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春节特别节目中,主持人展示了一根7000多年前的鹤腿骨笛。被看成无价之宝。那人们是如何知道它是7000多年前的呢?用C-14的半衰期计算的。 C-14和我们见过的C-12是什么关系呢?在我们学习了核素之后就能知道了核素1、原子的构成
原子学说发展史1、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人类探索自然的努力自古就有,并且也从没有停止。前辈为人类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我们留下的不只是物质财富,还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他们的精神感召下,我们难道不应加倍努力学习吗?氦原子结构示意图三、核素:(一)原子的结构: 1、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请同学们回忆:相对原子质量请同学们推论:一个质子的相对质量如何计算? m(12C)=1.993 × 10-26Kg
1/12m(12C)= (1.661 × 10-27Kg )以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1.007 1.008 1/1836 =质量数[归纳与整理] 2、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
质量数: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
质量数(A)= 质子数(Z)+中子数(N)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a——代表质量数;
b——代表核电荷数;
c——代表离子的价态;
d——原子个数a b c d各代表什么?学了这部分内容后常见到这样的符号1. 钠原子的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那么它的质子数是多少?核外电子数是多少?( 11, 11 )2. 硫的二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中子数为17,那么它的质量数是多少?( 33 )解:因为 S2- 的核外电子数是18,即硫原子得
到 2 个电子后,是18,那么硫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是16,则16+17=33。课堂练习课堂练习3、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X+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mol)是
(提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
A. (m-n)×W/m
B. (m-n-1)×W/m
C. (m+n)×W/m
D. (m-n+1)×W/mB氢元素的三种原子 氕 氘 氚
H D T
重氢 超重氢三种不同的氢原子①②③101112这三种微粒是同一种原子吗?是同一种元素吗?可见它们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原子,把这三种原子叫核素.把这三种原子互称为同位素.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1、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______。
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可以 _____。
同种元素:可以有 ______ 种不同原子。相同不相同[归纳与整理](二)元素、核素、同位素:几再如:3、同位素
把原子里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即:两同(同质子数、同一元素)
两不同(中子数不同、原子不同)
其特点为:
⑴同位素在周期表里占据同一位置。
⑵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⑶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一般为定值。 ⑷ 同种元素的不同的同位素原子也可 组成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分子。
如: 氢: 氕、 氘、 氚
氢 重氢 超重氢
元素符号: H H H
原子符号: 11H 12H 13H
H D T
单质:
与氧化合成水: 这些水分子的最大式量_____,
最小式量_____,共有___种式量。22518H2、 D2 、 T2、H-D、H-T、D-TH2O、D2O、T2O、HDO、DTO、HTO课堂练习4、在(1)Li、(2) N、(3) Na、 (4) Mg、(5) Li、(6) C中:
(1) 和 互为同位素。
(2) 和 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 和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1)(5)(2)(6)(3)(4)思考:下列符号代表几种元素?
几种原子?
