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

文档属性

名称 《甲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9-14 20: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甲烷学习目标:
1.了解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
2. 利用比较思想,提高迁移能力
3.关注能源紧缺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阅读材料:
在全球石油储量仅够再用50年的今天一种可以取代石油的天然能源——“可燃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早些时候,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宣布中国南海海域“可燃冰”调查获得重大进展,将于明年实施钻探工作以获得实物样品,并有望在2020年进行商业开采。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在南海北部陆坡南沙海槽和东海陆坡等3处发现“可燃冰” 科学家们称,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多年冻土区也可能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
中国南海海域的“可燃冰”能源总量相当于中国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一半。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探明“可燃冰”所含有的有机碳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两倍以上,可满足人类未来1000年的能源需求。 一、甲烷的组成和结构 在标准状况下,4.48L甲烷与氧气混合,通入电炉中完全燃烧后,高氯酸镁[Mg(ClO4)2]增重7.2g,碱石灰增重8.8g,试确定甲烷的分子式。 正四面体
空间结构 非极
性分子 1. 从H2O和NH3的热稳定性,结合元素周期律请你们来分析甲烷受热是否能分解?分解产物是什么? 讨论与交流 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氯和碳元素的位置,请你分析CH4和HCl哪个更稳定?若把甲烷和氯气放在一起,氯分子中的氯原子能否把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抢过来呢? 讨论与交流 3. 氯分子中的氯原子能把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抢出来,发生取代反应。请你们分析甲烷在氧气中为什么能燃烧? 讨论与交流 甲烷的性质 归纳小结物理
性质化学
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1.可燃性:CH4+O2 CO2+H2O
(但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2.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 CH3Cl+HCl
3.受热分解:CH4 C+2H2点燃光照高温正四面体空间结构、非极性分子分子结构 课堂练习一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3年10月完工。请你说明“西气东输”的含义。 课堂练习二
在下述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氧气混合置于光照下
B.甲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
C.甲烷与溴蒸气混合置于光照下
D.将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课堂练习三
在常温下,把一定量的甲烷与氯气放在试管中混合,并放在光亮的地方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变
B.容器中分子总数不变
C.容器内压强不变
D.它们发生了取代反应 在我国的南海、东海海底已发 现天然气的水合物,它易燃烧,外形似冰,被称为
“可燃冰”,可燃冰的开采有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可燃冰的燃烧 课堂练习四
可燃冰蕴藏在地球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深海海底100━300m的地下。可燃冰是甲烷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吸入水分子而形成的结晶体。其燃烧时二氧化碳的排放少,因此,天然可燃冰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已知可燃冰的密度是1g/cm3,可燃冰中n(H2O):n(CH4)=6.7:1,求:每立方米可燃冰中能释放甲烷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资料二:我国新疆、四川等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目前已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3年10月完工。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