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第一单元 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习检测加碘盐中碘含量的方法,认识合理补充碘元素的重要性
2.了解血红蛋白中二价铁与氧气结合的原理,能解释煤气中毒原因。
3.了解含氟牙膏防止龋齿的机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检测加碘盐中碘含量的方法,认识合理补碘的重要性
2.通过龋齿的原理和含氟牙膏防止龋齿的机理,能理解、运用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知识解释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认识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的重要性,养成健康良好生活习惯。
2.感悟化学知识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基础梳理】 (二)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1、合理地摄取人体必需元素的途径:
(1)通过调节日常饮食来补充必需元素
乳制品——
蔬菜和动物内脏—— 鱼类—— 紫菜——
葡萄干—— 肉类食品——
(2)通过药品或营养品进行补充
【知识链接】
2.补充必需元素的途径
(1)补碘与加碘盐
结合生活常识和课本P44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哪些食物中富含有碘元素?
②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形态?为什么不是碘单质或碘化钾?
③碘在加碘盐中以IO3-的形式存在,已知IO3-在酸性条件下能和I- 发生如下反应:
IO3-+5I-+6H+==3I2+3H2O 请根据以上信息设计实验方案,检测某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
(2)补铁与铁强化酱油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约为4~5g/人
①人体中铁的存在:
②作用:
缺乏易患 ,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引起中毒。
【问题解决】结合P45 血红蛋白输送O2和CO2的原理,解决下列问题:(说明:血红蛋白与O2、CO2的结合是可逆的.与CO的结合是不可逆的)
1.在肺部,氧气浓度较高而二氧化碳浓度较低,静脉血中的碳酸血红蛋白能释放CO2,并与O2结合转变为氧合血红蛋白;在氧气浓度较低而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人体组织内,动脉血中的氧合血红蛋白会释放出O2,并与CO2结合转变为碳酸血红蛋白。请运用有关化学平衡的知识说明上述现象。
2.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为什么 当发现煤气泄漏时,应如何处理
③补铁措施:
(3)龋齿与含氟牙膏
学生活动:阅读P47(信息提示)沉淀溶解平衡,回答问题:
①牙齿的主要组成是________ ,它在水中能______溶解.
存在溶解平衡如下: 牙齿中的主要成分羟基磷酸钙在水中能极少量溶解
Ca5(PO4)3OH(S) 5 Ca2+(aq) + 3 PO43-(aq) + OH- (aq)
解释龋齿的形成原理?
②如何预防龋齿?含氟牙膏防止龋齿的原理是什么?
(4)富含锌的食品与补锌
①作用:微量的锌可以强化记忆力,延缓脑的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②补锌措施
锌主要靠从_____中摄取, ________是锌的主要来源.
【总结与反思】
【巩固练习】
1、 近年来,加“碘”食盐中较少使用碘化钾,因其口感苦涩且在贮藏和运输中易变化,目前代之加入是 ( )
A.I2 B.KIO C.NaIO D.KIO3
2、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名词,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 )
A、元素 B、 单质 C、 分子 D、 氧化物
3、今年5月24日中央电视台报道,继“食盐加碘”后,我国又将启动“酱油加铁”工程。“酱油加铁”的意义是( )
(1)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2)预防缺铁性贫血病 (3)改善酱油的味道
(4)增加黑色素 (5)减少厨房污染物 (6)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A. (1)(2)(3) B. (4)(5)(6) C. (3)(4)(5) D. (1)(2)(6)
4、 以下气体因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引起中毒的是 ( )
A.CO2 B.CO C.NO2 D.SO2
PAGE
1