4018Ar 4019K 4220Ca
4119K 4020Ca 4019K+ 三五 (1)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量)
(3)原子质量数
(4)同位素原子量
(5)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即平均原子量)
(6)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三)相对原子质量课堂延伸Cl元素相对原子质量=M1×a1 + M2×a2
= 34.969×75.77% + 36.966×24.23% = 35.453 例:Cl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Cl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A1×a1 + A2×a2
= 35×75.77% + 37×24.23% = 35.485 35×75% + 37×25% = 35.5
(进一步对丰度作近似处理) 1.设某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gC.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2.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10B和11B,近似原子量为10.8,求10B和11B在天然同位素中的原子个数比为 。 10B和11B的质量比 (填大于、小于、等于1:4)A1:4小于【拓展练习】某元素x的同位素可形成三种双原子分子,其式量分别为158、160、162,其分子个数比为1:2:1,问:⑴元素x有几种同位素?⑵质量数分别是多少?⑶计算各同位素的所占原子百分比。故:A 、B质量数分别为79和81 。⑴ x有两种同位素⑶ 两同位素所占原子百分组成均为50% 课件16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1869年门捷列夫在继承和分析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成功地对元素进行了科学分类。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他还预言了一些未知元素的性质都得到了证实。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门捷列夫揭示的元素内在联系的规律还是初步的,他未能认识到形成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根据元素周期律,把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中 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 ,再把不同横行中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 ,这样得到的一个表,叫做元素周期表。电子层数目相同横行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相同纵行原子序数: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编号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a
11钠H
1氢He
2氦Li
3锂Be
4铍B
5硼C
6碳N
7氮O
8氧F
9氟Ne
10氖Mg
12镁Al
13铝Si
14硅P
15磷S
16硫Cl
17氯Ar
18氩K
19钾Ca
20钙IAIIAIIIAIVAVAVIAVIIA01234族: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列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行元素周期表A:主族
IIBIBVIII
VIIB
VIB
VB
IVB
IIIB
B:副族元素周期表IAIIAIIIAIVAV
AVIAVIIA0主族周期副族
过渡元素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原则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行)族:具有相似内层结构和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并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列)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的分类(2)主族与副族的对比三个长周期,三个短周期,一个不完全周期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主族,只有
长周期元素构成副族.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元素种数3.本节的基本规律: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周期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各周期的元素数目:2,8,8,18,18,32,32
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
记住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练习:
1、完成下列表格:
2、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3.已知碳元素、镁元素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碳有两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镁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溴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回答:4、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D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见课件25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
金属性 元素单质与酸反应的难易 (易~强) 元素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 (易~强)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
的碱性强弱 (强~强)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含氧酸)
的酸性强弱 (强~强) 元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易~强)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稳定~强) 元素
非金属性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变化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变化Na
11钠Li
3锂K
19钾Rb
37铷Cs
55铯F
9氟Cl
17氯Br
35溴I
53碘At
85砹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小结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价电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或某些元素的原子的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在族的序数。非金属最高正价+|负化合价|=8
副族和第VⅢ族化合价较复杂原子结构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的化合价+1+2+3+4
-4+5
-3+6
-2+7
-1RH4RH3H2RHRR2OROR2O3RO2R2O5RO3R2O7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族周期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在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下到上,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酸性逐渐增强,碱性减弱同一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酸 性 增 强碱 性 增 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增强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逐渐增强热稳定性逐渐减弱热稳定性逐渐减弱热稳定性逐渐增强已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推断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或性质
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SeCsArB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不包括放射性元素)是 ;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是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元素(不包括放射性元素)是 。CsFClCs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处于同周期的相邻两种元素A和B,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B弱,A处于B的 边(左或右);B的原子半径比A ;若B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A最外层有 个电子。
处于同周期的相邻两种元素A和B,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B弱,A处于B的 边(左或右);B的原子半径比A ;若B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则A最外层有 个电子。右大3左小2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
寻找特定性质的物质根据周期表预言新元素的存在氟里昂的发现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实际应用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特定性质的物质寻找用于制取农药的元素寻找半导体材料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寻找用于制取农药的元素寻找半导体材料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寻找用于制取农药的元素寻找半导体材料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根据元素周期表预言新元素的存在类铝(镓)的发现:
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在分析比里牛斯山的闪锌矿时发现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镓,测得镓的比重为4.7,不久收到门捷列夫的来信指出镓的比重不应是4 .7,而是5.9~6.0,布瓦博德朗是唯一手里掌握金属镓的人,门捷列夫是怎样知道镓的比重的呢?经重新测定镓的比重确实是5.94,这结果使他大为惊奇,认真阅读门捷列夫的周期论文后,感慨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事实证明了门捷列夫理论的巨大意义”。根据元素周期表预言新元素的存在根据元素周期表预言新元素的存在类硅(锗)的发现1886年由德国的温克勒在分析硫银锗矿中发现的,把它命名为Germanium以纪念他的祖国——德国(German)。元素符号为Ge。元素锗就是在1870年门捷列夫预言的基础上发现的。根据元素周期表预言新元素的存在氟里昂的发现与元素周期表1930年美国化学家托马斯·米奇利成功地获得了一种新型的致冷剂——CCl2F2(即氟里昂,简称F12)。这完全得益于元素周期表的指导。在1930年前,一些气体如氨,二氧化硫,氯乙烷和氯甲烷等,被相继用作致冷剂。但是,这些致冷剂不是有毒就是易燃,很不安全。为了寻找无毒不易燃烧的致冷剂,米奇利根据元素周期表研究,分析单质及化合物易燃性和毒性的递变规律。氟里昂的发现与元素周期表在第三周期中,单质的易燃性是Na>Mg>Al,在第二周期中,CH4比NH3易燃,NH3双比H2O易燃,再比较氢化物的毒性:AsH3>PH3>NH3 H2S>H2O,根据这样的变化趋势,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氟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理想的元素,不易燃的致冷剂。氟里昂的发现与元素周期表米奇利还分析了其它的一些规律,最终,一种全新的致冷剂CCl2F2终于应运而生了。
8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氟里昂会破坏大气的臭氧层,危害人类的健康的气候,逐步将被淘汰。人们又将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去寻找新一代的致冷剂。课件27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三节 化学健你有想过吗?
