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8-28 08: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第四单元 研究型实验
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探究化学问题的实验研究思路 复习探究物质性质的常见方法复习实验设计课堂小结复习探究常见离子的方法 复习探究未知物质的性质的方法 复习基本仪器、
基本操作 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仪器、药品一、探究未知物的性质的方法 1、探究物质性质的常见方法(1)证明酸性:
(2)证明弱酸性:
(3)证明氧化性:
(4)证明还原性:
(5)证明为胶体分散系:
(6)证明有碳碳双键(或三键):
(7)证明酚羟基:
(8)证明醛基:
(9)证明醇羟基:
(10)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11)比较非金属的活动性:
(12)比较酸(碱)的酸(碱)性强弱;2、探究常见离子的方法例题1
怎样探究氯水的成分?用什么方式可以得出结论?引导讨论: 1、通过观察颜色可以知道是否含有Cl2;
2、用石蕊检查其酸碱性;
3、用活泼金属(如镁、铝等)检验酸性;
4、用氯水与有色纸条、干燥氯气与干燥有色纸条
的褪色情况来讨论具有漂白效果的真正微粒是
Cl2还是HClO;
5、用日光照射盛满氯水的倒置烧瓶,有气体产生,
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看氧气的产生;
6、用稀硝酸加硝酸银探讨氯离子的存在 。 例题2 设计实验比较下列各种物质分子
中-OH上氢原子上的活泼性顺序。
① 水、 ②乙酸、 ③乙醇、 ④碳酸、 ⑤苯酚 提醒:
1、注意顺序,可否利用前一步的结论解决下一步的问题。
2、试剂的合理选择
例题3 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
CO3 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
简单的实验方案:2- 例题4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表中叙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B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些常见仪器及其用途 例题5 设计一套制取氢氧化亚铁的装置 注意:防止空气(氧气)进入 参考装置 例题6
草酸晶体与浓硫酸共热可制得一氧化碳气体,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现利用该反应制取一氧化碳并要求:
(a)验证CO的还原性及氧化产物;
(b)剩余CO不能排入大气。 试从下图选用几种装重复使用,连接成一套实验用的装置及连接顺序是什么? 答案:
连接顺序:
A—E—F—C—F—H,组装成一套完整的装置。 学会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仪器、药品
1、当食盐加入冰水中时,会使冰块 ,同
时温度 至 ,这是因为盐使体
系熔点 ,此规律可用在冬天路面 ,
但融化后再次结的冰就更 融化。课堂习题:融化下降-5~-6℃下降除冰难2、金属一般能发生的反应有:
、 、
等。课堂习题: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 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与某些盐溶液反应3、Zn(OH)2和Al(OH)3都是 氢氧化物,
既能与 反应,又能与 反应。 课堂习题:强碱 两性强酸课堂习题:4、食物的酸性、碱性实际上是指食物的
或 。可通过食物 后溶液的酸碱性来了解。较简单的方法是:将食物 后用 、 ,然后测其水溶液的 ,也可以用 的方法定量测定水溶液的酸碱度。酸碱滴定 成酸性灰化烧成灰水溶解浸泡PH 成碱性 课堂习题:5、消毒液的成分一般是 盐,溶液呈
性,与空气中的 (即 酸)反应后产生强氧化性的 ,但该物质不稳定,见 易分解,所以消毒液要
保存。 次氯酸碱CO2碳次氯酸光避光课堂习题:6、测定饮料中的VC 可用滴加了 的淀粉溶液是否 来判断,因为VC具有较强的 性,也因为这样,配制该实验药品要用 的蒸馏水,防止水中的 氧化VC。碘水 褪色还原新煮沸并冷却氧气第四单元 研究型实验
单元复习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实验方案的评价 实验原理的选择与判断复习综合实验设计课堂小结实验仪器、药瓶的选择 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操作步骤的确立综合实验方案设计评价标准 例题1 向溴水中加入足量的乙醛溶液,发现溴水褪色,对“溴水褪色”有以下三种猜想:
①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
②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
③乙醛将溴水氧化生成了乙酸。
为探究哪种猜想正确,某研究小组提出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后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Br-的
物质的量
问题:(1)方案一是否可行?
