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59):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59):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9-07 18: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
考点59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考点聚焦
1、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
2、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态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过基本计算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知识梳理
1、
n
2、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和以下的推论
①同T、P时,= =;②同T、P时, =;
③同T、V时,=; ④同T、P、V时,=;
⑤同T、P、m时,=。
试题枚举
【例1】(2004江苏)阿佛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约含有3.612×1023 碳原子
B.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和物16g中约含有6.02×1023 个原子
C. 25℃时,1L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6.02×1023个氢氧根离子
D.0.5molCH4中约含有3.01×1024 个电子
解析:由于苯为液体,无法知道2.24L苯物质的量,所以A不正确。25℃时1L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氢气氧根的物质的量0.1mol即6.02×1022 即C不正确。B中16gO2与O3混和 物即含1mol氧原子。D中由于1molCH4含10mol电子,所以0.5mol中含电子数0.5×6.02×1023=3.01×1024个
答案:B、D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是22.4L
B.0.5 mol氢气的体积为11.2L
C.在标准状况下,各为1mol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体积均约为22.4L
D.在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的氮气和3mol氢气,达平衡后有0.5mol的氮气反应,平衡后混合气体的体积仍为20L
解析:A.不正确,只有1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是22.4L,不能说任何物质。
B.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标准状况。
C.不正确,因为三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D.正确,因为不论在任何条件下,气体都将充满整个容器。
答案:D
【例3】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mol·L—1和b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A.2w1= w2 B.2 w2= w1 C.w2>2 w1 D.w1>w2>2 w1
解析:对于氨水来讲,浓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然后利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转换关系,进行判断。
答案:C
【例4】假设12C相对原子质量为24,如果以0.024kg12C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值肯定不变的是
A.气体摩尔体积常数(标准状况)
B.标准状况下16g O2所占体积
C.O2的相对分子量
D.一定条件下,跟2gH2相化合的O2的物质的量
解析:以0.024kg12C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变为原来的2倍,即1mol气体的含的分子数为原来的2倍,A项变化了。B项明确了气体的温度、压强和质量,体积一定,不随原子量标准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改变而改变。对于C项,由于12C相对原子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任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变为原来的2倍,各种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也将扩大为原来的2倍,即此时的O2相对分子质量变为64,对于D项,与2gH2相化合的O2的质量是不变的,因为O2的摩尔质量改变,故O2的物质的量也发生改变。
答案:B
【例5】设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22.4L,所含的气体的分子数约为N个
B.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氧气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约为1.5N个
C.常温下,2.3g金属钠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个
D.常温下,18g重水所含中子数为10N个
解析:A.正确,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 22.4L,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因此含有N个分子。
B.不正确,因为NO和氧气一接触就会立即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正确,2.3g钠是0.1mol钠原子,钠原子变成离子的反应为:Na-e=Na+
0.1mol钠原子就失去0.1mol电子,也就是0.1NA个电子。
D.不正确,重水分子(D2O)中含有10个中子,分子量为 20,18g重水所含中子
数为:10×18g/20g· mol-1=9mol。
答案:AC
【例6】在25℃、100kPa条件下,将15L O2通往10L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 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______L,V(H2)____L.