1.为什么一百多种元素可形成千千万万种物质?
2. 为什么两个氢原子可以形成氢分子,而两个氦原子却不能形成氦分子?3.化合物中原子为什么总是按一定数目相结合? 离 子 键化 学 键——实验1—2:钠在氯气中燃烧Na在Cl2中剧烈燃烧,生成的NaCl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呈白烟状思考与交流: 试解释NaCl是怎样形成的。不稳定稳定定义:象Na+与Cl-之间,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静电引力离子键构成离子键的粒子:作用力:静电作用斥力 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
元素(VIA,VIIA)形成的化合物。 这是成 键 条 件哦! 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一.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思考与讨论]1.通常情况下,哪些元素之间最易形成离子化合物? 2.离子键是一种什么性质的 相互作用?3.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时离子键是否发生变化?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静电吸引=静电排斥)转化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键即被破坏。课堂练习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练习2、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2 B.8与17
C. 11与17 D.6与14C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H ·Na · ·Mg ·原子的电子式:离子的电子式:H+Na+Mg2+电子式1、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 2、非金属阴离子的电子式要标 [ ] 及“ 电荷数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就是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合并而成。在元素符号周围用用“ · ”表示最外层电子 写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
硫原子, 溴离子, 钾离子K+
氯化钠Na+氟化镁Mg2+如何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溴化钙的形成过程 Na ·+→Na+·Ca·++→Ca2+
1.原子A的电子式 + 原子B的电子式→化合物的电子式 2.不能把“→”写成“=”。 3.在箭号右边,不能把相同离子归在一起。注意+·Ca·
→
Ca2+2⑴ 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镁的形成过程 · Mg ·+→Mg2+⑵ 用电子式表示硫化钾的形成过程 2K·+→K+K+K·+
K·
+K+→ K+
原子A的电子式 + 原子B的电子式 → 化合物的电子式 本节小结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成键粒子、成键条件)
活泼金属原子M活泼非金属原子N失去电子得到电子阳离子Mm+阴离子Nn-静电作用 静电吸引=静电排斥离 子 键 影 响 因 素 ①离子半径 ②离子电荷
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例本节小结: 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区分: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课外作业1.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粒子:
氧原子、溴离子、镁离子、
氯原子
2.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
过程:
氯化镁、氧化钠、溴化钾 某ⅡA族元素 X 和ⅦA族元素 Y 可形成
离子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该离子化合物。 X2+ 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请
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2Na·+→Na+Na+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
时形成离子键。请思考,非金属元素之间化
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 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
子的倾向。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
的方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均达到稳定结构。讨论 氢分子的形成: H ·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 H+→H ·+→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共价键特点:共价键特点:H﹣H(结构式)H﹣Cl(结构式)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碘 +→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水 二氧化碳 氨 2 H ·+→硫化氢2 H ·+→3 H ·+→+2→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成键微粒:原子相互作用:共用电子对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共价键 氢氧化钠晶体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以
离子键结合;在氢氧根离子中,氢与氧以共价
键结合。请用电子式表示氢氧化钠。 [ ] +- 过氧化钠晶体中,过氧根离子 (O2 ) 2-与钠
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过氧根离子中,两个氧
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请用电子式表示过氧化钠。[ ]++2-从有关离子键和化合键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离子键使离子结合成离子化合物;共价键使原子结合成共价化合物分组这种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统称为化学键。化学键讨论: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见!课件14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实验中学化学科组:王均华
原子
大型体育场与蚂蚁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KL
MNOPQ1、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3、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
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
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练习]1、判断下列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A、B、C、D均错)A、B违反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排布规律,C的第一电子层上应为2个电子,D项不符合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的排布规律。2.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下列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3Li 11Na 19K 37Rb 55Cs
(2)9F 17Cl 35Br 53I
(3)2He 10Ne 18Ar 36Kr 54Xe 讨论
1。请大家分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特点??
