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0讲 化学反应速率
★考情直播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主要考点有: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系数比规律;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③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及图象。今后的命题方向:从实验和计算的角度进行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催化剂的作用探究。
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考点整合
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系数比规律:
1.通过计算式: = 来理解其概念:
2.系数比规律 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 。即对于化学反应mA(g) + nB(g)
pC(g) + qD(g) 的:v(A)∶v(B)∶v(C)∶v(D) = m∶n∶p∶q
[例1] 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NH3)、(O2)、(NO)、(H2O)[mol/(L·min)]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 系数比规律是指用各个物质所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式中各个物质的系数之比!可以延伸出一些其他比法
【答案】 D
[规律总结] 考查了系数比规律的基本定义。
考点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 决定因素(内因): 。
2.条件因素(外因):
改变条件 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活化分子分数=活化分子数 有效碰撞次数 化学反应速率
增大浓度 增多 不变 增多 增 多 加快
增大压强 增多 不变 增多 增 多 加快
升高温度 不变 增大 增多 增 多 加快
使用催化剂 不变 增大 增多 增 多 加快
其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其次是温度
3.记忆规律:
⊙升高温度天经地义要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能 改变(不强调是增大)正逆反应速率。
⊙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而实现的,只适用于 的化学反应。
[例2] (08上海卷)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
A.4-3-2-1 B.1-2-3-4 C.3-4-2-1 D.1-2-4-3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和固体物质的表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1的盐酸的浓度最小,反应的温度最低,所以化学反应速率最慢;由于实验3的反应温度比实验2的反应温度高,所以反应速率实验3大于实验2;而实验4和实验3虽然浓度相同,但反应的温度不同,物质的状态也不相同,所以不能比较。
【答案】A、C
[规律总结] 考查了反应速率的影响条件和比较规律和方法。
考点3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及图象
计算反应速率有三大类型
题型Ⅰ: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见例3)
题型Ⅱ:以图象形式给出条件,计算反应速率(见能力提高训练18)
题型Ⅲ:根据已知的浓度、温度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见基础提升训练14)
[特别提醒]:根据系数比规律可以直接用各个物质的反应速率数据除以系数来快速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最大和最小。(体会例题3和限时基础训练卷1和5)
[例3] 反应N2O4(g)2NO2(g);△H= +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解析]AC两点温度相同而压强不同,增压平衡逆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减小,但增压也即会增大浓度,反应速率:A【答案】C
★ 高考重点热点题型探究
热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及比较方法
[真题1] (2007年广东高考化学22)“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c(I-)/mol·L-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32-)/mol·L-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 /s 88.0 44.0 22.0 44.0 t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显色时间t2= 。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 (填字母)
A <22.0s B 22.0~44.0s C >44.0s D 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思路分析]实际要求仍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反应速率解决指定问题的能力。
[解析]由题目中表格数据可分析出c(I-)、 c(S2O32-)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显蓝色所需时间越少,故实验目的应是研究反应物I-与S2O8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由①⑤中数据可列关系:显色时间t2=0.040·0.040·88.0/0.120·0.040=29.3 s,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显色时间t2<22.0s。
【答案】(1)研究反应物I-与S2O8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29.3s(3)A
(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名师指引]比较反应速率时要注意在其它量不变时进行。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往往是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或平衡等一起考查。
[新题导练]
1.(2008-2009年雷州二中摸底考试)向恒温、恒容(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一定量的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 -197.74 kJ·mol-1,4min后达到平衡,这时c(SO2)=0.2mol L-1,且SO2和O2的转化率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min时,c(SO2)=0.6mol L-1
B.用O2表示4min内的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1
C.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 SO3,达到新平衡,n(SO2):n(SO3)=2:1
D.4min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
热点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真题2](08广东卷)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通入大量O2 B.增大容器容积
C.移去部分SO3 D.降低体系温度
[思路分析] 从影响速率的因素来分析。
[解析]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在此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 A
[名师指引] 影响速率的因素常考的有五个: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颗粒大小),要注意其适用范围。
[新题导练] 2. (广东省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测试)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
有 500 mL 0.5 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
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可用如右
图的坐标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由0→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曲线由a→b段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3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及实验探究。
[真题3] (08海南卷)反应A(g)+B(g)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思路分析]本题从反应热(或活化能)的角度考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
[解析]由图可以知道,由于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所以A的转化率减小;当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能同倍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即对反应热也无影响。因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以E1和E2同时降低。
【答案】 (1)放热。
(2)减小;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不影响;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移动。
(4)减小、减小。
[名师指引]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热大小,也不影响化学平衡。
[新题导练]
1.(2009届广东五校高三第三次联考)下图是77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反应N2+3H2 2NH3为放热反应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H变大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不变
