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9-15 21:48:00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物质的分散系一、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分 散 系分散质分散剂气态液态固态固态液态气态(一)分散系的种类溶液浊液分散质粒子直 径宏观特征能否透过滤 纸能否透过半 透 膜实 例<10-9m>10-7m均一稳定不稳定能不能能不能食盐水泥水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实验现象: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到氢氧化铁胶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而硫酸铜溶液中则没有。
应用:如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二)胶体的概念和性质1、定义: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实验1] 氢氧化铁胶体对光的作用实验结论:溶液和胶体对光的作用是不同的 自然界的丁达尔现象实验现象:加入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中的液体变得澄清[实验2] 胶体的净水作用应用:自来水厂用含铝或含铁的化合物做净水剂,其实是利用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实验结论:氢氧化铁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
凝聚沉降,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用于净水。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2、性质:气溶胶:如雾、云、烟等。
液溶胶:如Fe(OH)3胶体、淀粉胶体、
蛋白质、血液、豆浆、墨水等。
固溶胶:如有色玻璃等。 3、分类:根据分散剂状态可分为 (2)胶体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用于净水(1)丁达尔现象——区别胶体和溶液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直 径宏观特征能否透过滤 纸能否透过半 透 膜实 例<10-9m>10-7m10-9~10-7m均一稳定均一稳定不稳定能能不能能不能不能食盐水氢氧化铁胶体泥水1.下列分散系不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 .雾 C .碘溶于酒精配成碘酒
B .氢氧化铁胶体 D.含有灰尘颗粒的空气
2.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CC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4).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观察外观 B.丁达尔效应 C.加热
5).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丁达尔效应
B. 可以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DBC二、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结论: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磷酸的水溶液却能够导电,蔗糖和酒精的水溶液不能够导电。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1)电解质、非电解质它们都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2)水是电解质。思考1: 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如:CO2、SO2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H2SO3能导电,而不是本身能够导电,所以CO2、SO2不是电解质。 CO2、SO2是否属于电解质,请说出理由?思考2: CaCO3、BaSO4 、AgCl是否属于电解质,请说出理由? CaCO3、BaSO4 、AgCl是属于电解质,虽然在水中难溶,但他们熔融状态能电离出离子,或溶解时,溶解的那一小部分也能电离出离子,所以能导电.所以是否是电解质与溶解度无关,只与是否电离出离子有关.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Cu单质可以导电,所以Cu是电解质
2、NaCl溶液有很好的导电性,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
3、SO2溶于水得到H2SO3(亚硫酸),也具有导电性所以是电解质
4、CaCO3,BaSO4在水中溶解性很小,导电性也不好,所以是非电解质××××练习:3、电离方程式:表示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 。NaCl == Na+ + Cl-
KNO3 == K+ + NO3-
NaOH == Na+ + OH-①NaOH溶液 ②铜丝 ③液态HCl ④盐酸 ⑤稀硫酸 ⑥液氨 ⑦氨水 ⑧SO2 ⑨胆矾晶体 ⑩熔融NaCl ⑾蔗糖晶体 ⑿酒精 ⒀酒精溶液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
⑵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⑶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 。③ ⑨⑥⑧ (11)(12)① ② ④ ⑤ ⑦ ⑧ ⑩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2SO4 ;Ba(OH)2 ;
K2CO3 ;Fe2(SO4)3 。H2SO4 === 2H+ + SO42-
Ba(OH)2 === Ba2+ + 2OH-
K2CO3 == 2K+ +CO32-
Fe2(SO4)3 === 2Fe3+ + 3SO42- 课件27张PPT。---如何学好化学?多记
勤练
常问
多联想
多观察
善思考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  
空气、氯化钠、水、铜、碘酒、碘(I2)、氧气。  
请你将上述物质按照组成进行分类 空气、氯化钠、水、铜、碘酒、
碘(I2)、氧气。  (1)按物质的组成分类 混合物:空气、碘酒单质:铜、碘、氧气化合物: 氯化钠、水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物质—从物质的组成来分类很重要—物质—从物质的组成来分类很重要—P3 空气、乙醇(C2H5OH)、水、硫酸铵、铜、碘酒、
碘(I2)、氧气、石墨、食盐水。  (2)按物质的状态(常温下)分类 硫酸铵、铜、碘、石墨乙醇、水 、碘酒、食盐水空气、氧气P3 空气、乙醇(C2H5OH)、水、硫酸铵、铜、碘酒、
碘(I2)、氧气、石墨、食盐水。  (3)按物质的导电性分类 铜、食盐水、空气、乙醇、水、碘酒、碘、氧气 硫酸铵晶体不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石墨、P3 空气、乙醇(C2H5OH)、水、硫酸铵、铜、碘酒、
碘(I2)、氧气、石墨、食盐水。  (4)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类 可溶:微溶:难溶:乙醇、 硫酸铵、食盐水碘 空气、铜、氧气、石墨 一、物质的分类 1、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分: 、 、 、
2、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如导电性
分 、 、 、 3、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分:
、 、 、
4、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气态固态液态绝缘体导体半导体难溶微溶可溶P3问题解决 实验室中有下列物质,请根据物质的组成对