[分析]除氦为2个外,其余均为8个。?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哪层电子?稀有气体原名为惰性气体,为什么??
[分析]主要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懒惰,不活泼,一般不易和其他物质发学生化学反应。?
3。我们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分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的原子,不易起化学反应。
4。元素化学性质主要是什么因素决定的?
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知道了多电子中的电子排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规律排布的。 写出下列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Mg2+ F- Br- Ca2+补充习题1、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14 B、15 C、16 D、17
2、原子核外的M电子层和L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的关系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3、? C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和电子层数,C是 元素。
4、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的数值为( )?
A.b+n+2 B.b+n-2 C.b-n-2 D.b-n+25、某元素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6、今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已知:甲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层、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丙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氢气在丁元素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1)试推断并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写出上述元素两两化合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参考答案:1、A 2、A 3、Be 4、A 5、该元素为磷元素
6、(1)O Ca Na Cl (2)略下课了!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
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Br课件22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二、元素周期律 在下表中写出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1~18号)的符号及原子的核外电子 排布(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1 0 HHe 1 2第一周期2,12,22,32,42,52,62,72,8第二周期2, 8, 12, 8, 22, 8, 32, 8, 42, 8,52, 8, 62, 8, 72, 8, 8第三周期思考并讨论:2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原子半径变化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化合价和半径都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呢?疑问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氢化物的难易或氢化物的稳定性程度。越容易与H2化合,则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科学探究: 镁与冷水反应缓慢,滴入酚酞试液粉红色。加热至沸腾后反应加快,产生气泡,溶液红色加深。镁的金属性比钠弱与金属钠对比 △ 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但镁反应比铝剧烈。镁的金属性比铝强科学探究:列表总结:NaOH
强碱Mg(OH)2
中强碱
Al(OH)3
两性
氢氧化物剧烈 迅速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科学事实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科学事实本节总结: 根据实验,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对其他周期元素性质进行研究,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你想到了些什么?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先辈们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是我们人类不尽的财富。
他们的追求除了其优秀的个人素质以外,真理本身那种理性的美,也给了他们人生以巨大的乐趣。
同学们的学习是辛苦的,又是幸福的,每一门学科中都隐含着无穷的美。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诗歌、散文和音乐, 陶冶我们的情操;而化学学科中的新奇、和谐、简约,同样闪耀着美的光辉。 练习1、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所叙递变关系错误的是( )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硅到氯负价从-4-1?
2、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非金属活泼性:Y<X<Z?
C.原子半径:X>Y>Z
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X+Z)?1、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所叙递变关系错误的是( )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硅到氯负价从-4-1?
2、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非金属活泼性:Y<X<Z?
C.原子半径:X>Y>Z
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X+Z)/2?练习3、已知X、Y均为1~18号之间的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2Y和X2Y2,又知Y的原子序数小于X的原子序数,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
A.19 B.18 C.27 D.9?
?
