃:烃分子中的_____被_____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根据卤素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为_____和______。卤代烃______溶于水,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就是很好的溶剂。
2. 溴乙烷的物理性质:____色____体,密度比水_____,_____溶于水,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3. 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① ______:溴乙烷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___________
4. 如何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
5. 卤代烃的应用与危害:有些多卤代烃,如氟氯代烷(氟利昂)化学性质_____、___毒,具有_____
燃烧、_____挥发、____液化等特性,曾被广泛用于_____。今年来发现它们破坏______其原理实际上起_____作用。
D.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问题
(1)熟练掌握简单分子的几何构型
(2)形成共价单键的原子可以绕轴旋转,双键、叁键的原子不能绕轴旋转
(3)审题时注意“碳原子”“所有原子”“可能”“一定”“最少”“最多”“共线”“共面”等关键词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C4H10 B. C3H6 C. C2H5Cl D. C2H4Br2
答案:C
解析: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例2] 某液态烃,它不跟溴水反应,但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将其0.5 mol完全燃烧生成的CO2通入含5mol NaOH的溶液中,所得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则该烃是( )
A. 1—丁烯 B. 甲苯
C. 1,3—二甲苯 D. 2—甲基—3—乙基—2—戊烯
答案:C
解析:考查元素守恒和物质的性质。
[例3] 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 加成→消去→取代 B. 消去→加成→取代
C. 取代→消去→加成 D. 消去→加成→消去
答案:B
解析:考查物质制备的基本方法。
[例4] 某气态烃A,1 mol能与2 mol HCl完全加成生成B,B上的氢原子被Cl原子完全取代需要8 mol Cl2,则A可能是( )
A. 丙炔 B. 2—丁炔 C. 1,3—丁二烯 D. 2—甲基丙烯
答案:BC
解析:考查加成反应和不饱和度的判断。
[例5] 实验室用溴和苯在FeBr3催化下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提纯:(1)蒸馏;(2)水洗;(3)用干燥剂干燥;(4)用10%的NaOH溶液洗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1)(2)(3)(4) B.(4)(2)(3)(1)
C.(4)(1)(2)(3) D.(2)(4)(3)(1)
答案:D
解析:考查溴苯制备后的净化问题。
[例6] 下列关于CH≡C—C6H4—CH=CHCH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B. 最多只可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最多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D. 最多只可能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AD
解析:考查有机物的共面共线问题。
[例7] 1,2 — 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 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 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乙醇消去和乙烯与溴加成的化学方程式;(2)长导管内有液面上升甚至溢出,b中水面下降;(3)除去SO2、CO2等酸性气体;(4)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没有迅速升高到170℃;产生乙烯速度过快,部分没有与液溴反应。
解析:考查基本的有机实验。
[例8] 从石油裂解中得到的1,3—丁二烯可进行以下多步反应,得到重要的合成橡胶和杀菌剂富马酸二甲酯。
(1)写出D的结构简式
(2)写出B的结构简式
(3)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富马酸的一种相邻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5)写出第⑨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以上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填入编号)
答案:(1)聚2—氯—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2)CH2(OH)CHClCH2CH2OH;(3)1,4—二溴—2—丁烯与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H2(COOH)CH=CHCOOH;(5)2—丁烯二酸与甲醇酯化的反应;(6)④、⑦
解析:考查有机物的综合推断。
【模拟试题】
1. 下列有机物可以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
A. 丙烯 B. 1—氯—1—丙烯
C. 2—甲基—2—丁烯 D. 2,3—二甲基—2—丁烯
2. 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温度计但温度计不用插入液面下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硝基苯 B. 实验室分馏石油
C. 食盐的蒸发 D. 溴乙烷和NaOH水溶液加热反应
3. 下列烃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甲苯 B. 邻二甲苯 C. 间二甲苯 D. 对二甲苯
4. 下列5种烃:① 2—甲基丙烷;② 乙烷;③ 丙烷;④ 丁烷;⑤ 戊烷。按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①③②
C. ④⑤②①③ D. ③①②⑤④
5. 下列各组物质中,用分液漏斗无法将其分开的是( )
A. 甲苯和水 B. 氯乙烷和水 C. 硝基苯和水 D. 苯和溴苯
6. 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的是( )
A. 丙烯 B. 苯乙烯 C. 乙炔 D. 氯乙烷
7. 以下物质;(1) 甲烷;(2) 苯;(3) 聚乙烯;(4) 聚乙炔;(5) 2—丁炔;(6) 环己烷;(7) 邻二甲苯;(8) 苯乙烯。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 )
A.(3)(4)(5)(8) B.(4)(5)(7)(8)
C.(4)(5)(8) D.(3)(4)(5)(7)(8)
8. 今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 吨苯泄入路边300 米长的水渠,选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由于大量苯溶于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 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 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 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9. 下列有机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种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 2—溴丁烷 B. 2—甲基—3—氯戊烷
C. 2,2—二甲基—1—氯丁烷 D. 1,3—二氯苯
10. 为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X元素,下列操作:(1)加热;(2)加入AgNO3溶液;(3)取少量该卤代烃;(4)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5)加入NaOH溶液;(6)冷却。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3)(1)(5)(6)(2)(4)
B.(3)(5)(1)(6)(4)(2)
C.(3)(2)(1)(6)(4)(5)
D.(3)(5)(1)(6)(2)(4)
11. 乙烯和1,3—丁二烯的混合气体1 L,催化剂存在下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消耗1.4 L氢气,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烯和1,3—丁二烯的体积比为( )
A. 3:2 B. 4:1 C. 3:1 D. 任意比
12. 下列分子中的碳原子(有氮原子的包含氮)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B 2. B 3. D 4. B 5. D 6. C 7. C 8. A 9. AB
10. B 11. A 12. CE
【试题解析】
1. 要求碳碳双键两侧的碳原子所连的两个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
2. A中温度计插入水浴中,CD不需要强调温度,不用温度计。
3. A中有甲基的邻间对位三种;B中有甲基的邻间位两种;C中有两个甲基中间、外侧邻间位三种。
4. 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碳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5. 分液法分离的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6. A中甲基上的碳和氢原子不可能都在此平面上;B苯环和碳碳双键的两个平面可能不在同一个平面上;D中的碳都为单键,所以是空间四面体的结构。
7. 甲烷、苯、聚乙烯、环己烷使两者都不褪色;邻二甲苯只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8. 苯不溶于水。
9. 凡是卤代烃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而消去反应的条件要有 —H,生成两种烯烃,要求卤素原子的 —H有两种,即卤素原子在链端或两侧不对称。
10. 检验卤代烃的方法是先让卤素原子变成离子,用水解反应或消去反应,但是两个反应都是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所以反应后要先将溶液酸化再用硝酸银检验。
11. 十字交叉法,即知道最大值二烯消耗2,最小值乙烯消耗1,平均值为1.4,十字交叉用减法,所得数值即为两者体积比。
12. 考查单键的碳、氮结构为空间结构,所以所连原子不能都共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