它们进行分类。
钠(Na)、氯气(Cl2)、
氯化铁(FeCl3 )溶液、硫酸(H2SO4)、
碳酸钙(CaCO3)、氧化钙(CaO)、
氢氧化钠(NaOH)、葡萄糖(C6H12O6)。氯化铁(FeCl3)溶液:
钠(Na):
氯气(Cl2):
氧化钙(CaO):
硫酸(H2SO4):
氢氧化钠(NaOH):
碳酸钙(CaCO3):
葡萄糖(C6H12O6):混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有机化合物 P4 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请写出SO2与足量KOH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OH + SO2 = K2SO3 + H2OP4 2.MgO属于碱性氧化物,请写出MgO与硫酸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MgO + H2SO4 = MgSO4 + H2O 1、下列物质中与Na2SO4 、NH4NO3 可归为同一类化合物的是( )
A、Na2CO3 B、CaCO3
C、H2SO4 D、KNO3 溶液2、有下列四种物质,每组中均有一种与其他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
⑴食醋、牛奶、加碘食盐、水: ;
⑵冰、干冰、氧化铁、金刚石: ;
⑶氯化钠、硫酸铜、盐酸、硝酸铝: ;A水金刚石盐酸3. 有Na、C、O、H四种元素,选用其中几种填空:
1)碱性氧化物; 2)钠盐; 3)酸; 4)酸式盐; 5)碱交流与讨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1.根据化学反应特征,填写表格: CaO + H2O== Ca(OH)2整理与归纳P5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化学反应可分为: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 练习2.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并说明理由?
3、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必为氧化还原反应
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必为氧化还原反应3、置换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
4、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整理与归纳P6 1.请说出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
反应的条件。 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金属(除K、Ca、
Na)可将其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整理与归纳P6 2.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一定的
条件。下列各组反应均可发生:Na2SO4溶液与BaCl2
溶液,Na2CO3溶液与盐酸,稀硫酸与NaOH溶液。
(1)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整理与归纳P6 (2)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复分解反应的发生需要
什么条件? 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原因:
氯化钠与硝酸钾:
氯化钠与硝酸银:
氢氧化钡与硫酸钠:
氢氧化钡与氯化钠:
硫酸与氢氧化钠:
碳酸钙与盐酸:× × CaCO3CaOCa(OH)2CaCaCl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练习、写出化学方程式,标出化合价的变化。 O2HCl电解HClH2ONaOHHClNa2CO3HClCO2加热附:常见元素化合价:
金属:K、Na、Ag:+1;
Ca、Mg、Ba、Zn:+2;Al:+3;
Cu:+1、+2;Fe:+2、+3
非金属:H:-1、+1;O:-2;S:-2、+4、+6
C:-4、+2、+4;N:-3、+1 →+5
Cl:-1、+1、+3、+5、+7
原子团:+4 +6 +5 -3
CO32-、SO42-、NO3-、NH4+课件22张PPT。物质的聚集状态由微粒构成的各种物质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三种状态有何差异?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三种状态存在差异的原因交流讨论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微观结构微粒的运动 方 式有固定的形状,几乎不能被压缩没有固定的形状,但不能被压缩没有固定的形状,且容易被压缩微粒排列紧密,微粒间的空隙很小微粒排列较紧密,微粒间的空隙较小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可以自由移动可以自由移动9.99cm37.10cm318.01cm358.39cm322.42L22.42L22.42L标准状况下1mol不同物质的体积 3. 1 mol的固体和液体的体积较小,1mol气体的体积较大。结论1. 1 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的物质,体积不同。2. 在相同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交流讨论1、为什么固体或液体的体积较小,而气体较大?2、为什么在相同状况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相同?1mol气体的体积相同?3、物质体积即物质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微观因素?4、不同状态的物质体积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5、从微观角度看,温度和压强的改变会引起气体分子怎样的变化?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 √ √ √ 温度、压强的改变会引起气体分子间距离的变化,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讨论气体的体积时,必须指明外界条件1.在给定一定物质的量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
A.分子直径的大小 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 D.分子数目的多少B 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2、符号:Vm4、表达式:3、单位:L·mol-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只与气体物质的量有关,而与气体分子的种类无关。
同温同压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相等但未必等于22.4L。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或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约是22.4L·mol-1)。1、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2、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3、标况下,1 mol O2和N2混合气(任意比)的体积约为22.4L。(×,物质应是气体)(×,未指明标准状况)(√,气体体积与分子种类无关)4、22.4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20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5、任何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L。6、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能是22.4L·mol-1。(×,未指明气体体积是否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只在标准状况下)(×,不一定)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