理由是
否 乙醛无论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溶液均显酸性,故方案一不行 2)设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设反应后溶液中Br-的物质的量为b mol,
若是猜想①,则a与b的关系式为
若是猜想②,则a与b的关系式为
若是猜想③,则a与b的关系式为 小结:实验设计首先要弄清正确的实验原理
即你采取的方法是否能达到实验目的
否则就谈不上正确的实验设计a=b b=0 (a不为零) b=2a 方案二可行例题2 实验室用甲酸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O气体反应为:HCOOH H2O+CO↑,请设计一装置以制取干燥纯净的CO气体。小结:根据生产物性质和实验目的,
绘好(或连接好)仪器装置例题3 已知下列物质沸点,98.3%硫酸338℃、乙酸117.9℃、乙醇78.5℃、乙酸乙酯77.06℃、乙醚34.5℃。欲用制乙酸乙酯后的混和液回收浓硫酸,并用它和废铜屑等物质制成较纯的CuSO4·5H2O,试回答下列问题:
若实验设计
第一步是蒸馏反应混和物除去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请从环保、硫酸的利用率等角度考虑,补全必需的实验步骤(不一定填满)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步,倾倒残液,用滤纸吸干晶体。
(提示:当CuSO4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大于64%时,CuSO4全部转化为晶体)。 将铜在空气中加热成氧化铜 蒸发滤液 稀释浓硫酸 过滤 将稀硫酸溶解氧化铜 结晶 小结:根据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操作步骤搞好实验设计,要分析题给条件,
弄清反应原理,选准反应物,
明确生产物性质和实验目的,
绘好(或连接好)仪器装置,
明确操作过程,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二、实验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怎样评价一个实验方案?例题4 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制Cl2,再用Cl2和Ca(OH)2反应制少量漂白粉。已知Cl2和Ca(OH)2制漂白粉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现有三位同学设计的三套装置如图(U形管中放有玻璃纤维,可使气体顺利通过): (1)请从以下六方面对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将适当的选项序号填于下表内(错选、漏选、多选均倒扣分)。
a.不易控制反应速率 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c.有副反应发生 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
e.容易污染环境 f.可防止污染环境d ae f ac b ce (2)请从甲、乙、丙三装置中,选取合理的组成部分(A、B、C、D、E、F、G),组装一套你认为更完善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按气流左到右方向)为______,在此装置及甲、乙、丙三装置中,你认为是否还缺少必要的装置,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B E 缺少除Cl2中的HCl的洗气装置 · 一个好的实验方案要从经济可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绿色环保等方面进行设计、评价和比较. 怎样评价一个实验方案?1、能清楚地列出研究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验证该问题。
2、能选择合适的仪器、运用恰当的实验技巧进行实验,并注意安全。
3、选择的材料常见易得。
4、实验设计中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
5、对其他变量的控制有清晰明确的表达。
6、懂得选择合适的仪器装置,设计恰当。
7、实验中涉及的危险化学药品均有所提示。
8、实验步骤的设计中考虑到要尽可能减少实验的危险性。三、综合实验设计评价标准9、没有做任何无效假设。
10、探究方法的表述清晰准确,可以由其他组学生 采用,做重复性验证。
11、标示出要准确测量用量的化学药品。
12、实验设计中包含“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的部分。
13、实验设计中包含实验开始前和“实验试做”的部分。
14、化学用语使用正确。
15、实验设计中能使用不同的图表(如装置图)帮助水面实验步骤。三、综合实验设计评价标准1、实验探究的过程主要可概括为四步;一是要明确我们 或 ,也就是要提出探究的问题,即 ;二是要选择 ,包括合适的 等,设计出实验探究的 ;三是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实验,如实 ;四是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 ,
得出结论。 课堂习题:整理、讨论、分析 要知道什么证明什么实验目的合适的方法具体步骤 记录数据、现象反应、仪器、条件、2、化学实验的六要素:
(1)
(2)
(3)
(4)
(5)
(6)
课堂习题:实验操作及操作规程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药品、仪器、装置实验操作及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