(2) 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 V(H2)=_____________。
(3) 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H2 、CO燃烧反应为载体考查化学计算能力及由具体到一般的科研能力,审题关键:①2CO+ O=2CO2,2 H2+ O2=2 H2 O,反应物之间化学计量数比相同,推知完全燃烧,耗O2体积是H2 、CO混气体积1/2。②H2 、CO之间比值与O2剩余无关,一定剩余10L。③剩余气体混合物经干燥,一定不含H2 O,混合气成分为CO2、O2。
(用守恒法和极限法求解):由化学方程式2CO+ O=2CO2,2 H2+ O2=2 H2 O(液)知,10LH2 、CO混合气(无论其体积比如何)消耗的O2体积恒为5L。剩余的气体为O2(10L)和CO2的混合气,且由碳原子数目守恒知V(CO2)=V(CO)
(1)剩余气体15L,其中O2为10L,则V(CO2)=5L,V(H2)=10L-V(CO2)=5L,V(CO2)=V(CO)=5L。
(2)剩余气体为aL,则其中CO2为V(CO2)=aL—10L,V(CO)= V(CO2)=(a—10)L,V(H2)=10L—V(CO)=10L—(a—10)L=20L—Al,V(CO)/V(H2)=
(3)因剩余气体中一定有10L O2,故a>10。设10L原气体全是CO,则最多有10L CO2,故a <20。A的取值范围是10答案:(1)5L 5L (2) (3)10【例7】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Ml0.6mol/L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224mLNO气体(标准状况)。求:
(1) 写出Cu2O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
(3) 如混合物中含0.01moLCu,则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4) 如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求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及X的取值范围。
解析:本题为混合物的计算,若建立方程组求解,则解题过程较为繁琐。若抓住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利用守恒关系进行求解,则可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1) 利用电子守恒进行配平。3Cu2O+14HNO3==6Cu(NO3)2 + 2NO↑+7H2O
(2) 利用N原子守恒。n(HNO3)== 0.06mol,n(NO)== 0.01mol,
则n(Cu(NO3)2)==(0.06-0.01)/2=0.025mol
(3) 本题混合物中虽含有Cu、Cu2O和CuO三种物质,但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只有 Cu、Cu2O,所以:
转移电子总数:n(e-)= n(NO)×3==0.03mol
Cu提供电子数:0.01×2=0.02mol
Cu2O提供电子数:0.03-0.02=0.01mol n(Cu2O)=0.01/2=0.005mol
n(CuO)=0.0025-0.01-0.005×2=0.005mol
(4) 根据(3)解法可得n(Cu2O)=0.015-Xmol n(CuO)=X-0.005mol。根据电子守恒进行极端假设:若电子全由Cu提供则n(Cu)=0.015mol;若电子全由Cu2O提供则n(Cu2O)=0.015mol,则n(Cu2+)==0.03mol大于了0.025mol,说明n(Cu)不等于0,另根据n(CuO)=X-0.005mol要大于0可得n(Cu)>0.005mol。所以0.005mol < n(Cu)<0.015mol。
【例8】向3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CO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并分别列出。
(2)若通入CO2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团体。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其质量各为多少?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析:(1)由于CO2和KOH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不同则产物不同,故可根据CO2和KOH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对产物进行讨论。由:①CO2+2KOH=K2CO3+H2O ②CO2+KOH=KHCO3可知n(CO2)/n(KOH)=1/2时产物为K2CO3,n(CO2)/n(KOH)=1时产物为KHCO3,所以n(CO2)/n(KOH)<1/2时,KOH 过量则产物为K2CO3+KOH ; 1/2< n(CO2)/n(KOH)<1时,对于①反应来说二氧化碳过量而对于②反应来说二氧化碳量不足,所以产物为K2CO3+KHCO3 ;n(CO2)/n(KOH)>1时,二氧化碳过量,则固体产物为KHCO3。 答案为:①K2CO3+KOH ②K2CO3 ③K2CO3+KHCO3 ④KHCO3
(2)由:①CO2+2KOH=K2CO3+H2O ②CO2+KOH=KHCO3
22.4L(标态) 138g 22.4L(标态) 100g
2.24L(标态) 13.8g 2.24L(标态) 10.0g
∵ 13.8g>11.9g>10.0g
∴ 得到的白色固体是 K2CO3和KHCO3的混合物。
设白色固体中 K2CO3 x mol,KHCO3 y mol,即
①CO2+2KOH=K2CO3+H2O ②CO2+KOH=KHCO3
x mol 2x mol x mol y mol y mol y mol
x mol+y mol=2.24L/22.4mol L—1=0.100 mol (CO2)
138g mol—1 × x mol 100 g mol—1 × y mol=11.9g (白色固体)
解此方程组,得
x=0.0500mol (K2CO3)
y=0.0500mol (KHCO3)
∴ 白色固体中 ,K2CO3 质量为 138g mol—1 × 0.0500mol=6.90g
KHCO3质量为 100 g mol—1 ×0.0500mol=5.00g
消耗 KOH 物质的量为
2x mol+y mol=2×0.0500mol+0.0500mol=0.150mol
∴所用 KOH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0.150mol/0.300L = 0.500 mol L—1
21世纪教育网
www.
w.w.w.k.s.5.u.c.o.m
www.
V
m
c
N
÷NA
×NA
÷M
÷Vm
×Vm
×M
×V(aq)
÷V(aq)
ρ1
ρ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