B.1 mol 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 L
C.标准状况下,1 mol 水所占有的体积是22.4 L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约是1 mol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 mol O2和1 mol N2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B. H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1 mol H2O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约2 mol D 1.在标准状况下,0.5molH2和O2混合气的体积约是 L
2.在标准状况下,2molCO2的体积为 L,质量 g,
摩尔质量为 。
3.含1.806×1023个分子的N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
4.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 的CO2的物质的量 、
质量 g,其所含原子的总数是????????? 个。
5.128gO2含 个O2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L11.244.8886.720.5mol221.5 NA4NA89.644g/mol物质
质量
m物质
的量气体
体积微粒
数÷M×M×NA÷NA×22.4L/mol÷22.4L/mol[小结](标准状况)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 三.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使用范围: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四同:同温同压,若同体积,则同分子数2、推论: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即例题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跟3
体积Y2(气)化合生成2体积气态化合物A,则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 )
A、XY3 B、XY C、X3Y D、X2Y3A例题2、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盛H2,B容器中
盛NH3,若原子数相等,则A、B的体积之比为( )
A 2:1 B 1:2 C 2:3 D 1:3A推论2: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摩尔质量之比[例2]某气体A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0.5,求①A的是式量是多少?②A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多少?(同温同压下)四、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 0.2摩尔铝跟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计算:
(1)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多少升?
(2)生成氯化铝多少克?课件28张PPT。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2019年2月26日星期二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物质的量 科学上采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 宏 观(质量) 微 观(分子数)物质的量要想找到微观粒子的个数与宏观质量之间的关系,应该用什么指导思想0.012kg 12C微观构成?(一)、物质的量
1.是一个物理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符号是n,其单位是摩尔,简称(mol)。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物质的量摩[尔]mol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
B.物质的量实际上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
C.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D.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课堂练习】(阅读)课本P7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2.1mol任何粒子含有多少个微粒数?(一)、物质的量
1. 是一个物理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符号是n,其单位是摩尔,简称(mol)。2 .摩尔的基准⑴ 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 (符号:NA,单位:mol-1)。⑵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⑶  1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约6.02×1023个);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粒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例:1mol O2 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O2 ,约6.02×1023个 O2
1mol H2O 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H2O ,约6.02×1023个 H2O
1mol H+ 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H+ 。约6.02×1023个 H+
1mol e- 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e-。约6.02×1023个e-3 .注意⑴ 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⑵ 使用摩尔时要指明微粒的种类,如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中子、质子、电子、粒子的特定组合等。⑶ 一般说多少摩尔的物质,指的是构成该物质的微粒。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 mol氢
B.1mol氢气
C. 1 molCO2
D. 1 mol小米× 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小米不是微观粒子√概念辨析【课堂练习】
5.填空:
(1)0.5molH2O中约含有 个水分子。
(2)2molH2O中约含有 个水分子,
约含有 个氢原子。
(3)1mol NaOH中约含有 个Na+, 约含有 个氢氧根离子。
(4)1个水分子中有 个电子,
1molH2O中含有 个电子。3.01 × 10231.204 × 10242.408 × 10246.02 × 10236.02 × 1023106.02 × 1024 根据摩尔的有关知识,进行下列计算:
(1)1.204 × 1024个H2,含多少摩尔氢气分子?
(2)5molO2中有约多少个氧分子?
