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9-01 20: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班级       姓名        
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
A.加少量CH3COONa固体??? ????????? ?B.加水 C.增加铁片的量       ?????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100mL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度不变
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3.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 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C.用图2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 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4.参照反应Br + H2HBr +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5.已知:C(s)+CO2(g)2CO(g)?△H>0。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 )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FeCl3固体 C.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常温下,将1mL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后,测得其pH<5
8.在乙酸乙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乙酸乙酯水解程度最大的是 ( )
A.2mol/LH2SO4 B. 2mol/LNaOH C. 蒸馏水  D .4mol/LCH3COOH
9.在盛有氯化钴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溶液的颜色的变化是 ( )
A. 蓝色加深 B . 红色加深 C .由粉红色变为蓝色 D .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10.反应A(g)+B(s) C(g);△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C的速率:??? (1) 升温__ _;? (2) 增大压强__ __; (3) 增大容器容积___ _; (4) 加入A_ __; (5) 加入B_ ___;?? (6) 加正催化剂__ __。
11.在试管中加入半试管95%乙醇和少量红色氯化钴晶体(CoCl2·6H2O), 振荡使其溶解,在常温下所得溶液呈_________色,逐渐加热,则溶液最终会变成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 _______
12.CuCl2的稀溶液呈蓝色,而浓溶液呈黄绿色,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Cu(H2O)4]2+ (蓝色) + 4Cl- [CuCl4]2- (黄绿色) + 4 H2O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3.结合以下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组号
反应温度
(℃)
参加反应的物质
Na2S2O3
H2SO4
H2O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A
10
5
0.1
5
0.1
5
B
10
5
0.1
5
0.1
10
C
30
5
0.1
5
0.1
10
D
30
5
0.2
5
0.2
10
(1)实验比较法是人们研究各类问题常用的方法,但在比较某一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变动和干扰,即需要控制好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反应条件。

上述表中可以比较的组合有 。

(2)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上述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

(4)判断上述反应速率快慢的实验现象可以是
14.右图是研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图。某学生研究小组在50ml量筒中盛满水,倒置于水槽中,通过分液漏斗把过氧化氢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内中已有适量催化剂),记录各时间段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一: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进行以下四组实验。
第1组:粉末状的二氧化锰0.2g+ 5ml 6% H2O2
第2组:粉末状的二氧化锰0.2g+ 3ml 10% H2O2
第3组:粉末状的二氧化锰0.1g+5ml 6% H2O2
第4组:颗粒状的二氧化锰0.1g+5ml 6% H2O2
催化剂:MnO2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前15s产生氧气的量(ml)
11
15
8
7
前30s产生氧气的量(ml)
21
24
11
9
前45s产生氧气的量(ml)
31
35
18
12
前60s产生氧气的量(ml)
45
48
26
15
实验二:以不同的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均为5ml 6% H2O2)分解反应速率影响进行研究,记录反应的时间t和相应的量筒内的气体体积读数V,用(V2—V1)/t作为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单位:ml·s-1),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催化剂
产生气体速率/ ml·s-1
催化剂
产生气体速率/ ml·s-1
MnO2
0.03
土豆
0.03
CuO
0.07
活性炭
0.12
写出H2O2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实验一的几组数据能说明
实验二的几组数据反映出
用碰撞理论解释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

1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证明氧化铜也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 ;
②根据实验目的,还需增加一个实验C,请在下表空格中填入相关内容。
实验编号
KClO3质量
其它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C
——
③该小组学生在连接好实验装置后,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先往b处加适量水,使a、b两边液面相平,然后在试管处用酒精灯加热,发现b处液面上升,移开酒精灯后冷却到原温度,发现两边液面又相平,由此断定,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你认为他们的操作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
16.铁生锈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某实验小组,为研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了以下快速、易行的方法:
首先检查制氧气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按图连接好装置,点燃酒精灯给药品加热,持续3分钟左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直形管中用蒸馏水浸过的光亮铁丝表面颜色变得灰暗,发生锈蚀;②直形管中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没有发生锈蚀;③烧杯中潮湿的铁丝依然光亮。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由于与接触的介质不同,金属腐蚀分成不同类型,本实验中铁生
锈属于_____。能表示其原理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 。
(2)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其中装的药品可以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由实验可知,该类铁生锈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实验小组在进行双氧水分解的实验时发现:大家取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及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进行的实验,产生气体的速率都不相同,那么过氧化氢分解的最佳催化条件是什么呢?他们决定进行探究。
(1)用下列简图,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
(2)小组经过实验,取得如下数据:(7分)
0.1g
0.3g
0.5g
1.5%
223s
67s
56s
3.0%
308s
109s
98s
4.5%
395s
149s
116s
(说明:表中X是二氧化锰的质量;Y是指反应停止时的时间;Z是双氧水的含量)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相同浓度的双氧水的分解速率随着二氧化锰用量的增加而 。
②从实验效果和“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双氧水的浓度相同时,加入 g的二氧化锰为较佳选择,理由是 。
③该小组的小茂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认为:“当用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亦即其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 ,理由是 。
18. 已知常温下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我国规定:居室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可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测定甲醛含量。
测定原理:KMnO4(H)溶液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测定装置:部分装置如右图所示(a、b为止水夹)。
测定步骤:
①收集待检新装修的房屋居室空气5 L。
②准确量取5.00 mL 1.00×10 mol/L的高锰酸
钾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滴入3滴6 mol/L
的H2SO4溶液,加水45 mL稀释,备用。
③将1.00×10 mol/L的草酸标准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
④打开a,关闭b,用注射器抽取100 mL新装修的房屋的室内空气。关闭a,打开b,再缓缓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如此重复4次。
⑤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体积。
⑥再重复实验2次(每次所取的高锰酸钾溶液均为5.00 mL)。3次实验所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12.38 mL。
回答以下问题:
(1)甲醛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
(2)利用甲醛完成银镜反应,1 mol甲醛最多可以制__________mol银。
(3)使用_________量取5.00 mL高锰酸钾溶液。
(4)如果注射器压送气体速度过快,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使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5)本实验是否需要外加指示剂?若需要请指出指示剂的名称,若不需要,试说明如何确定滴定的终点。
(6)计算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_________mg/m,该居室的甲醛________.(填“是”或“否”)超标。
专题四
3.B
答案(13分)(1) (1分) (2)4 (1分) (3)酸式滴定管 (1分)
(4)甲醛来不及被吸收,影响测定结果(2分),使结果偏低 (2分) (5)不需要;(1分)以高锰酸钾为指示剂,最后一滴草酸标准溶液滴下,溶液紫红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即为滴定终点 (2分) (6)3.6 (2分) 是(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