★ 抢分频道
限时基础训练卷
1. 在2A + B3C + 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A=0.5mol·L-1·S-1 B B = 0.3 mol ·L-1·S-1
C C=0.8mol·L-1·S-1 D D= 1 mol L-1·S-1
2.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NH3)=0.010mol/(L·s) B.(O2)=0.001mol/(L·s)
C.(NO)=0.001mol/(L·s) D.(H2O)=0.045mol/(L·s)
3. (2007广东理基,26)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
A.盐酸的浓度 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 D.加少量Na2SO4
4. 对于反应M+N→P,如果温度每升高10℃,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在10℃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54min,将温度提高到40℃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 )
A. 2min B. 3min C. 6min D. 9min
5.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 (A)=0.15mol/(L s) ② (B)=0.6mol/(L s) ③ (C)=0.4mol/(L s) ④ (D)=0.45mol/(L s)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6.下列措施肯定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增加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7.(2007广东云浮)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4 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小
B.反应4 min后平均反应速率最小
C. 反应开始2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D.反应在第2 min到第4 min间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0.1 mo1·(L·min)—1
8.( 2008东莞模拟8)如右图所示,某刚性容器内有一活塞和弹簧,B内为真空,A内已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O22SO3;ΔH<0,此时活塞已保持静止,SO2反应速率为v0。再往A内迅速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当活塞再次保持静止时,SO2反应速率为v,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塞先下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v>v0
B.活塞先下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v=v0
C.活塞先下移,后上移,不到原静止位置,v>v0
D.活塞先下移,后上移,不到原静止位置,v=v0
9.(2007东莞一模)有如下化学反应:2A(g)+B(g) 2C(g),△H<0。
(1)若将4molA和2molB在2L的容器中混合,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2s时物质B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2)若把amolA和bmol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
n(A)+n(B)=n(C),则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4molA和2molB加入体积可变的等压容器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2mol。此时,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若再通入少量B气体,体系中A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A的体积分数再达到与原平衡状态相同,可采取的措施有 。
10.在恒温恒容下,能使A(g)+B(g) 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A.减小C或D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 D.增大A或B的浓度
基础提升训练
11. 设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1;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1和2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1增大,2减小 D. 1减小,2增大
12.反应3Fe(s)+4H2O(g) Fe3O4(s)+ 4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来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
A.增加铁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13.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使用催化剂不能加快反应速率 B. 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C.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 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14.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10℃20mL 3mol/L的X溶液 B.20℃30mL 2mol/L的X溶液
C.20℃10mL 4mol/L的X溶液 D.10℃10mL 2mol/L的X溶液
15.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 (g)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16.反应 A+B →C 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 k c (A) c (B), 为反应速率, k为速率常数。当c (A) = c (B) = 1mol/L时,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速率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增大c (A)时,也增大 B.只增大c (A)时,值不变
C.只升高温度时,k值不变 D.只升高温度时,k值变小
能力提高训练
17. 已知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1价的氯和+6价的硫的化合物,反应速率v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这个反应速率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而加快,试解释:
(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
(2)反应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反应的速率随着c(H+)的增大而加快,因此必须把反应过程中c(H+)的变化及反应物浓度的
18.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19.丙酮(CH3COCH3)和碘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CH3COCH3 + I2CH3COCH2I+H++I-。250C时,该反应速率由下列经验公式决定:=2.73×10-1·c(CH3COCH3)·c(H+)mol/(L·s)。250C时,已知反应开始时c(I2)=0.01mol/L,c(CH3COCH3)=0.1mol/L,c(H+)=0.02mol/L,求:(1)反应开始时的速率;(2)当溶液中I2反应掉一半时,反应速率比开始时慢还是快?(通过计算回答)
20. 下表数据是在某高温度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
反应时间 t/h 1 4 9 16 25
MgO层厚Y/nm 0.05a 0.20a 0.45a 0.80a 1.25a
NiO层厚Y′/nm b 2b 3b 4b 5b
*注:a和b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请填空回答:⑴金属高温氧化腐蚀速率可以用金属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来表示,其理由是 。
⑵金属氧化膜的膜厚Y跟时间t所呈现的关系是(填直线、抛物线、对数或双曲线等类型):MgO氧化膜厚Y属 型,NiO氧化膜厚Y′属 型。
参考答案
考点整合
考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系数比规律:
1. Δc /Δt
2. 化学计量数之比
考点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
3. 同等程度、有气体参与
考点3 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及比较方法
★ 高考重点热点题型探究
[新题导练]
1.AD 反应从正向开始,起始时c(SO2)=1.02mol L-1,4min后c(SO2)=0.2mol L-1,⊿△c(SO2)=0.8mol L-1,但反应速率随浓度的减小而减慢,因此在2min时,c(SO2)>0.6mol L-1; v (SO2)=0.2mol L-1,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 v (O2)=0.1mol L-1;由于正向吸热,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
2.⑴Al2O3+3H2SO4=Al2(SO4)3+3H2O
(2)开始时,反应的温度较低,故速率较慢
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的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⑷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降低,速率减慢
3.AB,△H=508-600=-92kJ/mol,为放热反应;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但△H不变故B对C错;催化剂能同时加快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限时基础训练卷
1.B 点拨:根据系数比规律可以直接用各个数据除以系数来快速判断最大和最小!
