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
考点26 钠及其化合物
考点聚焦
1.了解金属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2.了解钠的化学性质
3.了解钠的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的重要性质
4.知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掌握其鉴别方法
5.了解钠和钾的焰色反应
6. 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碱金属在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规律。
知识梳理
一、 钠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在自然界的存在
钠元素位于周期表__周期__族,自然界中钠只能以 的形态存在,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二、 钠
1.钠的物理性质
钠是 色有 的 体,硬度较 , 低,密度比水 。
2.钠的化学性质
Na - e- → Na+ 化学反应中表现为 性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写出下列方程式)
a.与氯气反应:
b.与硫反应 :
c.与氧气反应①常温下,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②加热时,现象: 化学方程式:
(2)与水的反应、与醇、酚、羧酸等含-OH的有机物反应。
a.与水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思考: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说明钠具有哪些性质?
b.与乙醇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
c.与乙酸反应 : 。
(3)与稀酸溶液的反应
与盐酸反应 。
(4)与某些盐的反应
a.与熔融盐 Na+TiCl4 。
b.与盐溶液 (CuSO4溶液) 。
思考:钠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将发生哪些变化?最终产物是什么?如何保存?
三、钠的化合物
1.1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氧元素的化合价
电子式
阴阳离子个数比
化合物类型
颜色状态
与H2O反应的方程式
与CO2反应的方程式
用途
2.氢氧化钠(俗称: 、 、 )
(1)电子式: ,所含化学键为 、
(2)物理性质:有很强的 性,易 (用作 剂),溶于水时会 。
(3)化学性质:具有 碱性。
(4)制法(工业制法):
(5)保存:溶液 ; 固体 。
3.Na2CO3与NaHCO3比较与鉴别
(1)Na2CO3与NaHCO3比较
名 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 名
主要性质 色态
水溶性
稳定性
与H+反应
与碱NaOH和Ca(OH)2反应
主要用途
相互转化
思考:Na2CO3溶液与盐酸作用时,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一样吗?
(2)根据上叙性质用多种方法区别Na2CO3与NaHCO3
四、碱金属元素
(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共同点:原子的最外层均为 个电子,都易 1个电子而表现 性;
不同点:核电荷数逐渐 ;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依次 ,得电子能力逐渐 ;单质还原性逐渐 。
(二)单质的物理性质
随碱金属元素核电荷数增加,原子结构的递变而使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呈规律性变化.
归纳:从Li →Cs
1.除 外,颜色都是 且都较 ,密度都比较 ,且呈 趋势, 熔趋势沸点逐渐(原因是 。)
2.焰色反应
钠的焰色是 ,钾的焰色是
(三)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性及递变性)
由于最外层均为 个电子,极易 电子,因此碱金属都是 剂,但随着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 ,核对最外外层电子的引力渐 ,失电子能力渐 ,其还原性逐渐 。
试题枚举
【例1】:把小块金属钠分别投入饱和NaCl溶液、NH4Cl溶液、FeCl3的烧杯里的现象和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饱和NaCl
饱和NH4Cl
FeCl3溶液
答案: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饱和NaCl 钠消失,放出无色无味气体、析出晶体 2Na+2H2O=2NaOH+H2↑
饱和NH4Cl 钠消失,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2Na+2 NH4Cl =2NaCl+H2↑+2NH3 ↑
FeCl3溶液 钠消失,放出无色无味气体,有红褐色沉淀 6Na+6H2O+6 FeCl3= 6NaCl+3H2↑+2Fe(OH)3↓
【例2】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
(密度: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
A.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 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 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 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解析:钠决将落在苯和蒸馏水的界面上,有气泡产生,附着在钠块表面,浮力增大,使钠块上浮,当附着在钠块表面的氢气逸出后,钠块又下沉到水和苯的界面上,又发生反应,重复发生上述现象直至钠块反应耗尽逐渐消失。
答案: D
【变式】在烧杯中加入水和CCl4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钠在水层内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CCl4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水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CCl4与水的界面处上、下跳动
【例3】 4.6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8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为 ( )
A.只有Na2O2 B.只有Na2O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解析:用极端假设法,当钠全部转化为Na2O时,质量为6.2g,当钠全部转化为Na2O2时,质量为7.8g,产物质量在6.2g和7.8g之间时,两种产物都有,实际产物质量是7.8个,所以是Na2O2。
答案: A
【变式】钠在干燥的空气中形成氧化产物0.7 g,溶于水后,可被0.25 mol/L的盐酸80 mL恰好中和,则钠的氧化产物成分是 ( )
A.Na2O B.Na2O与Na2O2 C.Na2O2 D.无法确定
【例4】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
解析:从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可知,该物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量和燃烧产物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氧气的量相等;所以总的结果来看是该物质被完全吸收,该物质的组成必须满足组成关系:(CO)m(H2)n。
答案: D
【变式1】两种有机物以一定比例混合,一定条件下在aLO2(足量)中充分燃烧恢复到原状态,再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得到气体仍是 aL,下列组合中符合此条件的是:
A.CH4 C2 H4 B.CH3CH2OH CH3COOH
C.C2H6 HCHO D.HCOOH CH3COOCH3
【变式2】200℃时,11.6 g 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11.6 B.21.6 C.23.2 D.36.6
【例5】 将2mol NaHCO3和一定量的Na2O2固体混合,在加热条件下让其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则最后得到固体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为 ( )
A.1~2mol之间 B.1~4mol之间 C.2~4mol之间 D.大于4mol
解析:根据“C”元素守恒,最多生成Na2CO3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以只有A选项正确。
答案:A
【变式】将3.7gNa2O2 和Na2O 、Na2CO3 的混合物与1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干溶液,所得固体质量为 g
【例6】现有K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6g,当它与足量水反应时,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L,这种碱金属可能是 ( )
A.Li B.Na C.Rb D.Cs
解析: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2R+2H2O = 2ROH+H2↑可知:6g合金金属总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合金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K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所以另一种金属相对分子质量应小于30。
答案:AB
21世纪教育网
www.
w.w.w.k.s.5.u.c.o.m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