4、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
A.KCl B.NaBr
C.LiI D.KF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VII 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现已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C.VI 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D.所有的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参考答案:
1、AB 2、AD 3、A 4、C 5、B 下课了!课件26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元素原子的结构决定,而元素原子的结构又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即元素的性质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外在反映。那么研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有何意义呢?请您思考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 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
逐渐增强。试用结构观点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向右,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请您思考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 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
逐渐减弱。试用结构观点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自上而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0 1B Al SiGe As Sb Te 2 3 4 5 6 7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Po At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 8, 12, 8, 22, 8, 32, 8, 42, 8,52, 8, 62, 8, 72, 8, 8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有何关系?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化合价数 = 8 – 最外层电子数 你能理解“位(位置)——构(结构)——性(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吗?思考与交流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周期数= 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 相似性
递变性(从上至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同主族递变性(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主族)最外层电子数
= 最高正价数8 -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负价数原子结构表中位置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1、F 没有正价,O 通常不显示正价;
2、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而无负价。 应用阅读,总结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练习:1、相邻三个周期的主族元素A、B、C、D、E,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元素在同一周期,A、E在同一主族。除A外的各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内层已填满电子。其中B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A与B,B与C都能生成气态的化合物。D与E生成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中它们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试回答:它们各是什么元素?H、C、O、F、Na 2、用A表示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E 电子层数 。填写下列各空:⑴ 原子(核素)种类由_____决定⑵ 元素种类由_____决定⑶ 元素同位素由 _____决定⑷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______决定⑸ 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决定⑹ 元素主要化合价由______决定⑺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决定⑻ 价电子通常是指_______A BABD EA EDDD门捷列夫于1869年提出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的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当时已发现的元素仅63种。 有些元素的原子量数据不准确。 门捷列夫修改了铍、铟、铀、锇、铱、铂、钇、
钛八种元素的原子量,并预言了钪、镓和锗三种元素。 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
的规律,完成了科学史上一个勋业。— 恩格斯 他写道:“根据元素周期表,应该还有几种类似
氩的元素存在,它们在周期表里组成性质类似的族 。”
……“按照我们老师门捷列夫的榜样,我也尽可能地写
下了这些元素可能有的性质和预见到的各种关系”。 由于按照元素周期表所指示的方向进行探索,他在1898年一年内又发现了和氩性质相似的三种元素氖、氪、氙。 1894年英国人拉姆赛发现了氩(Ar)元素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的三大意义 ⑴ 学习和研究化学的规律和工具 ⑵ 研究发现新物质 ⑶ 论证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预言新元素,研究新农药,寻找新的半导体材料、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寻找新的矿物质。(3)实质: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由于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期性
变化的必然结果。 (2)内容: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方面。(1)定义:____________随着原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原子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化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填空下课了!例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B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B、C、N、O、F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Li、Na、K、Rb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例2 :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 )
A.H2RO3 B.H2RO4
C.HRO3 D.H3RO4练习ACB例题3: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某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3,周期数相差1,它们形成化合物时原子数之比为1∶2。写出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4: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
A.n = m+1 B.n = m + 11
C.n = m + 25 D.n = m + 10 例题5:X、Y两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相邻周期,则X、Y两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不可能为下列哪一数值
( )
A.2 B.8 C.10 D.18
例题6:第114号元素是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很感兴趣的元素,试推测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
A.第八周期ⅢA族 B.第六周期ⅤA族
C.第七周期ⅣB族 D.第七周期ⅣA族 练习: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一般等于其_____序数,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2.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____,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卤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以X表示卤素)。主族 8-主族序数(8-最高正价) 7 F HXO 注:氟元素无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因为氟元素无正化合价 3.下列性质的递变中,正确的是 ( )?
A.O、S、N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Li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增强
C.HF、NH3、SiH4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减弱?AB 4.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5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X的主要化合价是-2、+4、+6?
B.X可以形成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比HBrO4的酸性强?
D.X原子的还原性比碘原子强?AD 5.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化学式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AC 6.X、Y是元素周期表中Ⅶ 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比Y强的是
(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C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