2.
3.D 点拨: 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接触面积等均影响反应速率,加Na2SO4(固体)不影响反应物浓度。
4.A 点拨: 反应速率是指数关系3ΔT/10,所以要缩短3(40-10)/10=33=27倍
5.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④>③=②>①。 点拨:根据系数比规律可以直接用各个数据除以系数来快速判断!。
6. C点拨: 增大反应物的量,并不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不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而增加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才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而催化剂严格来讲有正负之分,一般指正催化剂才能增大速率;只有升高温度天经地义增大了反应速率!
7.A点拨: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量,由图知,从2到4min内n(CO2)的变化量最大,即在第2 min到第4 min间生成CO2的反应速率为v(CO2)=0.15 mo1·(L·min)—1
8. C点拨: 起初加入混合气体,压强增大,弹簧被压缩,活塞下移。由于压力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气体的分子数减小,压强减小,于是活塞上移,但最后仍在原位置的下方,压强比原平衡时大,v>v0。(本试题是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
9.(1)0.3mol·L-1·S-1 0.7mol·L-1(2)2(a+b)/5a×100%
(3)85.7% 减小 升高温度 充入A气体 减小压强
10. D 点拨:根据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知,欲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应增大反应物A或B的浓度。本题中涉及问题应注意与化学平衡移动问题区别开,只是考查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基础提升训练
11. A [解释:当温度升高时,无论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化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只不过增大的程度一个小一些,一个大些。本题易误解为:升高温度,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减小,原因是“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2.A、C [解释:A中Fe为固体,增多其用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因为固体的浓度为定值;B中将体积缩小,压强增大,水蒸气和氢气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C中恒容充入N2,N2不参与反应,H2和水蒸气的浓度不变,因此对反应速率无影响;D中压强不变充入N2,体积增大,N2和水蒸气的浓度减小,故反应速率减慢。]
13.C [解释: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分析:使用催化剂一般能加快反应速率;对气体反应来说,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增大压强会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压强会减慢反应速率;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降低温度会减慢反应速率,据此可判断A、B、D说法错误,选项C说法正确。]
14.B [解释: 在本题中要综合考虑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先比较浓度的大小,这里的浓度应该是混合以后的浓度,由于混合后各烧杯中盐酸的浓度相等,因此只要比较X的浓度,X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为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所以X的物质的量最大,浓度就最大。通过观察可知,混合后A、B选项中X的浓度相等,且最大,但B中温度更高,因此B的反应速率最快。本题若没有看清楚题目实质,仅仅从选项的表面看X浓度的大小及反应温度的高低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则会错选C。]
15.A[解释: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D错;一边物质消耗,则另一边物质必然生成,与平衡与否无关,B错;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没有正逆反应之分,要么都增大,要么都减小,C错]
16.A[解释:由 = k c (A) c (B),只增大A浓度,反应速率增大,A对;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一定增大,K要变大,C、D错。]
能力提高训练
17. (1)开始时,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有强酸H2SO4生成, ClO3-+3HSO3-=3SO42-+Cl-+3H+,c(H+)不断增大,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2)随着时间的延长,KClO3和NaHSO3被消耗而愈来愈少,H++ HSO3-=SO2↑+H2O,c(H+)浓度愈来愈小,因此反应速率下降。
点拨:c(H+)不断增大,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随着时间的延长,KClO3和NaHSO3被消耗而愈来愈少,浓度愈来愈小,因此反应速率下降。
18.3X+Y=2Z,0.05mol/(L﹒min)。点拨:由图可知,X、Y的物质的量随反应的进行而减小,Z的物质的量随反应的进行而增大,则X和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
∵
∴反应方程式为:3X+Y=2Z。
19.(1) 0 = 5.46×10-1 [mol/(l·s)];
(2)当溶液中I2反应掉一半时,反应速率比开始时快。
点拨:(1)由反应速率计算公式 = 2.73×10-1·c(CH3COCH3)·c(H+) mol/(L·s),
0 = 2.73×10-1×0.1×0.02 = 5.46×10-1 [mol/(l·s)];
(2)根据下列量的关系
CH3COCH3+I2CH3COCH2I + H++ I-
起始浓度(mol/L ) 0.1 0.01 0.02
转化浓度(mol/L ) 0.005 0.005 0.005
I2转化一半时浓度(mol/L)0.095 0.025
则t=2.73×10-1×0.095×0.025=7.78×10-1[mol/(L·s)]
所以,当溶液中I2反应掉一半时,反应速率比开始时快。
20.⑴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也可以用产物的生成速率。⑵直线,抛物线。
点拨:表中数据可以观察判断,直线关系是正比例关系,而抛物线关系是指数关系,如平方关系等等。
能量/ kJ·mol-1
N2+3H2
2NH3
600
508
a
b
反应过程
G
F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