(3)N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已知阿伏加
德罗常数为NA)2 mol3.01 × 1024N/NA(一)、物质的量
1. 是一个物理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符号是n,其单位是摩尔,简称(mol)。2 .摩尔的基准⑴ 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 (符号:NA,单位:mol-1)。⑵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⑶  1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约6.02×1023个);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粒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3 .注意⑴ 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⑵ 使用摩尔时要指明微粒的种类,如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中子、质子、电子、粒子的特定组合等。⑶ 一般说多少摩尔的物质,指的是构成该物质的微粒。n=NNA物质的量
(单位:mol)微粒数
(单位:1)阿伏加德罗常数
(单位:/mol)【课堂练习】
1. 下列数量的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1mol HCl B.3.01 x 1023 个碘分子
C.12g 12C D.0.5mol CH4
2. 与0.3 mol H2O 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是( )
A. 0.3 mol HNO3 B. 3.612 X 10 23个 HNO3分子
C. 0.2 mol H3PO4 D. 0.1mol NH3【思考】
1molC-12的质量0.012kg,那么1mol其他物质的质量又是多少呢?微观粒子宏观质量一个C
原子一个O
原子一个Fe
原子扩大6.02 ×10231molC
原子1molO
原子1molFe
原子0.012kg16g56g12g相对原子
质量165612规律一:1摩尔任何原子的质量如果以克为单位,
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1molNa的质量为 。
2molH的质量为 。
3molO的质量为 。2)、1molH2的质量为 。
1molH2O的质量为 。
2molH2SO4的质量为 。
1molMg2+的质量为 。规律二:1摩尔任何分子的质量如果以克为单位,
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规律三:1摩尔任何离子的质量如果以克为单位,
在数值上等于该离子的相对离子质量23g【问题解决1】2g48g24g196g18g2g归纳演绎
结论: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量或相对分子量2、摩尔质量1)定义:2)单位: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 M 表示)克·摩-1或克/摩(g .mol-1或g/mol)3)数值: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量或相对分子量。(注意单位)请同学们根据计算,归纳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44 g0.1mol25 g36 g44 g/mol98 g/mol106 g/mol0.1mol100g/mol18 g/mol物质的量 (mol) 物质的质量 (g)摩尔质量 (g/mol)物质的量 (mol) =物质的量 (mol) 1molCa2+的质量为 ,Ca2+的摩尔
质量为 。Na2O2的摩尔质量为 。
0.5molSO42-的质量为 。40g40g·mol-148g78g·mol-1 1molH2O的摩尔质量为 ,2molH2O的
摩尔质量为 。0.5molO2约含有 个 氧原子,质量为 ,O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18g·mol-118g·mol-16.02 ×102316g16g·mol-1注意:摩尔质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量、
物质的质量无关【例题分析 】 【例题1】 483 g 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和SO42-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所含H2O分子的数目是多少?【解】 Na2SO4·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2,摩尔质量为322 g·mol-1。
则Na+的物质的量为3.00mol,SO42-的物质的量为1.50mol,H2O的物质的量为15.0mol。
答:483 g 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为3.00 mol ,SO42-的物质的量为1.50mol,H2O分子的数目约为9.03×1024。拓展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应用:
2H2+O2==2H2O
化学计量数(系数): 2 1 2
粒子数(N/个):
NA·N(个) :
物质的量(n/mol):
质量(m/g):点燃2 1 22NA 1NA 2NA2 1 24 32 36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1)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                      
(2)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的反应。                   
(3)氯酸钾(KClO3)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反应。              
(4)过氧化氢(H2O2)分解成氧气和水的反应。                 【概念辨析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 6.02 ×1023个12C原子的质量为1gB、 H的摩尔质量为1gC、 H2SO4的摩尔质量等于6.02 ×1023个
H2SO4 分子的质量D、 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mol-1√[例] 2. 5 mol 铜原子的质量是多少克?解: 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3. 5 ,铜的摩尔质量是 63.5 g/mol 。m (Cu) = 2.5 mol 63.5g/mol ×= 158.8g答:2.5mol 铜原子的质量等于 158.8g 。例:4.9克硫酸里含有多少个硫酸分子?解: 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硫酸的摩尔质量是 98g/mol 。n (H2SO4) = 4. 9 g98g/mol= 0.05 mol答:4.9克硫酸里含有 3.01×1022个硫酸分子。N (H2SO4) =0.05 mol × 6.02 × 1023mol-1=3.0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